“歪果仁”打卡中国零碳岛:100%绿电生活太Chill了!
五月清晨的台州海上客运码头,海风挟带着咸味,朝阳为登船口镀上一抹耀眼的金边。
20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零碳体验官”陆续聚集于此,队伍中有海外传播官、留学生、自媒体博主等,热烈的多语交流声在码头回荡——有人兴奋地举着自拍杆环拍,将现场360度记录成动态短片;有人和同伴翻看着打卡手册,高声讨论着路线截图哪里最适合出片;还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在社交媒体上实时更新着#探秘中国零碳岛#的话题。此时,码头就像一场多国嘉年华,汇集了好奇目光和新鲜期待。
这场活动由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携手多家单位共同策划,希望通过“绿电打卡+零碳科普”的方式,邀世界见证中国海岛绿色转型。
科技硬核解码零碳岛“绿色引擎”
渡轮快靠近上大陈岛码头时,远远就能看见屹立海岸的两台高大红纹风机。它们巨大叶片的低鸣声和整片海风融为一体,成为大陈岛最醒目的绿色地标。大家举起手机,激动地在甲板上合影留念,有人在风机背景下录起了短视频,不停感慨“这视角太震撼了”!
下船后,电力高级工程师张叶引领体验官们探访新型电力系统数智驾驶舱。触控屏上的动画模型随着讲解动态切换。几位体验官比划着动作,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原理,用英文问道:“这是不是就像给海岛修了一条‘充电高速路’?”
电力高级工程师张叶点头继续讲解:“刚刚见到的那两台大家伙是低频风机,连接着世界领先的输电设备。20赫兹柔性低频输电技术,让风能跨海为全岛供电,并多余之时反哺给陆地。”
体验官们聚精会神,仿佛看到一座小岛用风、用电、用技术和大陆紧紧相连。
当一组数据被亮出来——“输电容量提升30%,年送绿电650万千瓦时,相当于为大陆5000户家庭提供全年清洁能源,减排4000吨碳”——体验官们齐声发出轻呼。柔性低频输电带来的高效,让不少来自海岛国家的体验官频频点头,还有人专门拿小本记下数据,计划回国做内容分享。
中国首个海岛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参观储能与制氢装置时,体验官们透过监测屏幕,看到岛上富余风能正被用来电解水,产生零排放绿氢。讲解员轻轻一按屏幕,动画显示出绿氢如何被储备为应急能源,余热又用于为民宿提供热水,副产物氧气还供给黄鱼养殖,氢能观光车在岛上穿梭。来自英国的马修感叹:“风能变电能又变氢能,在这里真的成了一个闭环,绿色生活不再是理念,而是我们正经历的小岛日常。”
展厅里,太阳能、潮汐能等模型同样勾起了体验官的兴趣,大家围在一块,比较起不同国家海岛的能源实际情况。
离开展厅,体验官们走到风机坪,这才体会到巨型风叶的真正气场。风叶带起的强劲气流拂面而过,远处看不见的人影仿佛也随风飘进画面。大家争相用相机捕捉瞬间,一位东南亚的体验官兴奋地跳起来:“原来技术和大海、风能真的能如此和谐!”
场景沉浸触摸零碳生活“绿色肌理”
大陈岛的生态智慧早已不止于高科技的实验室,而是渗透进岛上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体验官们换乘岛上以绿电驱动的公交,开启了下一段“零碳生活”打卡行程。
在绿电民宿,老板用绿电厨房烹制“零碳大黄鱼”。绿电养殖使大黄鱼年产量增300吨,碳排放减 50吨,经济效益提升28.6%,岛上32家绿电民宿入住一晚平均减碳7.09千克。品尝着鲜嫩黄鱼这份“零负担美味”,体验馆们不禁赞叹:“绿能与传统产业完美结合!”
沿途,绿电渔场与碧海金沙相映成趣,垦荒纪念碑、甲午岩等景区的快充桩与山海景观融合。一路上,体验官们不停为快充桩与景区自然风光同框拍照、拍视频,把所见传到自媒体后台,实时讲述“绿电和岛屿生活怎么完美共处”。
在大陈岛双碳馆,炫酷的全数字互动系统和沉浸式能量模拟体验让体验官们“玩”得不亦乐乎。大家用手指拖动图标,看碳汇如何同步增长、能源结构如何动态调整,还现场目睹了全省首笔海洋蓝碳交易证书。大陈岛贻贝养殖固碳项目以10万元成交,收益通过共同富裕基金反哺渔民。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区块链追踪的“蓝色循环”模式——将收集的海洋塑料垃圾制成再生商品,这一模式还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把海洋污染变成‘蓝色勋章’,简直是魔法!”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于翔惊叹道。
步入大陈供电所“三色三地”体验厅时,一组鲜明反差立刻吸引了体验官们:陈列着1988年风柴互补老风机、锈迹斑斑的叶片还残留着当年海盐海雾的痕迹。“电力阿垦”文创IP摇身一变,穿起绿电工装,为大家用英文解说大陈岛的零碳蜕变。大家翻阅着泛黄的照片和老旧物件,从煤油灯到绿电环岛的小岛故事徐徐展开,不只于听讲解,而是和陈设互动、拍视频,成为自己故事里的“探馆达人”。“电力考古”环节则让所有人都直呼“记忆深刻”。在大陈老发电车间,大陈供电所所长蒋伟坚指导大家模拟全岛失电启动柴油发电机组——轰鸣声立刻盖过了说话声,空气里立刻弥漫着刺鼻的机油味。不禁让大伙都皱着眉捂起了鼻子。关闭机组后,寂静中传来鸟鸣,清新空气让众人重回绿能供电的舒适世界。“对比太强烈了!很多海岛还在用柴油发电,大陈岛的转变带来了希望。”体验官们的感慨,说出了全球海岛的心声。
积分兑奖环节惊喜不断,绿电住宿、黄鱼礼包代金券及文创产品备受欢迎。体验官们抱着最抢手的文创IP“电力阿垦”合影,笑称积分是“安利零碳岛的社交货币”,让绿色足迹与欢乐笑容成为旅程中最亮眼的注脚。
全球回响从技术品牌到世界名片
这场有趣又充满探索意味的品牌日活动,只是大陈岛不断走向全球舞台的缩影。早在4月底,新华社等媒体上线的《全球连线|探秘零碳岛》视频一夜之间传遍网络,550家国内外媒体报道,中国驻印尼、迪拜大使馆先后转发,累计阅读量破亿。五一假期,上岛游客接近一万人,同比大增16%以上,绿电民宿一房难求,共享电动车变成景区热搜打卡的“新宠”,岛屿不再只是“实验田”,而变身“零碳旅游新IP”,让更多人的绿色梦想近在咫尺。
从东海小岛到世界舞台,大陈岛以“海岛绿能”为笔,在蓝色海洋书写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这或许正是中国品牌的深层叙事:让世界看见,中国不仅有领跑全球的制造实力,更有引领未来的绿色创造力——这便是中国的“品牌底气”。
(据《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