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ESG > 正文

ESG与公益065丨银行ESG披露主动性持续加强

  益场观察:银行业ESG报告披露持续增长

  在《ESG与公益》收录的企业ESG治理事件库中,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处罚信息常高居首位,围绕金融业ESG治理的讨论也屡见不鲜。在上市公司ESG报告密集披露的当下,上市银行颇受媒体关注。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近年来的趋势看,银行ESG披露主动性持续加强,信息披露范围和深度有所提升,部分银行也尝试借助ESG实践提高竞争力与吸引力,为品牌建设和投资价值的提升注入了积极因素。

  关于银行业ESG发展,绿色信贷是绕不开的话题。

  “数据显示,众多银行在2024年的绿色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显著增长,部分银行的同比增速甚至超过30%。”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从增速来看,2024年,各上市银行特别是国有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绿色信贷增速普遍放缓。具体来看,2024年25家银行绿色信贷平均增速约为28%,较上年下降5%;2023年上述银行绿色信贷增速超20%的有23家,而2024年增速在20%以上的银行减少至16家。专家表示,绿色信贷增速放缓是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过渡的必然阶段。

  在绿色投融资服务体系方面,国内多家银行积极承销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债券投资。据《经济日报》报道,工商银行通过中国香港、新加坡及伦敦三家境外分行成功发行等值17.4亿美元的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拓宽绿色金融的国际化融资渠道。交通银行2024年新增一级市场绿色债券投资14.65亿元,同比增长28.73%,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首笔对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金融债券,投资绿色债券余额276.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55%。光大银行推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绿色债券承销与投资等全谱系绿色金融创新业务落地。

  围绕社会责任与公益,银行业也在积极行动。中国银行于今年3月发布的2024年ESG报告披露,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建成普惠金融特色网点4707家,涉农贷款余额增长25.01%;养老金受托资产规模2590.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44%;各级机构(含中银香港)全年投入捐赠资金超过1.40亿元,开展公益捐赠项目超过300个。

  社会责任

  政策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涉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等

  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意见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环境责任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0年)》发布

  5月13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发布消息,《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0年)》经省政府批准发布。根据规定,2030年的目标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长江湖南段、一湖四水等重要河湖水体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进一步改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2%左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到85%以上。到203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稳定在12%左右,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18万平方千米。

  国际大科学计划“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举办研讨会

  日前,国际大科学计划——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ntegrated Marine Biosphere Research, IMBeR)第三届未来海洋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旨在全面梳理IMBeR国际大科学计划十年间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首个零碳产业园国家标准预计于今年审查报批

  据媒体报道,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远景科技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导则》正在研制,预计将于今年审查报批。标准涵盖零碳产业园区的园区分类、总则、园区系统建设和园区分类建设等,适用于指导园区开展零碳建设工作。作为首个零碳园区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对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将为我国零碳园区建设提供范本和指导,并为后续向海外输出可复制的先进实践打造“中国样本”。

  海口市出台政策推进蓝碳利用

  5月15日,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对外介绍,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联合印发《海口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5年)》,明确到2035年底,海口市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蓝碳经济贡献度显著提高,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治理责任

  山东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和《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要构建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全方位实时监控;加快推进智能化碳监测、污染物排放监测,提升环保治理效率和精准度等。

  ESG议题发展

  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

  在日前举办的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回答“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相关问题时介绍: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影响力非常大。最近,RE100在官网的常见问答中明确企业使用中国绿证不需要再提供额外证明,同时在其技术标准中明确绿色电力消费必须持有绿证。

  《山东企业ESG行动指南》发布

  5月13日,《山东企业ESG行动指南》发布。据报道,该《指南》是聚焦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的系统性指引文件,为企业应对全球ESG趋势提供了本土化“明白纸”。据悉,面对全球ESG浪潮,山东已形成“政策引导—数据支撑—实践落地”的完整链条。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共有24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占全省上市公司数量的79.87%;6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碳排放数据。

  本期编辑:赵明鑫丨实习生:曹露丹

  责任编辑:李 庆

  内容审核:王   勇

  数据建设:公益时报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收录周期:2025年5月13日至5月19日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