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

传统农耕文化大地艺术摄影展开幕,《种子:全球挑战与中国现实》报告发布

2020/12/19 06:48公益时报 王勇

  2020年12月19日,传统农耕文化大地艺术摄影展开幕仪式暨《种子:全球挑战与中国现实》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以“播厥百谷,藏种于民”为主题,设置了摄影展览、报告发布、讲座沙龙等一系列活动,同时推出线上直播,通过影像展览、会议研讨、公众参与全方位展现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领域的成功经验。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张林秀表示,种子是农业的第一环节和社会的基础资源,对于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和构建可持续食物系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她特别强调,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将农民和大自然的互动智慧与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以艺术美的形式呈现:传统农耕文化大地艺术摄影展呈现了中国6个省份12个乡村的自然与人文风貌,通过精美的艺术图片展现中国农民守护种子多样性和传统农耕知识的努力;《种子:全球挑战与中国现实》报告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跨学科的方法全面评估中国的种子政策,在20年卓有成效的种子就地保护利用探索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提出了“播厥百谷、藏种于民、合力创新、绿色转型”作为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可行方案。

  《种子:全球挑战与中国现实》报告在现场进行了发布。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研究员宋一青回顾了小农种子报告的成果及过去20年致力于推动农民就地保护利用种子多样性的探索。

  报告显示,2000年,中国启动了第一个参与式选育种项目,将正式种子系统和农民种子系统连接起来。项目实施地点最初集中在广西,2008年,云南和贵州开展了类似的项目。项目从最初改善广西玉米地方品种逐渐发展为包括生态农业、生计可持续、社区文化传承在内的综合发展计划。

  2013年,名为“农民种子网络”的社会组织在参与式选育种项目的基础上成立,将项目成果扩展到全国10多个省的近40个农村社区。除了农民和科学家,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也开始重视地方品种,使用参与式选育种方法探索地方品种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和健康食物系统的构建。

  农民种子网络现在开展的主要活动有参与式选育种、种子资源登记、社区种子库、社区种子田、生态选育种等等,此外还支持农民及其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社区支持农业和参与式保障体系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实现地方品种的市场增值。

  过去二十年,开展区域试点的参与式选育种项目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农民种子网络,针对的作物从玉米增加至木薯、水稻、蔬菜、黄豆等等,参与人员除农民、育种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之外,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相继加入,成为一个多方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

  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资源环境国际项目办公室业务部主任张艳萍表示,本项目鼓励农民、社会组织承担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任务,登记、保存、利用农业种质资源,对于激发参与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是探索农民和公众参与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可借鉴模式。

  此次活动得到中国科学院泛第三极环境专项可持续生计示范项目等机构的支持,邀请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江苏、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青海、湖南等10个省市23个村庄的50多位农民代表参加。现场身着民族盛装的农民,他们从各地带来300多份丰富多样的种子和土壤,用这些鲜活的种子、土壤装点着活动现场,用鲜明的生命故事和浓浓的乡土气息传递着对中国农民世代传承的种子多样性保护利用的生命礼赞。

  本次活动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执委会办公室指导下开展,由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和南宁市绿种扶贫服务中心(农民种子网络)主办,得到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的支持。

  活动响应埃及政府、中国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于2018年联合发起的《“沙姆沙伊赫到昆明”人与自然行动议程》,展示包括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村社区等多群体参与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经验,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夕唤起社会各界反思生物多样性、食物安全、营养和健康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二级巡视员、《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执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与首席谈判代表刘宁表示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激发公众积极关注、参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制定和未来实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贡献最大的力量,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