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 > 正文

北师珠慈善专业停办,大学本科慈善教育走向何方?

2020/11/02 05:34公益时报 李庆

  202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宣布不再开设教育学(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辅修专业,不再接收学生修读。

  国内首个本科层次公益人才培养项目的停招消息一出,在一片惋惜声中,一个问题又被重新提出:公益慈善是否应该在本科设立专业教育?业内不乏争论。

  为回应当下社会各方热议的这一话题,进而探讨如何培养公益慈善人才?恰逢成立五周年的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以下简称“益才班”)于9月底组织开展了“本科层次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召集先行先试的十余所高校代表、公益机构近30位专家学者一起,分享公益慈善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挑战,探讨高校究竟有无必要推广公益慈善专业教育。

      公益慈善班开设现状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纷纷探索公益慈善本科教育发展路径。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和敦和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在大陆地区,公益慈善并未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设立,作为专门方向的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数量不超过15个。这些项目仍处于教育模式的原型塑造阶段,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各高校的公益教育实践仍面临着资金、学科体系、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制约。

  “到目前为止,公益慈善领域的知识生产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创始主任罗文恩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学界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义工管理、商业伦理、社会创业等公益慈善相关的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知识生产。但在国际范围内,目前公益慈善还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价值体系。

  整体来看,国内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大多采用辅修、第二学位、暑期班、选修课程等兼修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仅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设置了本(专科)全日制公益慈善专业。

  作为全国第一个开设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2014年4月与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开展战略合作,设立了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并于2014年9月招收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现有一至四年级学生365名,其中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学生270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95名。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公益人才缺口的客观事实,驱动了我们开设公益慈善学院。”据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院长谢家琛介绍,学院的课程主要围绕行业的岗位和需求进行设置。公益慈善行业急需项目管理人员、筹资劝募人员和公关传播人员,于是我们设置了项目设计和管理、资金筹集和发展、公益公关和传播、综合管理等四大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在发现社会问题、设计公益项目、策划慈善募捐、开展公益传播、进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实操技能。

  谢家琛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在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时,学院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公益基金会、开展专题课程设置研讨会及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等形式,根据公益慈善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设置了学院的四大模块专业核心课程: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在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谢家琛表示,我们要求学生从大学一年级暑假开始,到基金会、社会团体或民非等机构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到了大学二年级实习时间延长为一个月;到了大学三年级,需负责校园慈善商店的运营,同时鼓励他们去实习;当大学4年级时,我们要求毕业实习要和毕业设计合在一起,用近半年的时间,在完成实习的基础上完成论文的编写,并且论文必须和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挂钩。

  由此,该学院2014级、2015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14级60%左右在公益组织工作,15级50%左右在公益组织工作。

  另外一家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较具代表性——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采取的是“辅修双学位模式”,依托行政管理专业以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方式开设公益创新专才班。

  自2015年6月成立至今,开设六届的益才班累计培养了180余位学生。据罗文恩介绍,益才班通过五年的探索,逐步构建了自己的一套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三维驱动模型,即从认知塑造、能力提升和资源链接三个维度驱动公益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

  谈及开展益才班的经验,罗文恩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政策构建公益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专业共享师资和课程资源,降低行政运作成本,确保可持续性;把公益人才培养纳入专业和学科建设总目标,成为特色亮点,获得领导支持;积极引进公益慈善领域优秀青年教师。

  罗文恩强调,益才班通过5年的运作,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

  一是,“双学位/辅修+结业证书”,学生除了获得本专业的学位外,按照培养方案要求,修满一定学分课程后,可额外获得管理学双学位或行政管理专业辅修证书,及“公益创新专才班”结业证书;

  二是,“管理基础课+公益核心课”,围绕公益创新创业人才所需的专业技能,益才班利用管理学院各专业已有的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了管理学、营销学、品牌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学等管理类基础课程,以及中国公益慈善创新与前沿、非营利组织管理、第三部门研究、社会创业、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公益类核心课程供学生修读,旨在培养既懂管理知识又有公益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三大实践教学平台”,除了系统化的课堂教育外,益才班设立了创益赛(通过创办和参与各类公益领域比赛)、加油栈(讲座、沙龙、实训营)和知行营(公益机构参访、实习、公益创业)三大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发现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和需求,并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从而弥补课程教学的不足。

      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在罗文恩看来,益才班的毕业生具有投身公益慈善和社会创业领域的热情,但该领域的整体行业薪酬偏低以及职业成长和发展潜力不足,阻碍了学生选择进入该领域就业。

  据罗文恩介绍,截至2020年7月,益才班第一、二、三、四届共毕业约100名毕业生,为更好地了解公益慈善人才培养的成果,益才班对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据抽样调查显示,从益才班毕业的学生中,年收入在10-15万的毕业生占多数,占比为32%,收入达15-20万占比为18%,收入达20—30万占比为19%。其中有18%的毕业生没有年收入(这部分学生基本上为深造学生),另有11%的毕业生年收入在10万以下,仅有2%的毕业生收入达30-50万元。

  而从益才班毕业从事与公益几乎没有关联的学生占比高达63%。毕业后从事与公益有一定关联的学生占33%,仅有极少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与公益有较强关联的工作,这部分仅占4%。由此来看,益才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公益领域全职就业的比例仍然很低。

  在罗文恩看来,除了毕业后直接在公益慈善领域从事全职工作的学生占比较低外,益才班未来发展仍面临挑战,例如:缺乏专职教师、行政人员和固定经费来源;三位核心指导老师均为兼职,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难于在益才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激励机制不足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人才不足困境,不能简单地从供给(人才培养)的角度加以解释,而更应该从需求(公益机构提供的岗位和薪酬)方面加以反思。” 罗文恩说。

      高校有无必要开设公益慈善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告诉《公益时报》记者,中国公益慈善领域从业人员已有超过600万人,按照每年10%的流动率,再排除一些企业基金会中的挂职人员及社工机构的专职人员,约剩四五百万人,按照10%的流动率每年大概就有4-5万人的缺口。

  因此,在李健看来,高校非常有必要推动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从专业性来看,慈善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运作规律,这样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以专业性的方式予以弥补。

  “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高校学科的细分,设置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慈善是和实践研究非常紧密的一个领域,当看到了这样一个趋势,我们作为先行者投身其中积极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健说。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的观点与李健不谋而合,黄浩明认为公益慈善本科教育一定要做,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通过慈善教化培养健全的人也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此外,公益教育有一部分偏职业,有一部分偏学术。从这个视角来看,可以探索本科教育阶段慈善专业教育的双证机制,例如深圳大学的公益创新专才班。

  在罗文恩看来,如火如荼的公益实践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和总结,学界才可能慢慢形成较为坚实的学科知识。与此同时,公益实践也催生了旺盛的人才需求,要有一个专门学科去满足这种需求。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朱健刚表示,公益慈善教育是可以嵌入当下的教育体制的,不管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课程,亦或是校外机构,多元化的模式,都可以培养出我们需要的公益慈善人才。

  “不用太过于看重毕业生就业率、对口情况,我们要做的是播下一颗公益的种子,这颗种子在适当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奉献力量。同时,要关注公益慈善教育的资源整合,盘活实践资源,让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 朱健刚指出,公益慈善教育对管理学发展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先行先试的高校和公益慈善机构可以携手共建中国公益慈善教育联盟,由此来促进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

  公益慈善专业未来的发展

  “我们需要按照社会的需求,伴随着中国慈善事业领域发展阶段一步步去探索公益慈善教育,不能急于求进,一哄而上。”李健认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需要齐头并进,既要为慈善领域输送人才,也要为更多的人埋下种子。

  针对公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李健建议,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师资力量的打造和课程体系的完善。而作为老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向社会宣扬公益慈善教育,如何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和支持。

  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更多的精英利己主义者,而是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

  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看来,公益跟商业不同,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公共精神的力量,这种公共精神的力量不能用语言来描述,是不可替代的。

  黄浩明强调,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应该从“三无”走向“三有”,就是从公益慈善组织的无资金的优势、无权利的空间、无社会地位向有公共价值、有专业能力、有战略思维转变,公益慈善教育也可以参照这条路开创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公益慈善教育不仅仅只是本科生的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公益慈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提升国民的社会素养和社会责任,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管理人才。

  敦和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认为,慈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其变革需要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回顾总结和有定力地沉潜。慈善教育这个领域是一个面对未来的开放性的探索,因此既需要特立独行,也需要集思广益,更需要“高校”、“年轻人”、“社会”三方面的努力,才能促成这一事业的蓬勃发展。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