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寻找公益创新先锋 | 刘文奎:善品公社,以社会企业模式激发乡土产业观念的转变

2024/02/21 19:00公益时报 韩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新阶段。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以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已经有率先创新工作方法、转变角色定位,以突破传统的方式攻坚乡村振兴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行者,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农户持续增收这样的具体层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5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善品公社”品牌,现任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的刘文奎是“善品公社”品牌的主要创始人,他于2000年加入基金会,在乡村振兴这条大路上一路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近年来,团队以“善品公社”品牌为基座,逐渐探索出一套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企业创新模式,为广大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更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一种社会组织行动范本。

  一颗红心猕猴桃打开产业助农思路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开展助力灾区重建工作之余,刘文奎和同事们思考如何助力当地村庄建立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以切实帮助当地群众。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早期的扶贫阶段做过很多“输血”式扶贫工作,而后期评估发现,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没有找到可持续的模式。大家反思认为,工作没有把重点放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可持续增收上。

  一天,刘文奎听到雅安一位老乡说“我们这儿产的红心猕猴桃,品质很好,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我们卖猕猴桃?”当地村庄出产一种红心猕猴桃,品质、口感都很好,但是没什么名气。

  这也是当时雅安地区农户普遍面临的现状。雅安地区有品质上乘的水果、茶叶和山野菌菇,这些物产本来应该有非常好市场前景,但缺乏好的销售渠道,老乡们大都在路边摆个摊,价格不稳定,销路也不畅。

  农产品销售是农民创收的关键。为了将小农户带到大产业大市场环境中,刘文奎和团队帮助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搭建合作社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选出“能人”带领农户学会市场化经营生产,为合作社提供资金、培训、设计包装、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支持,办起了合作社。“单家独户的农户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贫困乡村要持续发展,一定要发展产业项目,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刘文奎在接受《公益时报》专访时表示。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有过合作社的实践经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基金会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甘达村以合作社的模式为当地农民增收创出一条新路,搞得红红火火。

  而几年后的雅安老乡们所处的外部世界,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普及,并进入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

  “能不能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帮助老乡卖水果?”刘文奎和同事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试水想法。

  之所以称之大胆,是因为农产品销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统的农产品销售环节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仓储、运输、信息、渠道、市场。作为社会组织,基金会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几乎没有先验可鉴,参与商业竞争非其所长,而线上手段很好地避开了诸多难点,除了打破地域、时间以及空间限制外,还简化了流通环节,大幅降低商品成本,这为老乡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借助基金会与主流电商平台良好的合作基础,刘文奎团队帮当地合作社注册了淘宝店,带动媒体宣传、明星效应引流推广,仅一周时间,线上销售额三十余万元,该村当年的猕猴桃库存销售一空,老乡们惊呼“不可思议”。

  以社会企业激发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市场化方式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与电商平台合作销售试水成功,这让刘文奎和同事们看到了产业助农的希望。

  只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由于猕猴桃是应季水果,当季的货源售罄后,客户想要再吃到新鲜的猕猴桃,就需要等到第二年果子上市。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客户和粉丝,在等待第二年果子上市前漫长的空档期中白白流失掉了。“因为一家店铺只围绕一个村子的特产进行销售,产品卖完了就没有了,店铺也就空置了。我们的产品、资源和流量都没有可持续地使用起来,投入产出比不划算,其实造成了一种资源浪费。”刘文奎表示。

  以合作社为主体注册的淘宝店铺服务范围又非常有限。那么,能不能开一个面向所有村的平台店铺,聚集各个村的特产?这样一年四季都能保证特产货源充足,店铺就有了可持续经营的可能,刘文奎和同事们有了以基金会为主体注册淘宝店铺的想法。

  但依照当时的电商平台规则,基金会不能注册淘宝店铺,只有企业才有这样的资质。

  那就注册一家社会企业!“先前我们有过类似的经验,所以当时就自然而然想到了注册一家社会企业。商业运作作为一种方法,并不只为个人创造财富,同样可以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刘文奎谈道。2015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注册了“善品公社”品牌商标,以“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善品公社为统一品牌”的模式,在小农户与城市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善”代表了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产品要好,其二是指要行善事,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该项目以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全面铺开。刘文奎团队认为,只要能解决社会问题、有社会价值,就值得去做。

  “以发展农村产业为方向,建立合作社为基础,能人加村民的落地模式,再引入社会力量支持,通过这四个方式实现社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刘文奎认为,激发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市场化力量推动农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是品牌核心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也时常伴随着挑战,而其中一些难点的解决直接助推着品牌的变革方向。

  “用机制把质量问题解决掉”

  刘文奎清晰地记得,最初团队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前端,“开店铺,保证原产地直发等,但解决了这些问题还远远不够,在后端市场问题中也存在着许多关键环节,比如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让农民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刘文奎和团队下了一番功夫。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刘文奎和团队在深入研究了问题后发现,农产品质量是根源所在。刘文奎和团队通过一系列检验标准制定来帮助农户生产优质农产品:包括建立品控体系、设立专业的品控小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以及分级销售方式,还会在产品上市之前进行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另一个是黄果柑的故事。四川石棉县坪阳村盛产一种叫黄果柑的水果,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过去村民的生产观念和技术落后,生产的果子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剪枝甚至是伐树来控制植株合理的密度,以平衡第二年土壤的肥力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法。

  “说服农民改变原有观念和方法的过程很痛苦”。刘文奎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农户背着工具来到自家果园砍树,树还没开始砍,人却先坐在地上哭起来了,但最终还是动手将不合格的果树砍伐了。

  果树的砍伐是一个缩影,更是当地农产品生产流程的工作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刘文奎和团队以当地合作社为基础,制定新的质量标准,提高果品的质量。在压力下前行,两年时间,坪阳村黄果柑的单价就从原来的一块多提高到两块多。

  从源头入手、从改善产品流通体系着手,让诚信生产实现价值,刘文奎觉得这是善品公社项目的使命。多年来,“善品公社”品牌没有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实践建立一套机制,让市场信任农民的好东西,给出合理的价格。而农民一旦获得合理的报酬,他也将会生产出高品质的东西,用机制把质量问题解决掉。”刘文奎说。

      “善品公社”对乡土文化的影响力

  “善品公社”一面指导合作社生产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另一面通过“善品公社”公共品牌运营,为合作社产品背书,赢得消费者信任,两端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正向的、可持续的产业循环模式。

  根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善品公社项目累计筹款1.97亿元。项目启动9年来,惠及全国22省(区、市)149县(区、市)的209个合作社,农户数达到85392户。

  2024年,“善品公社”迎来品牌创立九周年,刘文奎和团队为“善品公社”制定了一亿元的年销售目标。他们认为数字的背后是随着产业链的逐渐壮大,合作社数量稳步增长、更多农户获得收入增长、消费者得到安全放心的源头农产品。刘文奎认为,让食者得健康,让耕者有尊严。实现农民和消费者的双赢,是品牌可持续的基础。

  “近年来,团队从过去的源头扶贫逻辑,增加了市场逻辑的思考——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样才有可能赢得市场,助推特色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农户可持续增收。”刘文奎说,这是团队思考的深入,也不断丰富着“善品公社”的品牌内涵。

  与传统公益项目相比,刘文奎认为“善品公社”有其独有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这条大路上,一件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其影响力不光在事情本身上,还有无数做事的人在被影响和改变着。他体会深刻:“在每个合作社,我们从动员培训农民加入合作社、遵守合作社规章,到带动老乡坚守契约精神,并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做产品,做供应链、做售后服务……这些乡土观念的转变其实很难用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但发挥的价值却是巨大的。”

  在“善品公社”品牌纵深发展的九年里,我们看到一种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式创新:基金会转变了角色定位,化身产业助农的引导者、合作社的搭建者、农民增收的助推者陪伴者,将经济价值嵌入公益价值,创造了高效高质助农共富的新方式,用实践,从根本上疏通着社会问题的“堵点”。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