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物观点 > 正文

寻找公益创新先锋|韩红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用爱修补记忆,守护认知障碍老人

2024/03/01 19:56公益时报 公益融媒体中心

  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8年,我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中认知症患者约有1507万。认知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在医学上称为认知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于老年或者是老年前期的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表现为特征,起病隐匿,病因迄今未明。而中国老龄协会发布的《照护服务报告》指出,2030年我国认知症老人将达到2220万,2050年将达到2898万。

  如何满足千万认知症老人不断增长的照护服务需求,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亟待解决的问题。

韩红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宣传片

  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已经有不少社会组织发挥资源链接、统筹协作的作用,关注并投入到相关社会议题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期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群体中认知症的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使认知症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健康独立地生活。

  2019年起,韩红基金会正式发起“记忆包裹”项目——这是一个关乎爱、关乎记忆、关乎生命和尊严的公益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宣传倡导、公众参与和社会服务,共同构建认知症老年人熟悉、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给予认知症老人理解与治疗的方式方法,为他们的生活进行良好的引导,减轻社会负担,促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建设,提升认知障碍人群及家属的福祉。

“记忆包裹”项目活动,志愿者为群众讲解认知症相关知识

  项目实施——

  “记忆包裹”项目通过资助社会组织开展认知筛查、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非药物个案干预服务、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照护者小组支持服务、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认知障碍群体的关注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首先,“记忆包裹”项目团队具备较高的专业度:包含具备丰富公益项目管理和执行经验的人员,数字化建设的专业人员,以及具备品牌打造、项目传播经验、项目品牌VI设计经验和财务管理人员等。其次,团队在项目运营逻辑上也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如,项目管理、监测指标等内容上实现了标准化可复制;项目实现了全流程在线管理;项目搭建了共学平台,赋能行业伙伴成长。从宏观角度来看,项目连接并整合了各种资源、优化了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公益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运作,对社会资源共享及影响力增强起到了助推作用。

  2021年,基金会评估以往项目有效性,对项目进行了升级,推出记忆包裹项目2.0版本。

  2022年延续并继续提升项目实施,在发放记忆包裹外,增加多方位的服务:包括降低造成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群体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提高认知障碍群体及家属的社会支持能力、促进友好社区的形成,进行风险人群的筛查、非药物干预、倡导全社会对认知障碍群体的关爱等。

“记忆包裹”项目活动走进四川甘孜州丹巴县章谷镇三岔河社区

  实践成效——

  项目以“公开招募与提交申报意向-机构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初筛-机构尽职调查-项目立项评审-确定资助机构,签署资助协议-评审结果公示以及项目实施”为主要流程,持续资助社会组织,不断扩大服务街道数量,通过开展认知筛查、为认知障碍老人提供非药物个案干预服务、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照护者小组支持服务、大型社区宣传等活动,形成医疗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医务人员与志愿者等在内的多元化团队为认知障碍人群及家属提供服务。

  2023年,记忆包裹项目升级到2.1版本,制定了项目活动标准化操作手册,赋能各地社工机构,同时将项目覆盖区域扩大,覆盖北京市、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

  2024年,韩红基金会持续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希望联合行业内关注认知障碍群体生命与尊严的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共同守护认知障碍群体的生命健康。目前,项目覆盖区域已经拓展至我国20个省份及地区。

志愿者为老人科普认知症相关知识

  案例点评——

  韩红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对于构建认知友好社会、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体系支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切实有效的健康宣教、公益倡导、群体活动等多种专业工作方式,对于提高大众及认知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起到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病症存在的普遍性。项目也将带动更多力量加入,让大家看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让认知症不再是美好生活的终结,用爱修补记忆,助力“让亲情延续、让生活美好”的社会愿景实现。(图片已获授权)

  注:本文内容根据申报对象提供的材料整理,仅供行业交流学习之用。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