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社会创新 > 一群退休老教师们的“造血式”支教
一群退休老教师们的“造血式”支教

2013-06-25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闫冰

呼市土左旗八一爱民学校的学生们正在做课间操,他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学校老师说这是他们在常青义教团的支持下去沈阳学习回来后的改变

入选梦想合唱团,让常青义教团的老教师们大受鼓舞,任贤齐的到访,也让和林县的小朋友们很开心

牛存强今年64岁了,从1969年开始教书,整整40年都和学生们在一起,2009年他从工作岗位上正式退休,“那年9月份,学校开了欢送会之后,我一个冬天都坐在家里,偶尔上网看看电视,心里一直很失落。”这种失落,是所有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都会有的心理过程,但是不想赋闲在家的老牛,当起了志愿者,退休后又忙活了起来。

6月18日,在“第二届友成常青义教研讨暨推广会”上,牛存强被评为内蒙古地区优秀志愿者,一大批和他一样的退休老教师们在一起交流分享做志愿者的心得。

退休了不闲着

2010年1月,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设立了友成南宁志愿者驿站,开始在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甲篆初级中学试点,实施“常青义教”计划,组织优秀的退休教师去山区校支教。“常青义教是一种造血而非输血的支教模式,与其他支教项目不同的是,退休教师不是传统支教模式的顶岗上课,而是作为志愿者把他们的经验能力传授给乡村老师,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校园文化和学生行为规范等软实力。”友成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说。

56岁的兰天华从退休那天起就留在了她一直工作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第五小学,只是她不再是原来的副校长身份,而是常青义教团的志愿者。“当时我们低年级组的老师基本都是年轻教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我就专门带起了她们。”兰天华说,帮助老师备课、随堂听课点评、帮请假老师代课,除了角色转换,日常工作和从前没有区别。

考虑到退休老教师的身体状况,义教团要求志愿者每周到学校两至三天即可,但是大部分老师都是每天按时按点上班,“老伴说我退了跟没退一个样子,连早饭都没时间做。”兰天华对《公益时报》记者说。

自2011年常青义教团在呼市和林格尔县试点开始,目前已经扩展到土默特左旗、清水河县等三个旗县的12所学校,志愿者中最大的已经72岁了,他们这种热情并不是因为补助高。“每个老师每个月400元的补助,说句心里话,每个退休的老师要是去外面补课或者当家教,每个月都是几千元,但是老师们并不想。”牛存强说。他说他们教了一辈子书,已经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割舍不下,这也就是他们的动力,“没有多高尚,只是还想做点事儿”。

目前,常青义教已发展到广西、内蒙古、云南等7个省16个县,共招募志愿者2118人,定点在33所乡镇学校开展义教活动,共提供志愿服务10.5小时,受益教师12273人次。

“城里那套我们学不来”

呼市常青义教团通过当地教育部门的帮助,在每个县选派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优秀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你作为退休老师去了,人家学校欢不欢迎啊,所以必须是很有名气的,有校长,有特级教师。”牛存强说。

事实上,老教师们重回学校也并非一帆风顺,每个学校都已经有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教学体系和管理风格,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接受志愿者介入日常教学。

到学校之后,义教团的老师们不能“贸然行动”,而是先观察,在一个月之内从学校管理、教学备课、校园文化、素质拓展等多方面进行详尽的调研,然后根据自身所长选择工作重点。研讨会上,退休教师们最常说的就是“帮忙不添乱,协作不取代”,倒是很符合义教团的行动原则。

除了输送志愿者到学校之外,各地常青义教行动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延伸出其他项目,呼市就在教育部门和市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的共同努力下,开展起“一对一”的帮扶,即一个农村学校和一个城市学校结对子。

和林格尔县公喇嘛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近两年盖起了新校舍,随着“两免一补”的推行,学生上学也不会给家里添负担,但就是这样,生源依然在流失,还是有大量的学生选择离家很远的城市小学就读。

公喇嘛小学校长刚听说要和市重点校北垣街小学“结对子”时候真有点接受不了,他跟牛存强直说,“城里那套咱们学不来,不费那工夫”。

被拉着到城里学校看了一圈后,校长张兰斌“这下子坐不住了”,要开始行动,要多去外面看看。于是,学校里的学生从不穿校服开始穿统一校服,每个班级每周开起了主题班队会,老师们集体备课、学习用多媒体教学,分批次派老师去城里学习……学校不再是仅有一个空洞的漂亮教学楼,整个风气风貌都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流失在外的学生们陆续回来了。“第一年回来96名,后来又回来30多名,现在咱们学校盖得很漂亮,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精神面貌好了,就都回来了。”张兰斌欣喜地说。

“农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也就留不住学生,可是学生都去城里念书,就会造成家庭的两地分居,也会产生社会问题。”牛存强跟社促会的老干部们下农村做过很多调研,他觉得常青义教的模式虽然不能根本上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状况,“提升学校、老师的素质,通过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升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关键,也是这些老师们主要的方向。”

整合资源 造血式支教

“当地的农村老师素质无法提高,还因为他们走不出这片地方,所以我们就想让他们都出去开开眼界,不只是城里的对口学校,还要去其他城市,同时再把外面的资源引进来。”牛存强说。但是友成扶贫基金会的常青义教项目经费中,并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怎么办?

在呼市社促会的老干部们共同争取下,呼市政府把这部分开销揽了过来,去年给每个学校每学期5000元的交流经费,共计50万,并从今年开始,承诺未来三年每年100万元的经费补助给常青义教团,用于各个学校的交流学习。

呼市社促会的构成基本上也是从各个岗位退休的老干部,他们退休后不想赋闲在家,开始从事公益事业。“其实不论是政府、教育部门还是各方面,能给我们这么大的支持能拨款,还真亏了这么多退休老干部发挥的能量。”牛存强如是说。这的确有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的意味。

最近,老牛和呼市社促会的老干部们刚刚忙活完一件事儿,通过一家图书供应商,调动了38家书店,给和林第五小学捐了价值9万元的课外图书,这事儿又让当地人对这群退休老人刮目相看。

“常青义教”的模式,也是对“整合城市退休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的新模式”的探索。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退休,因此,“志愿者不会少,少的是操作平台”。“有了常青义教的成功先例,我们也在想,除了退休教师,退休的医务工作者、技术人员、老干部们,是不是都可以整合起来,通过我们公益组织搭建的平台,作为志愿者来做公益、发挥余热,其实他们能发挥的力量也许会超过大家的想象。”汤敏对《公益时报》记者说。

2012年10月,常青义教成功入选中央电视台“梦想合唱团”节目,在明星队长任贤齐的带领下,这群有公益梦想的呼和浩特老教师们获得了第三名。任贤齐在众多公益项目中选中了常青义教,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小学教师。“我爸爸在刚退休的时候,还总是要带着公文包去学校,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老,还可以继续教书。常青义教这个项目刚好可以满足我父亲的愿望,还可以让他继续发挥能量。等我带领着呼和浩特合唱团赢取到梦想基金的时候,一定要带我的父亲一起来看看。”任贤齐对媒体说。

“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这句诗被义教团的老师们用来描述他们这群老志愿者们的“后退休生活”。

(本报记者 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