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组织 > 正文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发布,20条内容涉及社会组织、社工、志愿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

2020/12/15 10:19公益时报 王勇

  12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对外公布。

  《实施纲要》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领域法律制度,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社会规范,强化道德规范建设,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以良法促进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善治。

  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有效维护各类社会主体合法权益。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社会主体要履行法定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其中多处涉及社会组织、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等领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纲要》从法治的角度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值得企业和社会组织深思。

  社会组织(慈善)12条

  《实施纲要》中涉及社会组织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要完善……扶贫、慈善、社会救助等领域和退役军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正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2、健全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3、加强……社会组织章程等社会规范建设,推动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深化行风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加强对社会规范制订和实施情况的监督,制订自律性社会规范的示范文本,使社会规范制订和实施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

  4、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管理和诚信自律机制。

  5、健全企业、职工、行业协会商会等参与涉企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机制,依法平等保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6、支持社会组织建立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引导社会资源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倾斜。

  7、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确保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8、加大培育社会组织力度,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9、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探索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10、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11、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2、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法治社会建设,进一步发挥公民、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形成法治社会建设最大合力。

  以上大部分内容此前相关文件中都已经提及,但很多是文件精神,并没有落实到法律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保障。《实施纲要》从建设法治社会的角度将这些纳入其中,无疑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此外,其中有些提法,值得重点关注。

  例如,在完善社会重要领域立法方面,慈善和社会组织是分列的,要完善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组织方面的法律制度。

  《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规已经大大提升了我国慈善事业的法治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否可以替代社会组织方面的法律制度呢?从这里来看,是不可以的,要继续健全社会组织方面的法律制度——三大条例的修订或者《社会组织法》的制定是否会迎来转机呢?

  例如,社会组织章程被列入促进社会规范建设的范畴,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章程等社会规范建设,推动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规范制订和实施情况的监督,制订自律性社会规范的示范文本。

  自律性社会规范的示范文本由谁来制定,其法律地位如何?与社会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之间什么关系?示范文本多大程度上是可以调整的?

  社会工作4条

  《实施纲要》中涉及社会工作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要健全……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加强对欠发达地区专业法律服务人才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政策扶持,大力推广运用远程网络等法律服务模式,促进城市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有效缓解法律服务专业力量不足问题。

  3、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发展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对贫困人口、精神障碍患者、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

  4、健全执法司法机关与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工作衔接,加强对执法司法所涉人群的心理疏导。

  以上内容既涉及社会工作领域的立法工作,也涉及社会工作的具体应用。如果能够在未来五年能够全部实现,将极大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例如,目前虽然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社会工作方面的条例,但国家层面社会工作条例尚未出台,更进一步,社会工作法是否有可能提上议事日程?

  例如,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主题,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的融合是否会跟进一步?

  志愿服务2条

  《实施纲要》中涉及志愿服务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强见义勇为、尊崇英烈、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方面立法。

  2、推动和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开展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

  以上内容从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推进志愿服务发展。

  一方面,加强志愿服务方面的立法。目前《志愿服务条例》已经通过实施三年多,加强是否意味着志愿服务法的立法工作有机会开展?

  2018年,民政部在《关于尽快立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的提案答复的函》中曾表示,民政部将在中央文明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志愿服务条例》,结合《志愿服务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尽早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一方面,要推进志愿服务的标准化。中国志愿服务网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实名志愿者达到1.92亿人,志愿团体78万个,志愿项目471.2万个,服务时间总数26.45亿小时。志愿服务可以说已经是遍地开花,在这一背景下,让志愿服务规范起来无疑是必要的。

  企业社会责任2条

  《实施纲要》中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2、引导和推动企业和其他组织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运行。强化政策引领作用,为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企业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助互信关系。

  以上内容是从法治的角度谈企业社会责任,十分值得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来说是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这种责任的承担并没有强制性,怎样去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强化政策引领作用呢?这无疑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都是一个考验。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