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信息发布 > 正文

特刊 | 行业推动力:学术机构

  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自1998年清华大学设立NGO研究所开始,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就一直伴随着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见证了行业从幼苗到成熟的每一个阶段。这些研究机构在影响行业政策走向、为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助力开展公益实践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政部于2021年9月30日印发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强化研究宣传。发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智库作用,深入开展社会组织政策理论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规律与模式。”

  可以说,慈善理论与政策研究已经成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近年来,行业对慈善理论研究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并涌现出一些典型的公益项目,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实现双赢。

  2016年5月,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敦和基金会推出了“敦和·竹林计划”。该项目面向全国40岁以下的在校硕士生、博士生、青年学者、慈善组织从业者等,就公益慈善文化、慈善理论体系、慈善政策、慈善模式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资助。这一项目也成为解决我国慈善事业专业性、研究型、年轻化人才不足的问题的一次创新探索。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公益慈善专业、设立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成为行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2021年11月,首批40家高校联合发起了《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倡议发出后一个月内新增十余所高校响应。可以说,公益慈善研究及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前期积累。

  据敦和基金会分析,目前我国各学科领域的慈善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逐渐建立,如2017年3月成立的上海市法学会慈善法治研究会,2019年10月成立的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2020年9月成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以及从2021年10月开始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正在向中国社会学会积极申报、推动成立的公益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此外,有关行业发展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并有效回应了社会发展和业界关切,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定参考。如,从2021年初开始,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牵头策划组织了十期“慈善法治”主题系列沙龙。沙龙汇聚各方探讨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捐赠的法律规范等十个主题,并将会议成果形成文字建议递送有关部门。

  但整体而言,目前的慈善研究仍缺乏有分量的深度研究和系列成果,且一些研究仍处于对微观层面的“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缺少对重大基础理论以及政策实务层面的有效回应。未来,还应加强理论研究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破”和“立”。

  2021学术机构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动慈善法治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积极推动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布《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报告2021》,参与并联合40家高校发起《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凝聚政府、高校、社会和市场等各方力量,搭建中国公益慈善教育合作的高质量交流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

  推动理论研究向政策转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起并参与慈善法修订研讨系列沙龙,制订慈善法修订专家建议稿。主办《中国社会组织研究》学术集刊,知识产出不断丰富。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网公益标准研究报告及行动倡议》,推动网络公益慈善健康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关注领域涵盖儿童、养老、教育等多个方向,不仅主动参与行业政策制定和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公益试验,联合企业、公益机构等伙伴共同发起公益项目,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在重大社会事件面前,主动作为,为行业及社会提供极具借鉴意义的决策依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站位高远,推出数字化出版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报》,不定期发布国发院的智库观点和研究报告,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重新定义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如何重构组织价值、开启新增长等方面产出智库观点。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慈善研究和人才培养双管齐下。以慈善引领社会文明为愿景,以培育全球公益典范为使命;立足深圳、辐射全国、面向全球,以建设先行示范性公益学院为目标,致力于公益慈善高层管理者、榜样型社会企业家及现代慈善家的培育,成为引领专业公益、财富向善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家园。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

  成立三年来,为社会治理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也为中国社会治理的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展示窗口。引领、倡导、影响中国社会治理研究,同时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政策咨询。

  长江商学院

  密切关注社会议题,推动社会创新和商业向善。“无公益,不长江”的公益理念及行为培养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长江人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长江商学院文化的重要DNA。其积极激励企业家学员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自己的主业,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

  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从2021年年初开始,发起举办慈善法治圆桌汇,围绕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组织的设立、募捐行为规范、慈善组织的自治与他治等主题,搭建各方参与讨论平台,汇聚专家、代表关于慈善法修法的意见和建议,助力慈善法修法工作。

  易善数据

  致力于中国慈善大数据分析工作,应用多年行业平台经验,将原始数据转换成决策依据,让政府、企业和慈善组织的决策者在创造积极社会影响力的时候更加从容。推动全球热爱公益的决策者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数据背后的真知灼见。

  方德瑞信

  以专业和聚焦推动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深耕公益筹款领域,致力于推动行业筹款的专业化发展;制作中国公益慈善筹款伦理行为实操手册,推动倡导公益慈善筹款伦理;组织发起捐赠研讨会系列活动,推动公众捐赠议题跨界交流,探讨激发“日常捐赠”生态的可行性路径。(文/皮磊,推荐语/武胜男)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