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枢慈善活动初探

1881年春,唐廷枢在胥各庄(今唐山市丰南区)运煤河码头附近建立修车厂,这是中国铁路工业的开端。图为唐廷枢等人视察铁路

  唐廷枢既是近代中国知名洋务运动者,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家。细论唐廷枢之功绩,当以创办实业、推动洋务运动为著,次为唐氏编著之《英语集全》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最后为其慈善事业。

  他生平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参与普育堂施粥,创设广肇公所,收养孤儿,参与仁济医院管理,兴办格致书院,资助出版劝善书等,涉及赈灾济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惠及各阶层民众。

  唐廷枢慈善活动之效果

  唐廷枢自1870年前后就开始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直至其去世,先后参与仁济医院的管理运作,创设广肇公所,赈济贫困,收养孤儿等,通过实际参与和捐资两种方式参与到中国近代慈善事业中。其慈善活动具有传统和现代两重性,是中国慈善事业近代化转型的缩影。

  广泛参与赈济贫困

  近代中国天灾人祸频仍,百姓深受其苦,困境中百姓的生计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唐廷枢先后参与组织善会善堂、广肇公所等赈济贫困活动救助难民。沈毓桂在《恭祝唐景星方伯七十开一寿序》中称:“伯舟麦济故,囷粟馈贫,垂南山之云荫兹穷鸟,决西江之水活此涸鳞,在人皆已难能,如公更为余事……”这是对唐廷枢参与慈善赈济的总结。

  1870年,唐廷枢以绅董身份参与普育堂施粥活动,“城北施粥,设厂在新闸之鱼蓝庙,系普育堂绅董吴炽昌、唐廷枢、刘家泗、翟世仁等举行,于丝捐内提银,永远长施,不以年月为限”。1876年,苏北天灾,民不聊生。李金镛在前往办赈前,于上海会商唐廷枢等人,获得广泛支持。1877年3月初,唐廷枢首先响应英国驻烟台领事办理山东赈务之呼吁:“所有山东灾荒饥民疾苦之情,已可概见。西人借箸代筹、劝捐办赈之举,更可钦佩。本馆既叹西人之难得尤深,愿中国富绅大贾闻此义举,亦皆踊跃输将,救拯穷困,实为莫大之功德焉……以赞成唐君景星之美举也。”

  唐廷枢还依托上海轮船招商局转输的便利条件,吸收善款办理义赈。1877年4月初,香港东华医院绅董交招商局银7200两转寄山东赈济,至26日,广东寄交上海轮船招商局善款23460两;上海同仁辅元堂首事梅益奎交轮船招商局募捐赈济银500两;后上海果育堂亦将善款交由轮船招商局转输山东。这一时期上海轮船招商局的主事人即为唐廷枢、徐润等。故靳环宇称其为“中国近代义赈活动的最早发起人之一”“上海地区义赈行为(活动)的开端”。除参与义赈和募捐外,唐廷枢还私下助赈。《申报》载:“试用同知李金镛等携带漕臣捐廉银一千两,并招商局道员唐廷枢暨该同知等捐资共银二万七千两来东助赈。”唐廷枢对于慈善事业极为看重,他在给盛宣怀的信中称:“督筹赈务,懋著荩勤……较矿务恰为有益,盖活人多命,系实在修持也,羡甚忭甚。”

  唐廷枢参与了广肇公所的创建和实际运作。1872年,在旅沪绅商的共同努力下,广肇公所创建,唐廷枢、唐廷桂兄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创议成立广肇公所缘起》载:“同治十一年壬申,先时,余与叶顾之、潘爵臣二观察,合买二摆渡地方吴宅一所,计地基十亩,价银三万一千两……唐景星诸公创捐集款,设席于余之宝源祥号……所短之数,议将产抵于麦加利银行,继由唐茂枝、韦文圃、周云甫诸君与余复议创集同乡三益会陆续筹还。”广肇公所的创建者为广肇两府最负声望的绅商,参与了多种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救济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广肇公所创建前,已辟立广肇山庄,徐润称:“新闸桥之西南,旧有广肇山庄,乃先伯钰亭公与梁次琚公、吴子石公、周乐山公初创,置地三十余亩,续经唐景星、潘爵臣、周云卿暨余先后添置,地共九十亩,并起造敦梓堂、地藏殿。”公所成立后,其主要职能中有三项重要内容与慈善事业相关:(1)建立广肇山庄,以为粤人厝柩之所;(2)创办义学,为旅沪广肇子弟提供教育机会;(3)设立医院,救治寓沪广肇同乡。对于旅居上海的粤人多有救助、救治之功。

  收养孤儿亦是唐氏慈善活动内容之一。1879年,为安置华北旱灾后遗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孤儿,唐廷枢即以领取抚养作为资助。《唐廷枢关于领养唐姓男孩事致盛宣怀函》载:“承嘱幼童一事,此系希有功德,轮船回南,自可带往,毋需水脚,亦是情理宜然……如所来幼孩,乞查明有姓唐者,弟可领一二十人以为宗支继嗣之选,望开明姓氏年岁,即可由弟发给收养之资,并可帮贴其家。”

  捐款资助近代医院的运作和管理

  中国传统慈善活动包含施医给药。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式医院在中国的建立,此种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容。1843年,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与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抵沪。经策划,1844年在上海大东门外南道创建上海第一所西式诊所。后因病患众多及发展需要,雒魏林于1845年花费220元,购买位于后日之山东路与福建路之间的五亩半地,此为上海仁济医院之前身,该院自创办之初就规定“施医赐药,毫不索谢”。

  据载,1904年前仁济医院的捐献资金除来自上海工部局、法租界工部局以及会审公廨各不同机关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华人士绅捐献。徐润称:“上海医院以山东路仁济医院开设最早,设有中外董事,唐景翁与余亦董事之一。此外,辅元堂、清节堂、仁济、元济堂、格致书院,唐与余并为董事。”可知唐廷枢和徐润二人作为香山杰出代表,已经作为该院董事参与医院的管理,并为医院的建设和运行捐献资金。故王尔敏称:“仁济医院建置于上海商业区,给于地方居民就医极大方便,华人防除病患趋之若鹜,而热心公益之地方巨绅,亦往往出钱捐助,并出力为医院贡献其德慧才智。”

  兴办近代教育机构,宣传慈善思想

  慈善教育是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慈善活动中重养轻教的状况。唐廷枢在参与广肇公所兴办教育的活动外,还参与兴建格致书院。1874年麦华陀(Sir Walter Henry Medhurst)等筹议创设格致书院,成立董事会选举董事,西人四位,为麦华陀、福弼士(F. B. Forbes)、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傅兰雅(John Fryer),华董为唐廷枢。格致书院类似于晚近时期之学堂,“其意欲令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唐廷枢同徐润一道为格致书院“助洋一百元”。不仅如此,唐廷枢还作为“监院”参与格致书院的管理。

  唐廷枢还以捐助出版慈善书籍的方式宣扬慈善事业。1869年,余治辑录的《得一录》刊行,得到吴宗瑛和吴炽昌、蔡桂培和唐廷枢的资金捐助。《得一录》作为一部推广教化救急的善书,对促使慈善理念的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

  综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唐廷枢广泛参与到慈善救济、慈善救治和慈善教化活动中,不仅从身体上进行救治,更进一步从思想上进行教化,丰富了慈善活动的内容,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

  唐廷枢慈善事业之特色

  唐廷枢利用自身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广泛参与到慈善救济、慈善医疗和慈善教育等活动中,在具体执行时又将三者结合起来,这也就使得唐氏的慈善事业具有了明显的特征。

  以实业与商业为经济基础

  作为一名买办及洋务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唐廷枢自1861年开始代理怡和洋行生意,其中包括航运、茶叶、保险、盐业、鸦片、食糖、大米等业务。

  唐廷枢还先后创办了多家机构,1858年在香港开设两家当铺,“前后搞了四年,每年能赚取25%-45%的赢利”,1863年开设修华号棉花行,尽管市场不尽如人意,但是仍能“转亏为盈”;1866年,唐廷枢与林钦接办杨坊的当铺,“三十万两的营业额,每月利息按3%计算,毛利就是十万八千两,除去营业开支和保险费用一万六千两以外,净收入为九万两,即40%的投资盈利”。

  1873年唐廷枢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同时还陆续创办崇德钱庄、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对外贸易银行、宏远贸易公司、开平煤矿、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投资池州煤铁矿、天津煤气公司,开设长源泰和长发两栈,接办热河承平三山银矿,与郑观应、徐润等商办佛山码头,唐氏在每个机构均占有股份。1885年唐廷枢退出招商局后,先后创办开平铁路公司、唐山细棉土厂,增开林西煤矿,投资建平金矿,接办香山天华银矿。他还与郑观应等集资在广州修建轮船码头,运销开平煤,仅此一项便获利巨大——码头投入股本银3万两,至1903年前后,已价银240余万两。

  在众多的商业和实业机构中,以上海轮船招商局成效最著。十余年间,唐廷枢等为轮船招商局赢利便达397000余两。雄厚的商业资本和实业的创办成为唐廷枢从事慈善事业的根基,也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以养教兼施为指导理念

  中国传统的慈善行为多为临时救济,但是唐廷枢所从事的慈善活动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注重“教”和“养”两个方面。除仁济医院的创办以及后来所从事的义赈活动外,他还积极参与格致书院的创建及运作,以使“中国士商深悉西国之事,彼此更敦和好……以便访求新法,格致机器小样,并购买泰西新出书籍,邀同西士,讲解理法……将来风气日开,人才愈众,再行推广,于各省会另设分院,自可无借西人矣”。唐廷枢在其慈善活动中着力培养国人学习西方科技知识,符合当时洋务运动的需要。

  以创设机构为重要依托

  从唐廷枢的慈善经历来看,其所参与的慈善事业兼及赈灾,创设慈善机构,创办近代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在上述事业中,他多次捐献巨款,创设各种慈善机构,救济灾民,其中发挥较大作用的主要有仁济医院、普育堂等。唐廷枢还依托上海轮船招商局转输的便利条件,吸收各地善款,办理义赈事务。

  《申报》曾称赞唐廷枢:“西人既有是举,中国人必不让其专美,唐君果有是举,其余绅富必不令其独任。”1892年,唐廷枢去世,《北华捷报》载:“他的去世,对于中国人和外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永远的损失。”

  (节选自《唐廷枢研究》)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