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慈善思想探微

  现代慈善活动以爱心为道德基础,以有余扶不足为其实现方式,以社会和谐与人的最大幸福为其价值追求。《道德经》强调圣人不积、为人、与人、损有余补不足,倡导慈爱众生,唯善是从,广积德行,济物救世,这些思想对现代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慈善的道德基础:“三宝”之一“慈”

  《老子》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伦理德目。老子将“慈”置于三宝之首,可见“慈”在道家思想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慈”是圣人对天下的悲悯之怀,另一方面圣人之慈之深已经到了单向而不求回报的境地。《老子》多处讲到圣人如何治理天下且“不有”“不恃”“不长”“无为”,很少有提及老百姓应该如何尊敬或回报圣人,甚至连感谢、歌颂也不需要,就是“太上,下知有之”而已。

  由于受“爱有差等”的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世俗的“慈”可能更多强调对亲人、对身边的人、对认识的人的慈,即对“圈内人”的慈,而对陌生人即“圈外人”的慈则非常有限。

  在《道德经》中,尽管有关慈的记述并不是很多,但慈的精神却贯穿于整个《道德经》,如“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而无弃物”“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报怨以德”“万物恃之生之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辅万物之自然”等。老子的大道之慈的思想,经过引申与升华,便成了后人扶贫济困的道德基础。

  慈善实现的方式:以有余扶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道德经》七十七章,老子论及了天道的特点。天道,就像张弓射箭,箭瞄得太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瞄得太低了,就再抬高一点。弓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够,就再加些力量。所以,天道的特点,是减少多余的,去弥补不足的。

  老子认为,老百姓生活贫穷,是由于统治者“损不足以奉有余”造成的。老子宣扬“天道”的目的是要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状态,其方式是对有余者损之,对不足者补之。按照道家一贯的“道法自然”的精神,“损”是自然之损,“补”亦是自然之补,不是强夺硬取的重新分配,没有强制成分。而慈善活动,无论是捐赠活动、志愿活动还是公益活动,都是一种自愿而非强迫的利益让渡活动,通过让渡利益实现财富的转移,以实现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目标。作为一种自愿的行为,慈善一个非常重要特点就是非强制性,从事慈善活动不需要外在的指令或迫于外在的压力,它完全是当事者顺从自己的情感、依照内心的信念所采取的自主自愿的行为。慈善活动虽然多种多样,但由于其中的施助者其状况一般都是好于受助者的。因此,通过“以有余扶不足”的方式间接地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均衡。

  施助者的精神归依:圣人不积

  《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其意思是指真正有道的人(圣人)不以不正确的方式积累财富,他会尽自己努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他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大家,自己反而更富有。

  这是一种最伟大的爱的表现,“为人”与“与人”是给与能力的一种表现。老子从此观点出发,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要广行善事,扶贫济弱,顺着自然之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不断地给予他人,自己才能增长德性,从而与道相合。不仅如此,老子还提醒人们在做出道德之行时,不要因此而自我炫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若“有而不居”,尽己所能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成就大众的事业,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尽管现代慈善事业在主体、内容、类型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中国传统慈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恩赐、怜悯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道德经》蕴涵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损有余而补不足”,慈己及人的大道精神,都启示着我们要超越个体的种种局限,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倡导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善行,由对“圈内人”的利益关注上升到关注“圈外人”的大我层面。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仍然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据《湖南商学院学报》)

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