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社科院旗下扶贫社易主 公益性小额信贷市场面临洗牌
社科院旗下扶贫社易主 公益性小额信贷市场面临洗牌

2013-07-1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木兰

中和农信接管涞水扶贫社的仪式正式举行,虽然规模并不宏大,但是对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来说意义深远

近日,国内最大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中和农信与中国小额信贷之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合作,接管社科院旗下位于河北省的涞水扶贫社。挂了十年的“涞水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的牌子被摘下,换上了“涞水县农户自立服务社”的牌子。

据杜晓山介绍,20年来,扶贫社先后建立过6个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其中有4个包括河北省涞水县、河北省南召县等,将陆续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的中和农信接手。

1993年,杜晓山将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中国,并在河北易县成立了第一个扶贫经济合作社,揭开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序幕。20多年来,社科院下属的扶贫经济合作社经历了多次探索,成为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的试验田。

但此前,杜晓山就曾多次公开表示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小额信用贷款尚且没有适宜的法律身份;第二,缺乏制度性的融资渠道;第三,公益性质小额信贷机构的自身能力建设急需提高。

在此背景下,针对此次合作,杜晓山表示:“扶贫社需要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缺少资金是最大的瓶颈,没有政府固定的投入,也缺少民间与国外的捐款、借款等。要让扶贫社可持续,中和农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接管后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据了解,以涞水扶贫社为例,虽有十年历史,其放款量仍然维持在每年1000万元左右,而中和农信的分支机构一般一年后就能达到这个规模。

据悉,中国小额信贷起源分为三个流派,除了由杜晓山引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创办的扶贫经济合作社外,还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援华项目,以及起源于1996年世界银行秦巴山区的扶贫项目后来演变而成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

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品牌总监王静艳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大多数项目资金均来自国际机构捐赠或政府拨款,缺少专业的执行团队运作,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机构没有繁盛很久,就因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多种因素而日趋势微。而中国扶贫基金会却在市场变局中抓住机遇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改革。

200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接管世界银行秦巴山区的扶贫项目,当时项目仅有五个县的规模。200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根据国际经验,提出由项目型小额信贷机构向机构型小额信贷转变的战略部署,在国内率先建立地方直属分支机构开展信贷业务。这一改革理顺了管理机构的产权关系,为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还引进了国际化的小额信贷专业管理软件,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

2006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又首创批零分离的融资模式,与国开行携手获得批发贷款,解决了小额信贷机构融资难的问题。

2008年,中国第一个小额信贷社会企业——中和农信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历经4年的改革顺利完成。

从此以后中和农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截止到目前已经在全国15个省75个县开展业务,贷款余额超过10亿元,有效客户15万户,员工近1000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信贷追踪系统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逐步迈向准金融机构的序列。

在当日的交接仪式上,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强调:“这是一次重要会师,是让这个由杜晓山所创造的神话在20年后能够薪火相传的一次会师。”

有相关领域学者指出:“与其说会师,不如说公益性小额信贷市场面临洗牌,各家规模较小、监管模式松散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后续资金不足等问题,面临着转嫁或倒闭的结局。”

而与此同时,何道峰表示,在接管扶贫社以后,中和农信未来几年内,将努力向“年服务覆盖人口100万、发放贷款总额100亿”的双百目标冲刺。

链接

扶贫经济合作社起源于1994年社科院农发所在易县创办的第一个小额信贷项目,其宗旨是通过小额信贷服务改善贫困农户,特别是贫困妇女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涞水扶贫社建立于2003年7月。截至2008年4月,涞水扶贫社共发展了74个中心,357个小组,2000多名成员,100%为女性。

(本报记者 张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