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献血英雄救助背后的善心与尴尬
献血英雄救助背后的善心与尴尬

2013-08-2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罗智的母亲展示出罗智十几年来获得的献血证书

近日,广西玉林北流市13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的“献血大王”罗智不幸身患重病住院治疗,得知家庭无力负担巨额医疗费用后,家乡民众连日来踊跃捐款,以助他渡过难关。8月8日,玉林市红十字会称已捐款1.6万元,引起公众喊“捐的太少”。
  面对公众呼声,广西红会、广东红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网友依然不满意,不少人认为应捐助罗智全部医药费。据新华网报道,截至8月15日,红会系统共向罗智捐款共计8.2万元。但是,躺在病床上的罗智却呼吁“别让舆论强迫他们了”。
  压力之下公益组织如何捐赠?是否有标准和原则?红会这次颇有点被“强捐”、“逼捐”的意思,有网友戏称,红会再次“躺枪”了。
善款追加始末
  37岁的罗智1999年因伤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2000年以来,他每年都无偿献血。今年6月,罗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后,最终被确诊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眼下正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
  罗智爱人李易芝对媒体说,发病至今家里东凑西借已经花了7万多元,医生告诉他们后续医疗费可能需要50多万元,要完全治好可能还要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这让罗智一家陷入巨大困境。
  有网友从侧面了解到罗智的情况,在一些网站论坛中发出求助帖,呼吁大家伸出双手,帮罗智一把。
  8月8日,玉林市红十字会在官网上称,已慰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罗智。红十字总会委托广西红会探望,四机构共捐赠1.6万元(广西红会、玉林红会、中华骨髓库各5000元,县红会1000元)。然而捐款数额却遭到网友质疑。
  8月10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又委托广西自治区红会送一笔5万元捐款。
  8月11日,据广东省红会消息,“广西红十字会再次将专项救助金5万元交到罗智母亲手中,并鼓励其保持坚强乐观的心态,相信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罗智一定能勇敢面对并战胜病魔。与此同时,广东省红十字会也向罗智提供了1万元救助金。”
  广西红十字会救助救护部部长李红介绍,针对罗智家庭困难并患病的情况,各级红十字会都予以了关切,截至8月15日,各级红十字系统已给予罗智8.2万元的人道救助金。
  面对舆论的“一边倒”,从各级红会组织的逐步捐赠中可以看出,红会在此次事件确实感受到压力。
不需要“还礼式”救助
  罗智的献血证共24本,记录着他13年来的献血77次的历程。
  地点除了北流,还包括玉林、南宁、天津等地。这些年来他无偿捐献的全血,加上捐献血小板折算的献血量,总量已达到66200毫升之多。若按照正常成年人平均5000毫升全身血量来算的话,13年里罗智无偿献血已超过13人血量的总和。
  罗智说,有两个因献血所得的金奖让他特别珍惜:由原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的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罗智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多次献血,但都是自愿,在红会捐款方面并没有想着要红会捐款多少钱。如果在现行政策范围之内能够享受到资助,自己会去争取,没有也不会求捐,更不希望网友再要求红会为自己捐款。“现在收到捐款已经很满足了,不希望再强求了。”他说。
  虽然“献血英雄”罗智本人希望大家不要帮他呼吁捐赠,但舆论并没有停止。罗智的行为,无疑使他成为公众心目中敬佩的献血义士、英雄,现在他有困难,公众的善心和好意,如果加以放大和曲解,岂不是也误读了罗智当初义务献血的善意?
  罗智对记者提到有一个遗憾,因为要在医院住三个月,一年之内还要定期复检,“暂时不能为一个跟自己配对成功的人捐骨髓了”。
临时捐赠款来自何处
  广西红十字会目前为特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设立有人道救助基金,并遵循“专项资金、专项管理、专项使用”的管理原则,救助额度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
  但是,人道救助基金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对申请者的年龄、疾病种类、家庭经济状况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对收到的每一份救助申请也有着相应的审批程序。目前,广西红十字会所设立的重大疾病救助项目中,尚未包括罗智所患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这笔救助金从何而来?
  李红回应称,“救助罗智款项来源于红会非定向捐赠,红会基金会里面并没有罗智患病这个基金,所以不能动用基金的定向捐款”。
  据了解,现阶段我国红十字系统中,募款一般分为两类,定向募集和非定向募集,定向募集将严格按照慈善组织设立的项目用途执行,非定向募集则用于进行临时救助或重大灾害救助。而中国各级红十字会都具有公募性质,公众捐款没有指定给红十字会设立的项目中时,善款直接进行非定向性募集,将用于临时性救助,像罗智正好属于这种情况。
  目前,玉林市红会已向社会发出倡议,为罗智进行专项募捐。另外,罗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预计到时治病费用可报销一部分。
  使用非定向资金救助他人,是否有救助标准呢?红会救助罗智又为何在公众呼声日渐高涨之后将捐款数额上升呢?如果再次出现第二个罗智、第三个罗智,是否又会出现同样的救助情况呢?
  一位红十字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救助罗智就是属于临时性救助,不存在标准问题,与罗智如此相似的案例还没有出现,并不好拿其他救助对象来比较,如果一定要说有标准,那也只能参照红会在设立公益项目之时的救助标准。”
  虽然目前救助罗智还没有相应案例能够参照对比,但我国慈善组织在参与紧急救助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制定一套标准来更好地保障呢?
  “就应该从这件事情上开展制定一个政策,特别是一些经常展开紧急救助的慈善组织,应该从老百姓的各种不同需求上制定自身救助的多元化政策,让老百姓在求助中的各种多元化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一个慈善组织应该改进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观点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王振耀:
鼓励良性健康的批评

  针对这次的善款追加,都说红会受到了压力,我想这倒也可以看做是个良性的、正面的事情。
  政府改变作风也是这样的,公众一批评、政府就有改进,那么应该说是社会大众引领了政府的改进,最怕的就是批评你了,但是你油盐不进、什么也不改,那就不对了。
  所以,应该鼓励大众良性的、健康的批评,这样你才能赶得上大众的需求。在罗智这件事情上舆论反应也算是正常的,也没有太多攻击红会的言语,说多说少都是公众个人意见,最后善款追加到8.2万,也是合乎情理的。
  另外,红会救助献血大户罗智从人道主义救助上说是合适的,他是献血大户就应该优先救助。这也体现出一个紧急救助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救助罗智可以成为一个先例,如果说现在给予罗智救助金额就是5万,那么等到下一个罗智出现的时候同样也是5万。对于老百姓的事情,慈善组织应该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和趋势来制定相应规定,同时也应该根据政府慈善政策来调整慈善组织的大政策。
  既然是应急救助,怎么样体现应急,应急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正和老百姓的需求一样多种多样的。红会系统资金应该有一部分叫做救助准备金,这部分准备金就是专门给予救助这些应急案例的,应该是最大可能的满足老百姓的急迫需求。
  我国慈善机构许多项目大多都是先立项后筹资,这样就变成定向筹款,基金会本身筹资能力都不尽相同,项目运作也千差万别,有了固定的项目还要看基金会运作怎样,这不比好几年前,公众现在捐款都是多元化的、都能自由选择。

观点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贾西津:
非定向救助金的使用要坚持宗旨

  非定向救助,是通过公众非定向捐款得来的资金,可称做储备救助金,用于救助对象时具有特殊性和临时性,并不具有很强针对性,对于资助人可以一次性或多次性资助都没有问题,当然在资助金额上也没有固定比例之说。
  救助罗智案例,并不是因为罗智连续13年无偿献血红会系统就该救助,而是这与红会的组织宗旨有关系,我们说的宗旨,是指红会有的救助对象标准,是根据机构设置的项目来决定的,当然这个项目就要尽量多的显示出公平,尽量多的帮助到救助者。
  红会系统倡导人道、奉献、博爱的精神,这与罗智长年无偿献血行为非常吻合,所以红会从组织战略上给予资助者是理所当然。
  至于今后出现第二个罗智、第三个罗智红会系统到底救还是不救、救助金额是多少,这就不一定了,在选择救或不救的条件上红会都有自主权,也都无可厚非,正是因为临时性,所以接下来很难再出现两个如此相似的案例,救助与否、金额多少都无从谈起,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在罗智事件上,红会其实是救助与否、捐赠金额多少与否都没有问题,因为这是对个案进行就救助,具有临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所以这个标准不太好规定,这个个案也许就这么一次,也许后面还会有,所以在非定向资金的使用上,慈善组织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说一定就是给到哪个数额就正确。
  如果你要去问责基金会的时候,并不是在特殊例子的情况去问责,而是说基金会在根据宗旨、在符合救助范围之内的资助,怎么去排序,是否非常公平。特殊情况是很少的,一年也不会出现几个,不能成为衡量标准。
  从红会的逐步增加善款金额上可以看得出红会是有压力的。
  这就看出来在接收到社会信息后,是主动反应还是被动反应,中国的红十字系统在我国现行体制上是行政化的,习惯听从行政指令救助,对于市场信息就显得不是特别敏感。
  如果红会是一个很有市场反应性的组织,那么在这件事上他可能会先积极主动作出回应,不会等着社会来推动它,现在结果是把自己变被动了,最后只能是大家说、红会跟着做。
  红会能够以救助生命为重还是挺好的,但对于组织而言,非常重要的就是它应该像社会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对他有没有责任,有哪些责任,面对质疑时要清楚自己能做的在哪、不能做的在哪。

 

声音一

当规矩碰上人情

罗智13年无偿献血6.62万毫升,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难怪他被网友视为“献血英雄”。英雄者,总是得道多助,所以这次事件中公众的反响“炸了营”一般。罗智献出的6.62万毫升鲜血救了多少条人命,已经无从知晓,但人们总有一个善良的愿望,就是好人有好报。
  网民的气愤本身从正面来解读亦是一种社会的正气所在。人往往是这样,自己不一定当得了英雄,但是当英雄受到委屈的时候,总要为英雄叫喊几声,否则对不起英雄,也对不起自己。
  红十字会本来就是一个慈善机构,对一个献血6.62万毫升的英雄实行人道主义救助,难道不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按照网友@山度士08的猜度,“红会其实不在乎救援罗智的成本,他们害怕的是这个先例一开,所有通过红会无偿献血的人一旦患上大病都向它寻求帮助,这是红会所不希望的。”
  这样的揣测带着几分敌意,但是,也是公众对于期待好人有好报的一种宣泄。
  当然,谁也没有权力也没有任何标准要求红十字会该捐多少钱给罗智。一名红十字会业内人士介绍,红十字会的每一笔资金流出,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核。“像罗智这样的情况很多,一般白血病的扶助也只是一两万元。如果当地的红十字会有能力也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帮助罗智。”这话道理上是完全没有错,但是这次就是规矩和道理遇上了人情。
  当然,红十字会也不是不帮罗智,不过,对这一结果,网友们仍然表示不满意,认为红会应该为罗智捐助全部医药费。也许红十字会方面会觉得网友的要求过分,但是也可以这么算这笔账,红十字会是值得破这个例去救罗智的。
  第一,中国没有几个罗智,持续献血13年总量超过六万毫升;第二,中国更没有几个献血英雄会不幸患上这种没有钱就要命的大病。倘若红十字会救了罗智一回,对于挽回自己江河日下的形象真的会有非常强大的正面力量,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救罗智给社会以信心——好人有好报,人人都要做好人。
(据专栏作家 陈Sir扬言)

  玉林市好人好报基金会、北流市政府派慰问组来到身患重病的“金奖献血人”罗智家中,看望慰问了罗智的家属,并代表玉林市好人好报基金会和北流市政府分别给罗智捐款5万元和6万元

声音二

被“强捐”是否违背了慈善本意?

因为献血而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的“献血大王”,罗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慈善意识与大爱精神,令人感动,值得敬佩。而在罗智遭遇病魔袭击,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网友希望他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与救助,也是人之常情,符合“好人好报”的传统道德期待。
  但即便是红会,也不该被“强捐”,因为一旦涉及强迫和压力,就违背了慈善本义,就与真正的慈善精神背道而驰,会对社会慈善事业带来伤害。
  在这部分网友看来,罗智以前频频通过献血奉献爱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所以现在他生病了,红会就应该承担他所有的医疗费。但实际上,根据《献血法》的规定,中国红十字会只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表彰工作。血液的采集、化验、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具体由政府卫生部门负责。其次,目前负责无偿献血工作的各地血液中心,和当地红十字会之间,也不是隶属关系。
  这也就意味着,在“献血大王”因为疾病遭遇困境的时候,各级红十字会可以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本身的救助责任与义务,给予罗智经济上的帮扶与救济,甚至说基于他爱心人士的身份,在帮扶力度和救济金额上有所倾斜,也未尝不可。
  大家的激愤来自于两个层面:其一,网友们受近来红会负面事件的影响,对红会有先入为主的不信任感,所有涉及红会的事件,都有着想当然的主观意识;其二,网友希望红会“礼尚往来”,起初红会捐1.6万,大家觉得这与有影响的善举不等值,这种情绪就迸发出来。公众的情绪不难理解,也是人之常情。
  网友盯着红会不放,其实也从侧面暴露出目前对这些突遭大病袭击或者是面临其他生活困境者的救济渠道过少过窄的社会问题。正是因为在救济渠道上缺乏选择,所以每当这种时候,公众对红会的感情就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因为红会之前屡屡曝出的丑闻而“嫌弃”红会,一方面不知道该去找谁。
  实际上,与其盯住“红会”的名字不放,不如考虑一下其他救助渠道的可能性,比如其他社会组织能否介入,完善大病救助机制,尽快建立起专项救助基金,再比如加强医保制度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等等。
  类似这样的制度性建设,显然要比“逼捐”红会更有意义,也更具可持续性。
(据媒体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