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人物
   第11版:社会创新
   第12版:自述
   第13版:视觉
   第14版:企业公民
   第15版:国际
   第16版:国际
“举债公益”主角黄鹤再被质疑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人物

第11版
社会创新

第12版
自述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企业公民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国际

新闻内容
2012年02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名下三家公司注册金190万元
“举债公益”主角黄鹤再被质疑

    2007年1月,因欠债达50万元,时任校长黄鹤申请停办行知学校引发各界关注

    2007年3月,行知学校停办风波后不久,黄鹤(中)接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

    ■ 本报记者 郝成 陈江宏

    2月23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题为《穷人黄鹤的慈善“生意”》的调查报道,将黄鹤再次推上舆论前台。

    该篇报道的编者按中写道:黄鹤,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挫败——他甚至连自己的“施主”都得罪了。

    “我没看报道,我也不想做回应。留给时间去证明吧。”2月26日,面对新一轮质疑,黄鹤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不再接受媒体采访,除非是某两家电视台,“如果他们来了,我什么都可以说。”

    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对外宣称“举债公益”的黄鹤夫妇,名下拥有三家公司,注册资金合计190万元。

    黄鹤,北京大兴区行知学校创办人、前校长,这位近年来时常身处舆论焦点的新闻人物,之前也因其“举债公益”而备受关注。不过,这一轮的质疑不仅指向其“举债”公益的方式,更是指向其中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账目问题。

    悲情公益

    翻查过往关于黄鹤的报道,人们似乎看到的是一个公益苦行者,毫不利己,只为公益。果真如此吗?

    这位习惯反问记者“采访的目的和动机”的新闻人物,此前在公众形象中是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艰难地保护着他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京城某媒体记者曾在看到他和孩子们的状况后感动落泪,遂倾囊相予。

    “看到他,就觉得看到了在这个物欲横流时代里,一个坚持理想、为公益彻底献身的人。”曾于多年前采访过黄鹤的一位媒体人告诉记者——这曾是黄鹤一度通过媒体传达给人的第一印象。

    彼时,黄鹤作为北京大兴区行知学校创办人、校长,隔三差五便成为新闻焦点:学校被村里逼着停下、被房东断水断电索债、被教委责令关门……所有的迹象都呈现——他的行知学校时刻处于被关停的边缘,而学校里的众多农民工子女,不时揪动着媒体和公众的同情心。

    每一次发生类似的悲情事件,媒体一番报道之后,便会有陆续而来的善款涌入。黄鹤对这些善款的数目,也鲜有对外发布确切的数字。

    从2001年到2007年,黄鹤宣称自己为行知学校募到了1000万元善款,而熟悉他的人则认为,这些钱都与那些一再发生的悲情故事相关。

    钱呢?

    慈善拍卖、社会捐款、多年来超千万的善款,究竟去了哪里,这不仅仅是一种好奇。

    “那次慈善拍卖仅一块金牌就拍出130多万,加上其他拍卖所得善款,接近200万,都上哪去了?”长期致力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公益人士张志强,回忆起2007年中央电视台为行知学校举办的拍卖活动时说。

    2007年,黄鹤创立的行知学校,交由南都公益基金会管理,而黄鹤后来离开行知学校时,还背走了学校40多万的债务。

    看似豪情的举动,却让许多和黄鹤一样在办民工子弟学校的人颇为不解。

    《公益时报》记者按照网上流传的“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一览表”中的联系方式采访了几位打工子弟学校校长。“一般来说,学生达到500人,学校就不大可能亏本。当然,就算行知学校为了教育质量,给学生和老师更好的条件,那也不会折进去1000多万,再欠下40多万啊。”北京昌平区某打工子弟学校李校长告诉记者,他曾在黄鹤执掌行知学校时多次前往参观、交流,以他的经验,行知学校不大可能赔到那个地步。

    不过,也有与黄鹤相熟的其他打工学校校长认为,以黄鹤的性格和作风,1000万元在7年中花光是很正常的事情。“他想到了要改善什么,就一下子投钱进去,而且他的想法往往一时热,钱砸进去了,又发现艰难,于是就把自己也套进去了。折腾来折腾去,钱可不就没了嘛。”

    在质疑者中,也有不少人认为黄鹤不大可能把这些钱转为私利。“一是众目睽睽,二是他确实过得很穷,他家人也很穷。”

    “负债”基金

    企业家汪唯成立基金,旨在通过资助改善众多打工子弟学校现状,而作为具体运作人的黄鹤,却遭非议,并因此负债。

    在黄鹤最常用的话语中,除了“我是研究陶行知的”外,还有一句便是“要是查出我有一分存款,一寸房产,我就……”

    关注黄鹤的人注意到,在离开行知学校后,后一句话出现的几率便大大降低了。人们获知这位志在为农民工子弟教育奉献终身的黄鹤,不再直接办学。2008年北京企业家汪唯在考察诸多打工子弟学校后,决定成立专项基金扶持打工子弟学校,而黄鹤则成为该基金的运作人。

    汪唯在投入初期100万元后,因心脏疾病猝然离世,而该基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消耗殆尽,鲜有资金注入。但由于该基金与北京六所打工子弟学校签订资助协议,学校根据协议进行的校舍改造、教师待遇提升等环节用款,并未能如协议规定获得,便引发多起指向黄鹤的诉讼。

    记者了解到,有教师因拖欠薪酬将所在学校和黄鹤诉至法院,并将于今年3月15日开庭,但黄鹤向这位老师承诺:3月10前,所欠近3万元款项将全数到位。

    类似的官司不止一起,这令汪唯基金的受助学校都颇为不解。“六家学校,每家怎么也得到位十来万,才能用完这些钱,但我们只收到不足两万元啊。”昌平一家受助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收到两次款,每次都是8700元。

    据黄鹤透露,他所借高利贷,正是为了支付汪唯基金曾承诺帮助的那些打工子弟学校。他也承认,在汪唯基金运作过程中,自己确实遭遇不少质疑。

    三家公司

    资料显示,黄鹤与妻子曹明秀名下有三家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40万、100万、50万。

    “汪唯去世,汪唯基金都要注销了,没有钱,停下来就好,这借高利贷算哪门子事儿啊?下一步要不要乞讨做公益啊?或者干脆抢劫做公益好了。”质疑者怀疑,黄鹤在跟公益大佬徐永光的那些年里,究竟学了多少正经的公益常识。

    不过已知的是,在徐永光、范崇燕等人的帮助下,2006年8月黄鹤注册了心之光(北京)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黄鹤及妻子名下还有另外两家公司:2010年8月,黄鹤之妻曹明秀注册了安秀(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当年10月,曹明秀注册绿色心之光(北京)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以上三家公司注册资金分别为40万、100万、50万。

    “别人做打工子弟学校都赚钱,他引来那么多社会资助,结果却赔了;别人做好了企业然后再回馈社会,他倒以公益为号召,让大家支持他的企业。”一位曾帮助过黄鹤的公益界人士认为,黄鹤、曹明秀过于强调名下家政公司是社会企业,让人反感。

    1月31日,黄鹤、曹明秀夫妇做客东方电视台,就“举债公益”与现场嘉宾及家人展开激烈辩论,但曹明秀告诉本报记者,这次上电视“负面效果远大于正面效果,负面效果要占到八成”。

    而对于质疑,黄鹤表示不会回应。“我说什么好?我要说的话,会涉及很多人……我是研究陶行知的,我用行动做回答,等时间证明了这一切,质疑者会负疚一辈子!”

    “就算他真没有私利,那作为一个把公益做到负债的人,也可以和大家好好分享下他究竟是怎么做的,比如那些钱花得对不对?给大家一个经验教训或者借鉴总可以吧?”一位对黄鹤持质疑态度的人说。

    链接>>>

    黄鹤的公益之路

    黄鹤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高考落榜生。安徽桐城教育局干部张跃进还记得,1989年,在一位省教委副主任的关照下,黄鹤到桐城复读准备高考,此时的黄鹤已经23岁,这已经不知是他第几次高考。不过,据张跃进回忆,黄鹤当时对复读并不怎么用心,而是执著研究陶行知。张还跟他一起办了一个陶行知研究的报告会。

    让张跃进印象深刻的是,当年黄鹤在笔记本上写有一行字:教育家黄鹤。“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将来要做大事。”

    张跃进一直不明白,当年身为农家子弟的黄鹤,为何能得到省教委副主任的关照。“我想可能是因为他的远大志向和执著劲头打动了领导。”黄鹤后来的经历表明,他的确具有结交重要人物的特长,他人生中每走一步,几乎都有“贵人”相助。

    黄鹤在桐城呆了一年左右,他高考再度以失利告终。之后便彻底放弃高考,开始为成为“教育家”而四处努力。

    1993年,黄鹤来到北京。找到了4年前结识的一位作家,在后者的引见下,黄鹤认识了作为其“公益事业引路人”的徐永光,命运由此出现转折。

    徐永光时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按照黄鹤的说法,在徐永光关照下,他得以到青基会工作,并成为希望工程办公室的一名志愿者,“参与了这场中国公民社会建设史上的伟大公益助学行动”。

    黄鹤说,1995年,在徐永光的帮助下,仅有高中学历的他得以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读研究生(未取得学位)。也正是在这里,黄鹤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刘丹,并在不久后与之结婚。

    2001年,在徐永光的支持下,黄鹤开始在北京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依靠这项事业,逐渐走向人生顶点。

    (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