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稿
   第06版:封面报道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全国两会
   第09版:全国两会
   第10版:企业公民·环保
   第11版:企业公民
   第12版:企业公民·关注
   第13版:社会创新
   第14版:自述
   第15版:国际
   第16版:国际
女性权益组织在美国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广告

第05版
专稿

第06版
封面报道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全国两会

第09版
全国两会

第10版
企业公民·环保

第11版
企业公民

第12版
企业公民·关注

第13版
社会创新

第14版
自述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国际

新闻内容
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Making a Difference for Women
女性权益组织在美国

    不同肤色的女孩通过女童子军得到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母亲、姊妹和女儿能够获得应有的地位之前,在她们能够安全、繁荣、公正地参与到社会中之前,我们都不能止步

    “从为打造我们的今天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妇女中间,从将要引领我们的未来而秉承开创精神的女子中间,我们看到了美国历史的传承。在我们的母亲、姊妹和女儿能够获得应有的地位之前,在她们能够安全、繁荣、公正地参与到社会中之前,我们都不能止步。为保障女性健康和安全,为她们创造公平竞争并确保其充分和公平地享有21世纪的机遇,我们正努力对全体美国人的未来做深远的投资。”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所发布的白宫公告。

    谈起国际劳动妇女节,美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1857年3月8日,纽约市的数百名服装业女工第一次上街游行抗议她们恶劣的工作条件,这是历史上妇女的第一次游行示威;51年后的同一天,纽约市的1.5万名服装业女工再次走上街头,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拥有选举权。这一举动得到美国和世界各国劳动妇女的热烈支持和响应。1910年,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联大会就由此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以此团结和动员全世界广大劳动妇女反对战争,反对压迫,争取自身解放。

    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8日所在的一周定为全国妇女历史周。6年后,更是将妇女历史周延长为妇女历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以表彰和纪念女性在美国历史和社会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整个三月中,美国重要的全国性组织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办活动,展示女性对美国社会所做的贡献,宣扬女性在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这个月中,美国大大小小的女性权益组织更是受关注的焦点,它们的活动倡议把对女性的关注延伸至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全国妇女组织

    推动男女平等四十载

    美国的全国妇女组织(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自从40年前成立以来一直在推动千百万美国妇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的改变。 

    1966年6月,主张男女平等的作家贝蒂·弗里登(Betty Friedan)参加了一个有关女性地位的全国大会。令她感到担心的是,尽管通过了1964年民权法案,禁止基于性别、种族或宗教的歧视,可是妇女在各方面仍然面临着严重的不平等。

    在一个夏日,弗里登拿出笔,在一张餐巾纸上潦草地写下这个全国妇女组织的成立声明。她写道:“全国妇女组织的目的是要采取行动,使妇女充分参与美国主流社会,与男子建立起真正平等的伙伴关系。”

    全国妇女组织前主席金·甘迪(Kim Gandy)19岁的时候就加入了这个组织,30多年来,她一直活跃在地方、州和国家的政坛上。她说:“全国妇女组织改变了妇女在这个国家的处境。我们首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争取得到总统的行政命令,让联邦政府在招标时面向妇女,这样妇女就有机会争取数以万计、甚至是成百万的工作,这是她们过去从未想到的。随后我们很快就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第一批‘性侵害危机中心’和第一批‘家庭暴力中心’。我们给性骚扰定义,并且推动通过了制裁这一犯罪行为的法律。”

    这个全国妇女组织是美国最大的推行男女平等的组织,550个分会的50万名成员分布在美国各个州和许多大学。多年来,这个组织一直在为妇女争取教育和就业机会,并成功地为妇女争取到在法庭、工作场所和体育场的平等权利。

    甘迪说:“全国妇女组织发挥的威力来源于民间基层的力量。地方分会每天都会采取行动,写信、打电话、与议员见面,并且讲出对各自社区妇女造成影响的问题。我们就是这样推动变革。”

    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全国妇女组织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策略,从诉讼和游说到大规模的示威活动,比如2004年的妇女大游行。那次游行是华盛顿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有一百多万人参加。

    甘迪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四十年有余,但这个组织仍要坚持其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贝蒂·弗里登制定的原则:永远不会停止努力,直到真正建立起同男人真正的平等关系。”

    美国女童子军迎来百岁生日

    在美国,无论是城镇还是郊野,总能看到一群身着制服的女孩子欢快地跑来跑去。她们个头参差、肤色不一,说话的口音也不尽相同,但她们见面时,总是将左手的中间三指并拢,与对方相握,她们统一行动、训练有素,就像一个紧密的整体,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美国女童子军(The Girl Scouts of the USA)。

    一个世纪前,女性在美国社会处于弱势地位,很少有人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选举权,她们都把幸福寄托在婚姻家庭上。1912年,本身在健康和婚姻上遭受莫大痛苦的茱丽叶·洛(Juliette Low)在挫折面前没有自暴自弃,在乔治亚州创建了“美国女童子军”,亲自训练18名女孩,并鼓励她们:“女人一生不仅是闷在家里做糕点或洗衣服,你们要成为职业女性,在艺术、科学、商业等各个领域拥有一技之长。”

    在茱丽叶的精心管理下,女童子军组织像滚雪球般越做越大。1927年她逝世时,女童子军已经拥有16万名成员,并且有了自己的制服、书本,各大高校纷纷为她们提供工艺课程和奖学金。自此,女童子军就一直活跃在时代的潮头。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她们参加了很多救济活动,收集衣服、食物和玩具,到医院和社区的罐头工厂工作;60年代,社会动荡时期,她们开展“战胜偏见”的行动;80至90年代,她们推出“生态行动”和全国环境计划,还针对儿童吸毒、年轻人自杀等社会问题发行了一系列积极引导的出版物。

    如今,美国女童子军是世界上最大的女童组织,它有300多个分会,约370万名女孩会员和八九十万成人会员,其中受薪雇员不到1%,绝大多数是义务服务。每年,都有大批刚入队的女童子军在“前辈”的带领下宣誓:“我以名誉担保,将尽力服务上帝与我的国家,永远帮助他人,并遵守守则。”她们的守则包括:诚实、勇敢、奉公守法、日行一善,团结所有女童子军姐妹等等。这群女孩,就像向日葵追逐太阳一样,在道德观念的指引下生机勃勃地成长。

    从这个组织走出过许多成功女性,遍布美国政界、商界、文化界各领域,如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ary Clinton)、前总统夫人劳拉·布什(Laura Bush)等。

    希拉里上小学前就加入了幼女童子军,并在这里早早地锻炼了自己的活动能力。由于表现突出,希拉里曾被选中参加7月4日的国庆游行,并赢得过一条缀满勋章的绶带。希拉里由衷地说:“诸多机会和荣誉,让一个女孩越来越自信。”后来,她的女儿切尔西·克林顿也加入了女童子军。“你可能不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可能被老师忽视,但在女童子军队伍里,所有人都是你的姐妹。”这句温暖的话让无数女孩子们重建信心,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女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自立、自强等观念,而且习得了很多受益终身的技巧,还见了世面——作为女童子军名誉主席的美国第一夫人,常常请这些女孩子们到白宫做客,与她们一起喝咖啡、健身。

    作为家长和学校之外的第三方,美国女童子军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将教育融入社会的有机体之中,让一朵朵散落在美国各地的蒲公英自信地生长。

    美国主要女性权益组织

    1. 美国大学女性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2. 职业女性基金会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Women’s Foundation)

    3. 美国女性关怀协会 (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4. 女权多数基金会 (Feminist Majority Foundation)

    5. 女士基金会 (Ms. Foundation for Women)

    6. 全国女性组织联合会 (National Council of Women’s Organizations)

    7. 全国女性健康网络 (National Women’s Health Network)

    8. 全国女性历史项目组织 (National Women’s History Project)

    9. 激进女性组织 (Radical Women)

    10. 女性健康研究协会 (Society for Women’s Health Research)

    11. 扩大女性权益组织 (Wider Opportunities for Women)

    12. 全国妇女忠诚联盟 (Woman’s National Loyal League)

    ■ 高文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