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社会组织
   第11版:企业公民
   第12版:企业公民
   第13版:国际·观点
   第14版:国际·人物
   第15版:国际·新闻
   第16版:国际·案例
“包裹”类项目成公募筹款新宠
亨通慈善基金会“鹤轩安耆”工程启动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地方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社会组织

第11版
企业公民

第12版
企业公民

第13版
国际·观点

第14版
国际·人物

第15版
国际·新闻

第16版
国际·案例

新闻内容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包裹”类项目成公募筹款新宠
王烨 吴燕辛

    云南贫困小学生收到爱心包裹

    为搭建公众参与公益的平台,降低捐款的门槛,自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9年推出关爱贫困地区及灾区小学生的“爱心包裹”项目后,小小的“包裹”便受到大大的受重视:其他几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也相继推出“包裹”类项目。

    爱心包裹:

    每半分钟帮助1名学生

    爱心包裹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的活动,活动通过组织爱心包裹捐购、音体美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教等形式,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现状和学习生活条件。

    爱心包裹项目通过模式创新,吸引了上百万公众参与到项目中,传播了人人可公益的理念。中国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曾这样评价爱心包裹项目的意义:爱心包裹虽小,但是意义重大。

    “‘爱心包裹’项目启动以来,平均每半分钟就帮助了1名贫困地区小学生。”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对《公益时报》记者介绍:爱心包裹项目自2009年4月26日启动以来,截至2011年底,共筹集善款2.342亿元,惠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8个县的6223所学校和2016613名小学生,同时在2010年暖冬行动中还有6549个西部贫寒家庭直接受益。

    据了解,爱心包裹项目的参与非常便捷。中国扶贫基金会依托中国邮政在全国开通了3.6万个爱心包裹捐赠站,爱心人士走进身边的邮局,即可一对一关爱革命老区及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同时,还有网上在线捐赠平台等多种方式供选择。

    母亲邮包:

    助贫困母亲解决困难

    据了解,“包裹”这种不直接发放现金给受助人,而是将捐赠人所捐赠的资金进行统一物资采购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帮助公众实现了用较低成本赠送精美实用礼物的心愿,也满足了受益人的实际需求。同时,直接发放物品,能够将捐赠更加准确、按用途发放到受益人手中,避免捐赠资金的流失。

    “包裹”的好处也被其他基金会逐渐认识到。他们相继根据基金会自身的使命定位,开发设计出适合基金会服务对象需求的“包裹”。

    5月22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京启动“母亲邮包”公益项目。“母亲邮包”分100元母亲贴心包和200元母亲暖心包两种,主要选取贴近贫困母亲需求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家庭小药箱、卫生巾、牙膏、洗衣粉、毛巾等,每种母亲邮包有近20种生活用品。

    目前,除中国邮政分布全国的3.6万个网点代为接受捐赠和直接寄递母亲邮包外,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网站、中国邮政网站、腾讯公益、易宝支付、支付宝,以及手机短信等方式也能进行捐赠。

    爱心营养包:

    为婴幼儿改善营养状况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为让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健康问题,“蓝天下的希望——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公益晚会”在京举办。广东南粤银行、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爱心企业进行了现场捐赠。

    201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全国妇联、卫生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推出“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公益项目。项目通过向我国贫困地区0—3岁婴幼儿发放“爱心营养包”即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等形式,预防缺铁性贫血等问题,降低项目地区适龄婴幼儿的患病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贫困家庭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营养观念,提升健康素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地理环境、文化习俗、饮食习惯、膳食结构等因素,导致我国贫困家庭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霞告诉《公益时报》记者,每捐100元便可为一名婴幼儿提供三年爱心营养包。

    据了解,2011年,项目先期在我国西部11省(区、市)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惠及23万名婴幼儿;而在2012年,该项目将再增加项目实施县35个,增加受益婴幼儿23万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已经把“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作为儿童公益工作新的着力点和创新平台。

    我送盲童一本书:

    帮助贫困盲童在阅读中成长

    5月19日,“集善工程·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举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组织了“我送盲童一本书”现场募捐活动。谷歌和乐购等企业,在活动现场搭设义卖展台,义卖所得用于支持“我送盲童一本书”公益项目。

    “我送盲童一本书”实际上也是一种“包裹”项目。“我送盲童一本书”募捐分为20元、50元、100元、200元、300元、500元六档。20元可以为盲童捐赠《现行盲文自学读本一套》;50元可为盲童捐赠盲文版《英语点字》、《北京人英语》、《国际音标与读音规则》等英语读物一套等。

    该项目旨在面向公众筹集善款,帮助贫困盲童在阅读中成长。依托中国盲文出版社覆盖全国各地盲校、特教学校的发行网络,将社会的关爱传递到盲童手中。

    据悉,目前我国盲文图书出版非常短缺,盲文出版社每年出版盲文图书约600种左右,种类少、印数少,成本高,盲人可享受的图书资源非常少,不及明眼人的五百分之一。盲文图书的出版量无法满足我国1691万盲人的阅读需求。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6—14岁学龄盲童约13万,由于大多数盲童家境贫寒,无力购买一些必备的学习书籍和优秀读物,影响到他们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致使许多盲童潜质得不到开发、技能得不到发展,最终无法实现自强自立。

    包裹虽好,仍需完善

    专家分析认为,因为“包裹”这类公益项目具有诸多的优势,才会让这些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们如此青睐,相继选择其作为重要的公益项目,面向公众筹款,服务受益方。“比如包裹的‘回音卡’形式,可让捐赠人在捐款后获知受益人名单,知道自己的钱帮助了谁,包裹内容让捐赠人知道自己的钱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使得捐款的使用更加透明。”该专家也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包裹”的捐赠形式,也增强了捐赠人的体验感:捐赠人能对受益人和地区进行选择,感受到参与公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公益时报》记者了解到,购买“包裹”金额最低的是20元,比如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我送盲童一本书”公益项目;最高是1000元,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学校型体育包裹。这都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公益的门槛。

    从“包裹”的种种优势来看,基金会纷纷选择“包裹”这种形式作为其重要的公益载体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专家在对“包裹”这种公益项目的形式进行大力肯定的同时,也存在着担心:各个基金会都推出“包裹”,公益项目雷同,会不会导致公益项目的创新性不足?另外,“包裹”中的用品用完的时候,受益群体会不会产生更深的失落感?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关注。

    (王烨 吴燕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