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人物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观点
   第15版:国际·人物
   第16版:国际·案例
贵州茅台捐资1亿元助学树榜样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2011)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要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观点

第15版
国际·人物

第16版
国际·案例

新闻内容
2012年07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希望工程迎来22年数额最高、资助学生最多的一笔善款
贵州茅台捐资1亿元助学树榜样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陈敏(中)、董事长袁仁国(右)向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左)递交捐款支票

    7月12日,“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的捐赠、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发起的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款1亿元,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每人5000元标准资助全国2万名考入二类本科以上院校、品学兼优、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大学生。

    来自河北省景县留府乡朴庄村的曹翠翠成为首批被资助对象之一。曹翠翠今年以668分的高分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因父亲得肺癌早逝,家境贫寒。现在曹翠翠再也不用为了学费而操心,圆梦行动将为她资助5000元助学金。

    大额捐赠提振公益事业

    “母亲的勤劳开明,哥哥的爱护体贴,和许多好心叔叔阿姨的无私帮助,是我刻苦学习的动力,也使我更懂得感恩与回报。”曹翠翠说,茅台集团的捐赠于她真是雪中送炭。上大学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茅台集团、所有爱心人士的期望。将来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曹翠翠是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的捐赠、启动仪式进行这番表述的。该捐赠活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全国31家省级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共同发起。

    中国青基会秘书长涂猛表示,茅台集团的此次捐赠,是希望工程实施22年来一次性捐款数额最高、资助学生最多的一笔捐款。该捐赠的价值在于,它将为2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雪中送炭”,缓解他们学习生活费用的不足;它将温暖这些莘莘学子的心田,在他们的心中种下“助人自助”的公益种子;它对于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公众支持、推动希望工程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全国青基会系统将严格资金管理、资助管理,选准每一个受助学生,拨好每一笔资助资金,保证茅台集团的捐款和爱心安全、公开、高效地传递给受益人。”涂猛说。

    践行可持续的社会责任战略

    2005年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合作,联合全国各省级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全国逾百家媒体,共同发起实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仅2005—2007年间,全国青基会系统共募集捐款4.1亿元,资助学生8.8万名。截至2011年底,受资助的大学生已达317189人。

    在捐赠、启动仪式上,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表示,长期以来,茅台集团始终把发扬传统产业、光大民族品牌作为己任,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倾力支持公益事业。为了唤起全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公司向“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款,表达对贫困家庭莘莘学子的关爱,让贫困家庭孩子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健康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据了解,茅台集团将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核心发展战略,“十一五”以来,累计向社会捐助5亿多元。其中,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西南大旱灾区等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新建校舍;捐资2100多万元成立以“汇聚爱心,汇聚善心”为宗旨的“心基金”;出资1575万元为西部地区150万名农村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捐资1900万援建百所“国酒茅台·希望食堂”等。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白酒行业龙头企业,多年来,国酒茅台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此次茅台集团捐助,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即将走入大学校门的贫困学生,这不仅解决了许多贫困学生迈入大学校门的燃眉之急,为其开设了一个“绿色通道”,并且有利于带动更多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到捐资助学的慈善事业之中。

    (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