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创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
   第14版:国际人物
   第15版:国际新闻
   第16版:国际案例
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用公益的方式培育未来青年人才

版面目录

第01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创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第14版
国际人物

第15版
国际新闻

第16版
国际案例

新闻内容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用公益的方式培育未来青年人才

    来自上海、南京、北京三地获得“优秀实习团队入围奖”的机构和实习生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受

    2012年,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上海、南京、北京三地同时开展“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期待吸引更多优秀的NPO和高校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希望项目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更多青年人走近公益,深入了解公益。

    9月15日,上海,随着最后一位实习生分享完自己的暑期公益实习经验,2012年度的“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圆满结束。在“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举行的表彰总结大会上,来自上海、南京、北京三地获得“优秀实习团队入围奖”的机构和实习生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受。

    在当天的总结表彰会上,现场的墙上贴着各个参与该项目的公益机构介绍和实习生工作照片,而其中一句实习生语录让记者记忆深刻:“我想,这世界上终究还是有希望的,我们为那些仍然在挣扎的患者们争取哪怕一点点,也会是日后汇聚成河的一捧。”

    记者了解到,说这句话的实习生已经返校了,当天并没有来到现场。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名学生竟在2个月前,还不知何为公益,何为慈善。“其实,我们大多数参与实习项目的同学之前对公益都没有任何了解。”很多参与这个项目的实习生告诉记者。

    然而在短短的数个星期中,能让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公益慈善的90后大学生有着这样的感悟,这也许正是“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的意义所在。

    培育未来青年人才

    “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由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2010年推出,是黄奕聪慈善基金会青年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旨在为国内在校大学生与民间草根型非营利机构搭建互动平台,让大学生们走进公益机构,发现不同的人生价值。该项目开展三年来,共举办了3期,得到众多参与者的好评。他们认为,公益实习项目不仅在大学生这个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中埋下公益的种籽,培养了一批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未来人才,也帮助了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为其缓解人力不足的状况,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刚参加完这期实习的黄放同学说:“公益实习项目使我对自己的成长、对公益的认知都有了全新的改变。”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的优势资源,“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最初从上海发起,之后不断积累经验,为了给更多的大学生创造参与公益的机会,基金会从2011年开始把“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在上海运营的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城市,此后在比邻的南京,而今年则延伸到北京。

    “三年来,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以及‘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得到了上海、南京、北京三个城市多家公益组织的支持,他们为我们这个项目提供公益实习岗位,让大学生们有机会利用假期去参与实习工作。”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苏蔷华说。

    每年,基金会选定与项目地正式注册、在自身公益领域有所表现的NPO合作,由这些NPO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导师,基金会则提供实习补贴和交流平台支持。双方共同从本地高校公开招募,并进行两轮面试,甄选对公益有热诚、有抱负的优秀学生成为实习生,开展为期2个月的暑期实习。参与报名的大学生们表示,做公益既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何况回馈社会本来就是当代青年人应该做的事。 

    记者了解到,暑期实习岗位为全职岗位,实习生有固定的职务与职责。实习期间,他们不但要根据实习机构安排,在机构导师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专门督导下完成分派给他们的工作任务,还要以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记录下他们实习期间作为团队的一员,在NPO“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下直接参与到项目活动的策划、组织中,并独立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实践经历,更要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创造力,参与机构的发展。而基金会作为项目的主办方,则通过指导实习生定期进行书面小结、日常沟通、暑期回访、举办交流活动等,全程跟踪和推动实习进程。

    多年付出助力公益

    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由金光集团创始人黄奕聪先生之孙黄杰胜先生与孙媳虞蘅女士发起创立,于2010年5月4日正式获得民政部准许,登记成为全国非公募基金会。

    二十年来,通过金光集团APP(中国)和黄奕聪慈善基金会,黄奕聪先生家族已在华累计捐资超过6亿元人民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基金会成立后,将在延续以往公益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建设自身品牌,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开拓新时代下更具持续影响力的公益道路。

    目前,基金会以扶贫济困、搭建公益平台和参与社区建设、倡导企业员工参与为主要公益方向,已着手实施多个公益项目。如在甘肃、福建、云南、广西等多所中小学设立的奖助基金,在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的“黄奕聪公益奖学金”,鼓励优秀大学生实践公益的“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长期支持社区建设的“上海三林世博家园”项目等。除了发展公益项目,基金会也一贯倡导“人人公益”理念,自2008年起就在金光集团APP(中国)上海总部建立了员工志愿者制度,并致力于推动集团全中国区三万多名员工参与志愿服务。 

    不难看出,教育和人才培养是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的主要关注领域之一,而“APP青年公益实习”又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与草根非营利组织一起,为优秀大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培养未来青年人才。

    2012年,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上海、南京、北京三地同时开展“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期待吸引更多优秀的NPO和高校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希望项目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更多青年人走近公益,深入了解公益,为社会培养更多品学兼优,又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的青年人才。同时计划在未来,实习项目可以提供本地和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两个阶段,让大学生们得到更丰富的成长历练。

    力解公益项目困局

    和很多其他私人基金会一样,不管是“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还是黄奕聪慈善基金会自身,都因为与企业关联,而面临着公益项目被质疑的尴尬境地。

    回顾“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过去三年,并不算是一帆风顺。尤其在今年,更是遭遇了“漂绿门”。因为项目以企业冠名,不少网友呼吁抵制“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引发公众对APP企业通过做公益“漂绿”的质疑,认为APP作为造纸企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和基金会找公益机构合作,塑造名不副实的环保和公益形象。在质疑声出现不久,紧接着,上海、南京、北京多家原本与之合作的公益组织纷纷宣布退出。当时,一位参与该项目的负责人说:“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项目,但是出于赞助企业‘漂绿’的嫌疑,我们不打算继续合作了。”与此同时,也有二十多家上海、南京、北京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为此纠结。

    但其实,APP(中国)只是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目前主要的捐赠方,其捐赠全部为非限定性捐赠,包括“APP青年公益实习”在内的所有公益项目则完全由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独立运作,企业没有任何实质参与。

    很多草根公益机构反映,公益组织在向高校招募实习生时,往往通过高校BBS、微博、招聘网站等途径,其收效并不理想,生源也不算好。而通过大机构的公益实习项目,可以获得很多重点高校的生源。一些公益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曾经参与合作,也是出于吸纳潜在公益员工的目的。更多的公益组织则将缺乏过滤的原因归结为“人手太少,没有太多精力去深入了解。”该实习项目的合作方彩虹桥公益就通过官方微博坦言:“对金光集团只是有初步的了解,对基金会更是偶然的接触,了解实习项目不了解其他。”

    尽管这些质疑声音始终围绕在“APP青年公益实习”项目周边,但并没有影响项目或阻断项目的进行,反而让它变得更加坚强。正如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苏蔷华在2012年度的项目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的,“项目虽然历经波折,但是每个曾经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公益机构和大学生们都认可我们,这是对项目的最大肯定和支持,他们将是我们仍会持续运行项目、不断向前的动力。”(辜哲 白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