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全国两会
   第04版:全国两会
   第05版:系列报道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人物
   第13版: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国际 案例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志愿驿站:广州街头的“公益便利店”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全国两会

第04版
全国两会

第05版
系列报道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慈善榜系列报道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国际 案例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3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亚运遗产成功转化 一年31.9万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间62.94万小时
志愿驿站:广州街头的“公益便利店”

    广州花城广场志愿驿站希望将欢乐志愿进行到底

    越秀区中山纪念堂站青年志愿者入党宣誓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闫冰

    亚运会过后,为亚运而建的覆盖广州市景点街区的一百五十个“西关小屋”华丽转身,2012年3月5日正式更名为“志愿驿站”,从“为赛事服务”转为“服务市民”,志愿者也从“委派型”转变为“自发型”。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目前广州市志愿驿站累计共有注册志愿者21,762名,累计组织31.9万人次志愿者上岗,贡献超过62.94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服务市民超过958万人次。由志愿者自发组建队伍对接服务,全年平均开放率75%,其中89个站点志愿者活跃人数在40人以上。

    这些数字背后,也生发出“后亚运时代”的志愿精神如何延续、志愿遗产如何利用转化等多方面话题,“志愿驿站”和志愿服务激励办法等无疑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和服务组织进驻,原生态的“作坊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志愿服务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3月初,广州成立志愿驿站联合会,212名志愿驿站的志愿者代表经过民主投票,选出了联合会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这不得不说是志愿者、志愿驿站自主管理和自我运转模式的一次尝试。

    亚运遗产“西关小屋”变身“志愿驿站”

    年逾中年的曾建华与李笑梅结缘于广州亚运会,在志愿者队伍中被称为“华哥”和“梅姐”,亚运结束后,两个人留在了志愿驿站,分别担任花城广场志愿驿站的站长和副站长。

    记者探访花城广场志愿驿站时发现,心灵手巧的李笑梅做得一手好菜,颇受社区孤寡老人的赞誉。“以前我们苦于没有固定的场地,只能偶尔到老人院、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和孤儿做做饭,大伙儿的时间很难凑到一起,自从花城广场志愿驿站开放后,我们这群妈妈级的‘流动小贩’终于有了自己的门店。”李笑梅笑称,志愿驿站为她和有同样兴趣的人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摸准街坊的需求从而更常态化地开展服务提供了“大本营”。

    加入驿站一年来,梅姐凝聚了近200多号“粉丝”。和其他驿站一样,平常驿站每天值班都有4至5人,每天驿站志愿服务时间5个小时,以保障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连续性。开展大型活动的话,站长只要在QQ群或微博上一发布,就会有很多周边社区的志愿者加入。

    “我们站像是一个公益便利店。”梅姐笑道,花城志愿驿站为大本营,将梅姐的私房菜源源不断地送到周边街道和社区。“只需抽出一个上午时间,为老人们做一顿饭,我相信很多人乐意的。”谈到“妈妈私房菜”项目未来的发展计划时,梅姐称最大的希望是自己的项目得到进一步推广,在全市更多的驿站和社区开“连锁店”,为更多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

    广州市现有150个实体志愿驿站,它们面向街头,遍布公园、社区、购物广场周边,并且能够辐射社区,在全市树起了一座座“门店”。而每个“门店”所“经营”的内容,又根据其所在地方,而有不同侧重,涵盖社区服务、旅游向导、公共服务、儿童教育、帮扶贫困、健康医疗等多方面。

    “凭借遍布城市的地理优势,志愿驿站优胜于其他服务机构的地方就在于能随时随地匹配志愿者技能与市民需求,就像便利店能提供各式商品一样。”志愿驿站联合会会长何淑莹如是说。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每逢周末,中山纪念堂志愿驿站总能看到一群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和市民提供热情的服务。自去年3月5日开始,中山纪念堂驿站的志愿者们每天都会过来服务,周末上岗的志愿者都超过100人次。为了更好地凝聚维系志愿者,中山纪念堂驿站站长梁少华带领团队选择入驻广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并成功注册了民办非企——广州市“心次方”青少年成长中心。

    “广州志愿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过去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大小不一、服装各异,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各自经营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还常常为资金、场地和合适的志愿者发愁。”中山纪念堂站长梁少华感叹。

    通过引入“三会”制度,该驿站从一个不到20人的松散组织,慢慢变成一个凝聚了8000人的专业社会组织。“现在每周都会有很多志愿者抢着过来上岗,为了控制人数我们必须实行排班制度,有些人可能一个月才能排得到一次。”梁少华站长告诉记者。

    志愿驿站联合会会长何淑莹对《公益时报》记者表达了她的看法,志愿驿站有望成为“门店式”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培育出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民间组织的进驻,让志愿驿站成为凝聚各类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门店式’孵化基地,实现了社会组织‘萌芽—培育—管理—展示’一站式SOP标准作业程序。”

    社会工作与志愿工作融合

    志愿者常常会被人拿来与社会工作者相比较,除了报酬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之外,其工作方式方法正在悄然转化和融合。家庭主妇、在校学生、白领精英,无论何种身份、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到志愿驿站报名当志愿者,其服务工作专业程度并不高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而社工作为一种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很多社工是在志愿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志愿者通过活动发现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就考取了资格证书专门从事社会工作,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社会工作的方法来帮助他们。”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赵蓬奇对《公益时报》记者说。

    “我周末要上课,周三下午刚好没课,想去做志愿服务,不知道可以参加些什么项目?”一位大学生拨通了广州志愿者之家的咨询热线,并得到了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您可以登录‘志愿时’网站,注册后可查询并参与服务项目。我们的项目将为您进行匹配,届时您可以根据我们系统筛选的结果选择您感兴趣的项目。”

    何淑莹介绍,志愿驿站通过“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可以灵活排班,让闲暇时间不同、兴趣不同的市民都能找到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

    去年三月初,广州市有关部门出台《“志愿时”激励体系设计方案》,从志愿者的“福利”出发,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志愿时”激励体系设计方案主要通过消耗志愿者个人的“志愿时”积分,从而给予志愿者在实物、培训增值及娱乐消费三方面的激励。

    “通过这样的平台,志愿服务固态化、常态化,也为社工人才的培养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机会,社会工作和志愿工作找到了实在的结合。”赵蓬奇说。

    延伸阅读

    广州志愿服务发展大事纪

    1.1987年,全国第一条“中学生心声热线”开通,成为广州志愿服务首个“全国第一”,拉开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序幕。

    2.2008年7月3日,广州市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成立。

    3.2008年11月,成立了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广州志愿者行动重大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开展志愿者组织的交流活动,在统筹推动广州志愿服务向事业化发展上再迈进了一步。

    4.2009年3月5日,《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颁布。

    5.2009年12月18日,广州市羊城志愿服务基金会注册成立,由政府每年划拨经费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府资金来源。

    6.全国首创志愿者礼仪“志愿礼”。2010年6月23日,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发布“志愿礼”,标志着亚运志愿者拥有了一套专属的标准、规范化礼仪动作,并迅速在全国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中推广应用,成为志愿者的身份标识。

    7.2010年10月8日,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志愿者学院成立。

    8.2011年12月4日,“志愿时”综合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广州志愿服务管理标准的统一。

    9.2011年12月4日,全国首创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

    10.2013年3月3日,志愿驿站联合会成立,采用理事会、监事会、执委会“三会合一”的法人治理模式,实现了志愿驿站从松散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并探索出全市志愿驿站自主管理、自我运转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