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中国慈善排行榜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三棱镜
   第12版:专题
   第13版:视觉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国际 趋势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王克勤:
士不可以不公益,任重而道远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中国慈善排行榜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三棱镜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视觉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国际 趋势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3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王克勤:
士不可以不公益,任重而道远

    王克勤说自己是个受“士文化”影响颇重的人。在漫长的历史银河中,“士文化”不仅作为横坐标以时间长轴的形式被延续了下来,同时也作为纵向标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朝着人格的更深、更高处探索与进取。时光伴随尘埃飞扬而过,历史的光影照在“士人”之上,我们看到“士”的种类着实缤纷:昨有著书立说的“学士”,亦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还有通晓阴阳历算的“方士”,以及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而如今,看见王克勤的所为所行,才猛然发觉,“士”的文化已随时光辗转,相容创新。“我就是一个热爱公益、捍卫公益、践行公益的‘士’。”王克勤如此说道。这个以“中国第一调查记者”身份名满天下的“士”,在犀利和凛冽的无疆新闻中行走,虽砥砺于诸多风雨险阻,但仍深秉毅持着“为他谋福”的思想,延续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中华民族公益思想。

    “其实公益之念,从来不曾走远。”王克勤坚信:每一个中国正士的身上,一定充溢着公而益众的铁血雄魂和慈悲柔情,只要在这个时代敢于坚持,中国公益之士的能量就会被唤起、被汇集,终成大势。

    ■ 本报记者 艾已晴

    好人好报是内心的安宁

    王克勤的记者生涯已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来,王克勤因为其持恒的职业操守、卓越扎实的新闻调查功底、与恶势力死磕到底的坚毅精神、对弱势底层群体的不吝关怀,以及对公益事业的热忱付出,使默默无闻的自己变成了新闻行业中的标杆型人物。

    王克勤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会观察者、调查者和参与者。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处于社会的何种时期,他对社会的热点、难点,总能把握精准,认知独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能耐”,让王克勤在从事公益事业之时,总能找到社会之中最迫切待解且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公益聚焦点。2011年6月15日,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他将公益的帮扶群体聚焦在了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缺少医药、最苦难、最底层的6000万尘肺农民,这其实就是王克勤对社会问题的敏感认知延展至公益项目的最好体现。

    然而,尽管调查记者和公益项目策划人之间有着非常接近的社会特性,但这两种身份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凛冽直接、锐利若刀,而后者则更需要温情与调和。置身于这两种不同之中,王克勤自己有着怎样的辨别?

    王克勤告诉记者:“其实,做公益也需要调查的本领,要像调查记者似的,不怕艰难险阻地收集材料,倾听需要帮助之人的疾苦,同时也需要用事实说话。虚假的求助信息绝对不能被容忍,因为这样会深深伤害公益事业的整体公信力。”

    “但因为公益的信息时常来自民间,苦而难的形式又不只一种,政府在面临很多不熟悉或者闻所未闻的苦难之时,一定会有暂时不适的感觉。如果此时公益人和政府出现正面冲突或者情绪用事,放弃坚持已久的救助,只能徒增矛盾,无法解决问题中最真切的部分。”王克勤说道。

    王克勤回忆起“邢台艾滋病事件”时说:“那时候,人们对艾滋病的认知非常少,于是很多人把艾滋病妖魔化,地方政府更是‘谈艾色变’。因此我就一条一条资料收集给政府看,思想是一步一步转变的,有时候,做公益、启思想,是不能着急的。公益人,就是要收集详实的事实资料,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可推动地方政府的公益事业和政策。”

    “公益事业可能更需要学会‘合作’,特别是学会和政府合作。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现在也在学习和改变的道路上前行。”王克勤说。

    事实上,正如王克勤所示,民间公益组织实为政府强有力的补充,政府和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搭建平台、共同成长。

    “无论是调查记者,还是公益人,我对于这两种工作的感情都是深厚的,极其热爱它们。因为它们都能让我收获内心的安宁。”王克勤表示,“有的人可能为了生存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有的人做一份有钱但是很枯燥的工作。我能做既喜欢又有意义、做再多次也不觉得疲倦无趣的工作,是非常幸福开心的。”说到这里,王克勤喜悦难掩。

    “而在这个社会中,好人是否能及时获得相匹配的‘好报’,其实是一个一时间无法很好回答的问题。但我始终坚信,好人的‘好报’,其实就是内心的安宁。”王克勤对记者坦诚道来,“获得内心的安宁着实是一种人生的莫大幸运,因为事实上,很多的酸涩与苦痛,是可以被内心的安宁感消解的。而让人心满足本就很难,它是个世界难题,但幸运的是,这种安宁的来源可以通过不停地行善来制造。”

    士与公益人之间的自我拉扯

    “我身上传统的影子非常浓重。”王克勤不掩自豪,受传统士文化影响,王克勤乐善好施,轻财好士。如果你仔细体会的话,其实这个外在文秀的公益者,心中活着一个传统形象鲜明的“大英雄”。 

    古训云: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王克勤铭信,与钱保持距离,不贪钱、善分配,是公益人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然而,无法忽视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追逐经济成就的时代,像王克勤这样遵循“士”之善道、轻财尚义的人,多少会面对这样的心理纠结:一方面是士的文雅和坚守;另一方面,面对尘肺病人几近绝望的求助,想到救助资金捉襟见肘的尴尬和无奈,还有那么一丝不甘和心酸。

    “我很多时候会陷入扭曲的心理状态,不断地出现自我拉扯,感到很苦恼,也很困扰。”王克勤真诚地表示。

    一名老调查记者不媚权利资本的为人准则和公益筹款的艰难现实,形成这个“只为苍生说话”的风骨之人心中的软肋,也催生了行动之上的尴尬。

    “别人能为一个公益项目的筹资去应酬,这方面,我好像却不太能行。”王克勤笑着告诉记者,“但也正因为如此,深觉善款的宝贵,对于救命的公益钱,定当毫厘珍惜。”

    去明星化的公益“明”人

    王克勤早已是个名人,如今的他更因公益事业上的风生水起,俨然有向“公益明星”发展的势头。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王克勤拿公益类的大奖拿到手软,更受到了媒体圈和公益圈人士的“热捧”。人们甚至在各种颁奖晚会上欣然发现,王克勤出现的频率不比演艺明星小——2010年度时尚先生盛典的年度时尚先生、《新周刊》“2011中国杯帆船赛蓝色盛典晚宴”颁发的“时代骑士‘爱骑士’”勋章、《南方都市报》“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颁奖礼的“2011公益行动奖”、“2011网易公益行动奖”、“腾讯网思享之夜”2011年度公益记者……种种荣誉,如潮水般涌来。然而这些给予和称赞却没有让王克勤失掉最本色的东西,比起明星,王克勤好像更热衷于做一个公益“明”人。

    即便走“明星化路线”能为公益项目带来迅速的资源和名声,王克勤却仍不选择做一个明星公益人。他觉得他永远是那个在田间地头,满脚泥泞、一卷裤腿儿席地而坐、与农民兄弟唠家常的人。在躁气十足的“浮时代”,他希望用自己的“沉”的方式,将朴素的公益模式树立成一种品牌。

    “我觉得做公益要把身段低到尘埃里,这种‘低’不是自卑,也不是恐惧,对于我自身而言,做公益其实是需要谦卑和踏实的。踏实、‘亲人’的公益模式,也许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上并没有那么成效显著、一步千里,但它是值得推敲,可持续、可延伸的。”王克勤说道。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对于‘明星’是反感、排斥的。”王克勤补充道。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对于名气不迷信、不依赖、不刻意、不拒绝的王克勤,却获得了无数名人朋友的热情相挺。

    2011月11月12日,著名影星陈坤携手大爱清尘基金举办了“爱、自由呼吸”徒步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尘肺农民。2011年12月10日在四川,陈坤再次支援王克勤义举,举办了“爱、自由呼吸”制氧机捐赠活动。陈坤及部分网友捐资购买53台医用制氧机,赠送给四川、陕西、湖北等地的尘肺患者。

    “在‘大爱清尘’最开始的时候,捐款人寥寥无几,我当时想着,‘大爱清尘’可能办不下去了。没想到的是,姚晨帮‘大爱清尘’转发了微博,捐款一下子就多了起来。”王克勤言语中流露谢意。

    翻开王克勤的履历,你会惊奇于他经历的转变:农家子弟出身的王克勤曾在市委机关从事过文秘宣传,在外贸进出口公司从事过商贸业务,而且还在一家国企担任过一年多的副厂长。1989年从业媒体开始,至今先后在《甘肃经济日报》、《西部发展报》、《西部商报》、《中国经济时报》从事记者编辑、专栏负责人、部主任及执行总编等工作。而他如今的身份,则是一名真真切切的公益人。从过政、经过商、事过文,风景看遍,此时此刻,他听从本心,拥抱公益。“杜鹃啼血,精卫填海。我们是平凡人,也许我们没有拯救世界的力量,但我们固守爱与善良,坚持行动与呐喊。”王克勤这个现代之士从未忘却古老的善之初心,他知道他的未来,定会与公益紧紧捆绑,用真切的呐喊和真心的行动与民众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