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4版: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5版: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6版: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7版: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8版: 寄语《公益时报》12周年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社会创新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国际 观点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美国罗格斯大学代表团访问公益时报社
四个年轻人和他们的“毕业伙伴”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4版
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5版
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6版
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7版
儿童与公益专题

第08版
寄语《公益时报》12周年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社会创新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国际 观点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四个年轻人和他们的“毕业伙伴”

    四位公益界的“中国合伙人”

    日前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将三个年轻人创业之路上的艰辛曲折与成功喜悦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引起无数创业者共鸣的同时,又激起了时下处于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们的创业热情。

    而就在几年前,有这样一群毕业生已经将这样的故事进行了自己的演绎,这一次,故事发生在公益圈。刘扬、杨昭、曹云龙、张博,这4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年轻人,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一起创建“毕业伙伴”昆明项目组至今,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痛并快乐着。

    我们创业吧

    2005年,张博在冲击北京大学的法硕。考研是个枯燥的过程,他迫切需要与人交流、共享资料,但却没有门路,一个念头在张博脑海中浮现:何不创建一个互助交流平台?

    张博找到当时大学社团“农村发展研究会”的成员刘扬、杨昭和曹云龙,这几个人都喜欢“折腾”,用杨昭的话说就是“能动性强”,都做过兼职,尝试过创业。经过初步调查和几次商议后,他们一拍即合,提出创建一个大学生之间自助互助的平台,免费为大学生解决就业和考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但由于注册资金没有筹够,再加上还没有毕业,这件事只好暂时搁浅。

    2007年4月,杨昭他们四人已走出学校,并顺利找到工作。“我们刚好在一起上班,上班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很枯燥,工资又不高,我们那时候就一千块钱左右,我的更低,才600块。”杨昭说,他们处于实习期,“刚出来的学生都比较单纯,有份工作就先做着,熟悉一下社会,就这样的想法”。

    四人一起上班下班,过着规律单调的生活,也会讨论一些关于生活、大学时候的一些想法,“就感觉太枯燥了,只是为了赚钱做事,好像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杨昭说,但他们四人也发现周围有很多同学找不到实习单位,“甚至连六百块的单位也找不到,但是外面招聘的单位却很多。”

    杨昭和张博他们经历了大学时期的社团工作,实践经历丰富,找工作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同学却遇到了困难。这时他们又浮出了“毕业伙伴项目”这个想法,希望建立起一个大学生就业帮助平台。

    2007年7月,张博、刘扬、杨昭和曹云龙四人辞职,创立“毕业伙伴项目”。

    一家家跑用人单位

    没有多少启动资金,但是杨昭他们得到了学校一万元的资金支持,“我们创业的方向和方式,学校很欣赏,认为我们做得很正确”,项目组租了一个办公室,三室一厅,客厅比较大,用来办公,其他的房间就作为卧室,这一万元交了一年的房租。

    虽然是公益项目,零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一些公益组织的项目开展,要么通过基金会申请项目资金支持,要么通过企业等获得资助,以维持运营。而毕业伙伴在初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支持模式,2007到2008的一年时间,“可能花了有十多万元,这是我们凑出来的,因为我们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盈利。”

    他们在高校开展主题沟通会,请师兄师姐聊就业历程,助师弟师妹解毕业困惑。免费为有兼职实习需求的大学生找岗位,免费为有招聘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找人。建立兼职实习人员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使二者供需信息对接,并定期更新;期间根据双方需求,适时安排些见面会,如校园宣讲等。并开展模拟实战,如求职大赛、创业大赛、伙伴团队拓展等。项目的推广主要依靠网站、QQ群等,同时,在高校成立志愿者团队,在学校里做宣传,“在各个高校口碑宣传的比较多一些”,杨昭说。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所有的信息都是四位创始人一个个跑出来的,“我们那时候没有身份,因为是我们自己成立的组织,没有人领导,也没有人指挥,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想法,所以就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这也是阻碍我们发展的很大一个原因。”杨昭说,但就是这么一家家跑,一次次介绍,对方接受或拒绝,他们还是跑出了一些用人单位,,“我们并不太注重公司的规模,只是我们会确认一下这个公司的真实性。”

    张博还自费到全国各大城市实地调查各大城市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这些城市有成都、西安、上海、广州、珠海等。“我找公司从来不投简历,而是直接到公司找人事,他们不愿意见就等,他们总会和你说话的。”张博的实地考察就以这样的方式进行。

    一年之后的瓶颈

    项目就这样持续了一年,这一年,四位创始人投入了十余万元,与此同时,杨昭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压力。2008年春节前,杨昭囊中羞涩,告诉父母不打算回家了,但父母很快就把钱汇过来。“回家的时候比较失落,因为同学都工作了,有钱了,那时候我们没有钱,而春节还是一个很大的消费期。”杨昭说,那时候还是很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他的父亲却持有老一辈传统想法,培养儿子出来是要光宗耀祖的。杨昭告诉父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件事情,对社会有意义,“当时也真是这样想的,过完年回来还接着做。”

    但这一年,他们没有得到外界太多的支持,虽然接触过一些公益组织,但因为服务领域的区别,没有获得帮助。虽然参加了一些培训,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善他们的运作。其次,人情冷暖也让他们深有体会,“企业想用你的时候会很积极,很主动。如果你想请他们帮个忙,可能有人会拒绝,功利性非常强,让我们感觉没有被平等对待,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杨昭说。项目组辛辛苦苦跑出来的岗位,有的学生去了一天就不想再做了,“我们没办法约束这个群体,感觉很松散。”

    2008年年中,四位创始人开始回顾并总结这一年的历程,“我们还是比较理性的,沟通了一周左右,分析讨论怎么继续做下去,但是感觉太困难了,然后这个时候刚好有成立商业公司的机会,然后我们就转身全职做商业了。”商业公司的成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项目的运作,同时,公司也继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2011年,毕业伙伴获得认可,签约成为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外围志愿团队。

    谋求“自我造血”

    虽然成为兼职,但四位创始人除有一人退出外,其余三人仍在毕业伙伴中。2012年,毕业伙伴走上从“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是创立了兼职实习中心,毕业伙伴兼职实习中心与杨昭他们的商业公司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了兼职实习机会。其次,联合百事、淘宝开展年度活动——创意斗秀场,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平台和资金支持,并组建毕业自助服务团队为同学们提供毕业纪念册定制和学士服租借服务。之后,毕业伙伴支持清华、北航、西南林大、农大等高校创业毕业生进行校园移动互联网便利店创业以及小蜜蜂合作社。在公益100音乐节上,杨昭说他一个月没上班,全身心投入其中。眼下的2013年,毕业伙伴将专注其目前开展的项目,并将创立毕业伙伴创业基金。

    回头想想,杨昭说当年过于理想化了,对公益组织的运作方式不甚了解,也不知道该从哪里获得支持。“这事太大了,当时我们操不了盘,也需要有个人来领导我们做这个事情。现在看来,如果有人愿意合作,我们也很愿意把这个平台做大,并且也是很需要的。”在成为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外围志愿团队后,毕业伙伴得到了更多鼓励,“鼓励是很重要的,对于做志愿的团队来说,得到尊重得到认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创建自己的公司后,更多精力用在公司上,杨昭希望把公司做强,然后支持毕业伙伴扩大平台。当然,最重要的是,杨昭认为这其中的“仁爱之心”是最大的收获,他说,等以后有了孩子,他会把这些讲给孩子听。

    (摘自《云南信息报》)

    背景介绍

    “毕业伙伴”是义务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开展主题沟通会和求职、创业、职业化训练等情景体验活动,协助家境不好的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培养积极应对意识,解决就业、创业中难题而立的公益项目。

    该项目起源于2005年11月,2007年7月正式运作。2011年,毕业伙伴签约成为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外围志愿团队。截止到2012年底,毕业伙伴提供兼职实习机会近24,000个,实际上岗20,000多人次,开展模拟实战活动112场,直接受益人数共计10,000多人。在15个学校及校区有校园伙伴团队,在云大、师大、农大等学校及校区都有使命相同、共同努力的毕业伙伴互助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