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趋势
   第12版:人物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观点
   第15版:三棱镜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邻避运动时代
与环保NGO的角色
化解难于登天吗?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趋势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观点

第15版
三棱镜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6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邻避运动时代
与环保NGO的角色

    过去这一年发生的邻避运动,从发生到收场几乎都沿袭了同一套模式:某地被曝有重大污染项目在当地居民不知情状态下准备兴建,激起当地民众抗议,又通过网络等载体进一步发酵、扩大事态,使当地政府迫于沸热民意最终取消被反对项目

    “你家附近有污染源吗?”这句话成了越来越多城市人交流的话题。如果有,并且可能会威胁到自身健康或利益时怎么办,一句话,“”。

    “邻避运动”这个说起来有些拗口的词,这两年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提及。“邻避”来自英文Not in My Backyard首字母缩写的音译,也可以代入具体事件来解释,过去一年相继出现的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厦门、大连、宁波、昆明PX事件,南通抗议纸企排污,北京居民反对京沈高铁线路规划等等,归根结底,都是附近居民要“保护自己的后院”。

    类似事件的频发,似乎预示着邻避运动时代在中国的到来。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峰认为,邻避运动以前也存在,但“兴盛期”确实刚刚到来。知识的普及,公民意识的提升,社会公众与财富往来的经验到达一定程度,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这都给邻避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外部环境。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超出了公众忍耐的限度,并且缺少能让公众信任的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

    认识邻避运动

    研究环境政治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冉冉,分析了邻避运动本义中的四个特点:居民反对附近某一建设工程的集体行动,理由不仅限于对环境的考量;即便以环境为议题,其本身目的可能并非为了环境;通常是地方性、社区化、短期的,但示范效应明显;在英语语境中有贬义,会与自私、非理性情绪联结起来,更多保护自己后院利益,而不是整个社会公共利益。

    可以看到,邻避运动原本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比如小区居民出于影响地产升值的考量,反对小区旁边建造公墓,这也是其中一个类型。但目前在国内来说,邻避运动的含义似乎更单纯地聚焦在环保领域。

    5月份,自然大学邀请环保、公益、法律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召开的一场邻避运动案例研讨会上提到的20起事件,被分为四个类型:事先预防型,以邻避运动方式阻止项目上马,防止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事后追究型,当环境危害已经发生后,受害者以司法诉讼街头运动等方式寻求正义公平的处理,及相应赔偿;生态保护型,主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社区化联合自治的萌发

    2009年底开始,北京市规划兴建的阿苏卫、东部高安屯、西部六里屯、南部南宫4个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先后遭到周边社区居民和民间组织抗议反对,北京市政府都不同程度上做出了响应,目前只有高安屯的项目投入运行。

    为什么这些人会出来反对?为什么是这样一个话题产生邻避运动?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唐昊认为,邻避运动当中可以看到社区化生存方式,带来了环境保护的一种新方式,即公民群体中的自主联合。

    唐昊说,城市居民群体在过去三十年时间之中发生重大的变化。个体来讲受教育程度提高,控制的社会资源更加丰富,自己作为公民个人力量不断增强,同时,从原来的单位化生存,现在变成社区化生存。单位体制下,单位成为大家长,你的工作和生活分不开,这是一种便于控制的体制。但是过去三十年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私营经济比重占到一半以上。居民从单位式生存体制过渡为一种新的社区化生存。在一个社区之中大家彼此是平等的,最容易产生的组织方式是自治。

    当你所居住社区本身受到威胁的时候,你要想出来维护社区的利益,也只能采用公民社会组织方式,平等协商,共同行动,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的一种方式,才最有可能取得效果。

    更广义上来看,唐昊认为,邻避运动虽然会产生具体项目上转移到其他地方的效果,但会产生民主激励的效应,“这样做会使你的孩子免受污染之苦,大家就都会采取相应的方式。另一方面,民主激励意味着如果某个地方民主意识不强,策略选择不够得当,可能遭受污染的危害更大。邻避运动最佳的效果就是整个中国都成为我们的后院,这种状况之下,企业只能产业升级换代,而不用损害当地居民利益的方式发展经济。”

    为何环保组织缺席

    在大家关注度最高的几个事件中,目前还没有看到环保组织的身影。当然,不能因此说环保组织没有参与邻避运动,但比较主动介入的确实不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冉冉认为,可能是出于制度障碍和能力不足等原因。

    一方面环保组织出于自身保护需要,尽量在议题上去政治化;另一方面运作方式越来越项目化、逐利化,大量的资金可能更多投入到环保教育上,所以更多精力放在环保教育,而不是邻避运动上。

    并且,环保组织并不都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草根组织。有些组织自身构成的精英化,可能导致其与邻避运动实际参与者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环保组织当中存在理想主义价值观,或者完全的生态主义观点,认为自己保护的是整体的生态环境,对于为争取眼前利益而进行的邻避运动,可能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旁观甚至不解的态度。这里也涉及到环保组织和邻避运动的区别,环境组织更多是为环境本身,邻避运动可能是出于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需求,首要目标是维护自身利益,是维权。两者有时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邻避运动中的集体状态并不容易构建理性,可能出现失控。唐昊认为,集体需要通过常态的组织化方式来构建理性。公民代理人、NGO的存在,会使其更加专业、理性地分析问题,这个时候集体理性才能够出现。“我们始终徘徊在个人理性和集体非理性的秩序循环之间,因为公民组织的不发达,这种深扎于深层的集体理性很难存在。”

    NGO可以作为运动后续的

    “承接者”

    对于环保组织如何参与到邻避运动中,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理事梁晓燕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她认为,邻避运动的特征之一是突发性,尤其在信息比较封闭的情况下。这个过程中,专家、NGO或者记者,既不是发动者,也不是组织者,主体永远是当地社区居民和其意见领袖。但当事情发展下去,会继续吸纳社会力量,其中的成分就复杂了,需要有各种外部的东西去填补。

    在突发性、短时间的运动结束后,往往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一些更建设性的帮助,来实现原来计划内容的落地。这个阶段可能更多地需要NGO的合作,是环保NGO可以与当地社区组织形成长期合作的一个结合点。实际上这是环保NGO很薄弱的一个地方,在什么时间、从什么角度介入,都是需要一些思考和选择的。

    “一场邻避运动就是一个社会声音,而沉淀下来的声音需和实地的公民行动结合,才能最终产生推动效果。承接者的任务就是将这种声音延续下去,带来真实的改变。”梁晓燕说,“希望有更多的组织和各个地方的邻避运动当中形成的这些公民力量,进行一种有机的结合。不仅仅着眼于这一个具体事件,更加着眼于未来更长阶段的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那我觉得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中国的NGO也可以说走到了另外一个阶段。现在我们还是在一个很粗浅的阶段。”(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