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社会创新
   第07版:自述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观点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解放地与我的助学梦
更正说明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社会创新

第07版
自述

第08版
特别策划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观点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解放地与我的助学梦

    陈荣超和杨玉仙两位老人在部队中相识相恋、并肩战斗,携手走过60多年,捐建希望小学又成了两人晚年共同的追求

    地震后晨阳希望学校在板房中迅速复课

    我叫陈荣超,今年70岁,现在是北京市丰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十三休养所军休干部,我时常牵挂着我在解放地的晨阳希望学校。四川省雅安市龙门乡,就是我当年为之浴血奋战的地方,我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挚爱。

    60年多前,当时还不到20岁的我在四川入伍,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但还有部分地方亟待解放。

    1950年1月,我和杨玉仙所在部队奉命“进军西康,解放西康”。在雅安,我和杨玉仙两人从相识到相恋,并肩战斗。

    我的前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革命,后半辈子就献给教育。我和老伴先后拿出毕生积蓄数十万元,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和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建起了两所“晨阳希望学校”,我于2005年获得首届中华慈善奖,老伴获得了2008年的中华慈善奖。

    在这次雅安芦山地震中,四川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有所受损,那是10年前我们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20万捐建的,所以谢绝了身边亲戚朋友的好言相劝,我俩执意要到学校看看。

    2013年5月30日这一天,我们终于站在了学校的操场上。站在这里,我想讲讲我和老伴与这所希望学校的不解之缘。

    梦难圆

    说起我的建校梦,这还要将时间拉回到20多年前。那是在1991年一天的晚上,我和老伴早已办理退休在家休养,电视里一则公益广告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广告中播放的正是在“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女孩儿,她手中攥着笔头渴望上学的眼神看着让人揪心。

    这幅照片当时影响了很多人去做公益,其中就有我俩。我们从小就是依靠国家,在军营里面成长锻炼,现在有点积蓄也想着回报国家。

    当时首先想到的还不是捐建学校,而是想去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但随后觉得可能这个想法有些狭隘,因为在解放西康后,我们随着抗美援朝的部队撤出了四川芦山县龙门乡,但有的战友就牺牲在那里,也有些就留在了当地,他们后代就一直在西康成长和发展,我和老伴商议后还是觉得在当地建立一所学校比较合适。

    当时仅仅是坚定这个想法,没想到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但是那时候我们想着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和当地这些孩子们,就一定要将龙门乡的这所学校建起来。

    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政策,根据当时国家的相关政策,捐建一所希望学校个人最少需要投资20万,政府再出资20万,这样总共40万就能建成了。但是那时候,20万对我们靠拿退休工资的俩老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我们从1991年看到希望工程广告开始,近十年间省吃俭用攒下10多万,还不到20万,我也咨询过,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希望学校挺多手续都没法完成。

    时间到了2000年正月,经过和当地政府多方协商,决定如果捐建费用上没有问题,就可以在当年的正月十五日签署建校合同,就在此时,不知是我建校心切还是其他原因诱发了心肌梗塞。当时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书,也没啥准备,不过心里早也做了万全的准备,我把老伴叫到床边对他讲,如果我走了,你一定帮我们完成心愿,将遗体捐给国家进行科学研究,将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

    转机

    没办法,眼看着合同因捐资不足而无法签署,建校梦即将破碎,老伴赶紧给当时我们单位中国兵器集团总公司打电话,看能不能想办法。当时的领导特别支持我们这一想法,赶紧从单位财务借款10万元给了我们用于学校建设,这点我一直心存感激。就这样我们顺利凑足了20万元和当地政府在2000年正月十五日前签署了建校协议。

    也许是我放不下亲眼见证这个学校诞生的梦想,经过医院的全力救治和老伴家人的精心照顾,两个月后我的病情又奇迹般地由忧转良,这也许是老天对我要完成建校梦想的最好回报,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俩建校的初衷。

    2000年10月,一座占地1743平方米的白色四层教学楼在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建成了,当地政府将学校命名为“晨阳希望学校”。这个名字,既取了陈荣超、杨玉仙我们俩姓氏的谐音,又象征着学校向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

    希望学校在当年建成,顺利开学。开学那天,我们和当地龙门乡适龄入学的孩子们一同感受了校园文化的洗礼,我深知在我们50年前解放的这块土地上建设一所学校,对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有着和在校园里读书的孩子们一样有着公平赛跑的机会,这种机会今后会指引并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两次强震中的希望学校

    我们是早上乘坐的第一班航班从北京到成都,然后再经过3小时车程到的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我和老伴每年都要来学校看看,顺便带来一些必要的教学用品。别看这所学校现在面积这么大,它已经是经历两次地震的大考,每次震后我们都非常揪心,总想赶着第一时间到这里来看看,十年前我们种下的一颗种子,如今已经枝繁叶茂了。

    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我们俩当时就在四川的一所小学与当地教育局领导商讨在该校建立爱心图书室事宜,当天下午14点28分,房间开始剧烈摇晃,我知道这是地震了。

    当我们在震后几日赶到龙门乡的学校时,看到的是一个个的帐篷,孩子们都在帐篷里面学习和生活,那时候也正值夏季刚到,气温有些偏高,看到孩子们在帐篷里学习的劲头,心里很是欣慰但也有些心酸。

    五年后的今天,2013年5月30日,我和老伴来到经历过2次强震的晨阳希望学校,看到部队为孩子盖起了板房学校恢复教学,孩子们从08年重建的教学楼中搬到板房学校后仍然精神抖擞,乡上有的教师住房坍塌,但他们情绪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从北京中科院来的精神干预专家也在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和疏导,我们很欣慰。

    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有两个当初我资助过学生,即将从四川内江师范大学毕业,他们中已经有一个孩子表示希望回到芦山中学实习,完成实习后就到曾经她就读的晨阳希望学校来教书,回报社会。

    说起今年的芦山7.0级强震,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我们俩在今年4月中旬就准备来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看看,但当时单位临时通知我们参会,主要是老伴获得了第八届中华慈善奖。4月19日参加完表彰,20日早晨我们就知道四川芦山地震,当时还不知道震中在哪,通过新闻报道得知震中正好在龙门乡,我们当时心里非常着急,只想着赶紧能跟学校联系上,但是当时通讯受阻,怎么都联系不上学校。

    过了三天后,通讯逐渐恢复,我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这正是晨阳希望学校主任发过来的,只有4个字“没事,谢谢!”,我们心里才稍稍放心。后来校长也发来邮件,“2名学生遇难、2名学生受伤、5名老师受伤”,告知了师生伤亡和学校受损情况。

    现在中考已经结束,我希望晨阳希望学校的孩子们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继续学业,我们也将和他们共渡震后的难关。

    (陈荣超 口述/张明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