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人物
   第14版:国际 观点
   第15版:国际 案例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WFP:尽全力解决儿童饥饿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人物

第14版
国际 观点

第15版
国际 案例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WFP:尽全力解决儿童饥饿

    在金边的儿童微笑学校,学生们的一天始于垃圾场中的拾荒,劳动过后的这顿营养早餐,是他们每天盼望的时刻

    在全球各地,WFP均扮演着人道救助的角色。图为非洲乍得的一名母亲领得救济粮时流露出的喜悦表情

    “如果不是学校给吃的,我可能就不能来上学了。”11岁的柬埔寨女孩尹尹有5个兄弟姐妹,她说家里早就不想让她念书了,但考虑到能解决吃饭问题,就同意了。

    而对于世界最大的人道主义救援机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来说,在全球筹款难度加大之时,需要探索新的抗击饥饿方案。在柬埔寨,他们的尝试开始渐渐奏效。

    一天中唯一的正餐

    天色还有几分朦胧,尹尹已经背上书包出了家门。旱季到来一个多月了,红土地上依然留着雨季洪水的印记,泥泞不堪。即便是越野车,也有些笨拙,远不如光着脚的尹尹走起来那般灵活。

    这里是柬埔寨北部的波里特村,距离吴哥窟不过几十公里,和繁华的暹粒市(Siem Reap)却是两个世界:草棚是最常见的建筑,稻田里禾叶枯黄,不时可以看见“此处有未爆炸物”的牌子。早晨6点半,尹尹走进了波里特小学。学校营养早餐,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柬埔寨开展的一项计划。每天早晨,有50万名像尹尹一样的小学生,可以得到一份由米饭、蔬菜、豌豆瓣和罐头鱼组成的早餐,以保证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在这个饥饿程度被列为“惊人”的国家里,这也许是贫困儿童一天中唯一的正餐。

    波里特小学的校长乌特说:“这里平均每家有五六个孩子,辍学率很高,只有30%的孩子会继续念初中,其他的都去帮家里干活了。”

    “正是为了改善这些儿童的教育状况,我们开展了学校营养餐计划。”计划署驻柬埔寨代表让-皮埃尔·德马尔热里(Jean-Pierre de Margerie)说,提供早餐不但能减轻饥饿提高学生专注力,还可以鼓励学生按时出勤。“我们还有食品奖学金计划,给部分学生每月提供粮食,鼓励家长送孩子继续上学。”

    对像尹尹这样的柬埔寨儿童来说,学校营养餐可能是改变人生轨迹的开始;对计划署柬埔寨办公室来说,这项计划是保证当地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

    寻找可持续方案

    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全球收到的捐助总额在下降。“过去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但各国政府受金融危机影响,捐赠的钱少了;同时粮食价格上涨,让我们能采购的粮食变少了。”德马尔热里无奈地说。2008年粮食危机最严重时,计划署一度暂停在柬埔寨的校餐计划,德马尔热里不想看到这一幕重演。

    德马尔热里说,在后危机时代,需要政府、民间组织和公司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抗击饥饿方案。

    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儿童微笑学校(Pour un Sourire d’Enfant),可以看做一个三方有力合作的样本。这所在宋仁枳区(Stung Meanchey)垃圾场旁边建起来的学校,由一对法国夫妇创建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最初帮助靠垃圾为生的儿童,后来逐渐扩大为金边周边的贫困儿童。儿童微笑学校既通过计划署接受各国政府援助的粮食,提供营养早餐,也通过和瑞士、法国等企业的合作,为没上过学的孩子提供职业培训。

    作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合作伙伴,儿童微笑学校也是中国粮食援助的受益方。不仅儿童,营养不良的年轻母亲们也在这里领取早餐。院墙之外,是废弃的宋仁枳垃圾场,仍是一片垃圾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恶臭。尽管政府禁止在此搭建棚屋,以拾荒为生的贫民们仍留守这里,继续在易拉罐和旧电器中寻找有用的物件。

    “如果没有学校,很多孩子一生都要以捡垃圾为生。”学校负责对外事务的斯瑞老师说,他们拯救儿童的方案是教育。先是用提供食物、资金援助等方式,让父母同意他们上学;然后提供补习课程和职业培训,让孩子们能够继续升学或者掌握美容、烹饪等技能。根据学校的统计,这些年来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有 1200多人,就业率达到100%,甚至在星级酒店和外资公司工作。

    儿童微笑学校的良性发展,让它在近年来获得很多公司企业的捐赠,逐渐减少对计划署的依赖。上世纪90年代计划署为学校提供80%的粮食,如今只需提供其食品需求的30%。这可使得计划署将更多援助放在农村省份。

    鼓励粮食技术创新

    德马尔热里认为,真正要做到授人以渔,解决柬埔寨的粮食不安全问题,当地私营企业要参与进来。“我们要鼓励柬埔寨的公司企业为抗击饥饿出谋划策,不仅是提供援助,而是要参与到粮食技术革新中。”

    金边满沙伦工厂(Men Sarun)在和计划署合作“营养强化方便面”项目,厂长林索恩说,“我们是柬埔寨第一家生产方便面的企业,两年前从中国引进的生产线,以前市场上只有越南和泰国的方便面。”

    受内战和经济发展停滞影响,柬埔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粮食短缺国之一,也是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人们摄入热量主要靠白米,普遍缺乏铁和必备的微量元素。为了改善营养不良问题,计划署专家为柬埔寨研发了营养强化方便面,在配方里添加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准备由满沙伦公司生产,从明年开始作为校餐供应给部分学生。

    据德马尔热里介绍,和传统食物比,“营养强化方便面”优势明显。拿校餐项目来说,厨师早晨四点多就要开始做饭,还需要有仓库保存粮食、炉灶进行烹饪,孩子们也必须很早赶到学校。如果是方便面的话,可以分发到每个家庭,做起来也很简单。“如果这个项目效果好,可以大批量生产,就能降低成本,一方面让得不到援助的柬埔寨家庭也能负担得起,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企业赢利,使地方经济受益。”

    不过,德马尔热里也表示,“营养强化方便面”的计划是否能推广,还要看试点的结果。“一开始我们肯定不会大规模推广,只是在小范围内尝试。在收集数据,分析是否能有效增强营养等指标后,才做出下一步决定。”

    联手国际企业

    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高级企业合作官员布莱特·瑞尔森(Brett Rierson)看来,应对饥饿问题,不仅需要当地私营企业的参与,也需要国际公司和企业的“总动员”。

    在柬埔寨的粮食援助项目中,已经有了很多国际企业的身影。在暹粒的波里特小学,厨房食物储藏室是由TNT公司赞助修建的;在暹粒的波塔特拉小学,烹饪校餐用的加碘盐是韩国国民银行援助的……“在被援助的物品上,你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企业名称和标志,这对企业形象无疑是很好的宣传。”

    “过去,计划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国政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为计划署做出重大的贡献。”瑞尔森说,计划署愈发意识到和私营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企业可以为计划署的项目提供创新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而企业也可以从计划署与当地政府和人民建立的互信伙伴关系中受益。

    “比如最早和计划署合作的企业是TNT运输公司,双方在2002年底达成合作协议。TNT为计划署在紧急情况下运送救援物资提供高效服务。另外一个例子是思科公司,在海地地震救援中,它为计划署在通讯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在和计划署展开合作的同时,这些企业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如果今后在受援国开展业务的话,会更容易被当地人民接受。”

    通过与私营企业开展合作来应对饥饿问题,不仅是在柬埔寨,也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全球的思路。不久前,计划署宣布和全球最大的网络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结成合作伙伴,开发“通过玩游戏来抗击饥饿”的社交游戏,引发更多的人对粮食援助的关注。

    (摘自瑞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

    链接

    中国与WFP

    自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在积极支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人道主义工作。截至2011年底,计划署已经收到来自中国的超过4300万美元捐款。2010年,在全球捐款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向计划署捐款400万美元,用以支持其全球救援行动,并在年底向柬埔寨提供了50万美元粮食援助;2011年,中国捐款约2000万美元,其中有1600万美元用于支持计划署索马里的饥荒救援行动,这也是中国政府迄今向该机构提供的单笔最大额度的捐款。而自进入中国以来,计划署已经在华实施了逾70个项目,捐赠近400万吨粮食,惠及中国3000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