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封面报道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09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0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1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2版:自述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新闻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善·行天下 公益纪实
探讨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医务社工发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封面报道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09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0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1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2版
自述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新闻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医务社会工作论坛”召开
探讨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医务社工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全国已经有30多家医院成立了专门的社会工作部门,上千家医院在探索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军在11月10日召开的“第六届华人社会·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医务社会工作论坛”上介绍。

    周军表示:虽然医务社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起步较晚,仍面临很多问题。

    困难重重

    据介绍,虽然早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就创建了“医院社会服务部”,但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很久。改革开放以后,直到2000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才率先在大陆设立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部。

    山东省立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三甲医院之一,2008年在山东省卫生系统内成立了第一个社会工作部门——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据该办公室主任尉真介绍,在开展医务社工工作中,她们遇到了不少问题:社会各界对社工的认知度较低,即使在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医疗行业内也是如此;相关政策不健全,特别在社工定编、定岗、定位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行业组织缺乏,医务社工交流平台匮乏;病人转介受到制约等等。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范燕宁教授也表示,医务社工岗位设置待遇报酬得不到落实、社会对医务社工的认同程度不高、医院工作环境特殊导致医务社工介入难度大、医务社工方法欠缺等因素限制了医务社工的发展。

    项目推动

    “应该鼓励慈善救助机构以项目购买及岗位购买的方式,加强与医务社工机构‘深度’合作,来探索慈善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的有效途径。”针对上述问题,范燕宁提出建议。

    范燕宁所主持的研究课题《白血病儿童及家庭医疗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研究——以301医院“神华爱心行动”项目为基础》在10月份刚刚结题。

    通过个案和小组工作等方式,该课题项目为白血病患儿及家庭在心理减压、情绪疏导、信息服务、志愿者服务、医患关系调节等方面提供了社工综合服务,对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向专业化、制度化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

    同样承接了“神华爱心行动”项目的山东省立医院也在项目实施中引入了医务社工服务。他们依靠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的专职社工带领义工及志愿者开展活动,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缓解了病人的家庭压力。

    据了解,“神华爱心行动”项目由神华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共同实施,主要帮助贫困家庭0-18周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的儿童完成医疗康复。

    “医院也可以直接以项目的形式向社工机构购买医务社工。”佛山市福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总监刘枭介绍,作为一家专注于医务与康复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该机构与医院的合作就是采取项目购买的方式:“一般医院会提出他们的需求,我们会根据他们的要求设计项目,得到认可后会签一个长期协议。我们会有6-7个人做1个项目。医院会对项目进行评估,有医院的人,也会有其他社工机构的人,有时也会邀请第三方参与。”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刘继同表示支持:社会工作以实践为本,医务社工处于初期,要做专业的、引领的、高质量的项目,以发挥引导作用。

    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医务社工发展的模式也得到了中国社工协会副会长刘良玉的认可。同时,他强调:“应重点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康复和精神卫生领域,继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试点”,并将“以全国医务社工联盟为平台,以正在实施的医务救助项目为载体,以医院为基础,积极争取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的支持和参与,积极做好与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的合作,多方形成合力,在把联盟工作做实做好的基础上,尽快成立全国性的医务社会工作组织”。

    港台经验

    与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相比,台湾、香港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台湾医务社工的发展始于1949年省立台北医院成立社会服务部。”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医务社工协会秘书长施睿谊说。据施睿谊介绍,2013年起医务社工在台湾正式成为医院设立时的必要人力。一般要求每100床设1名社工人员,要求大专以上社会工作系、所、组毕业者,并具有社会工作师证书考试资格者。政府部门负责社会工作师证书的考核发放,医院自主聘任医务社工,医务社会工作协会则为加入协会的医务社工提供各类服务。2014年更将发放医务专科社工师证书。

    而据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医务社会工作分会联络人陈志英介绍,香港的医务社会工作已有74年的历史。陈志英表示:香港目前在职医务社工有600多人,隶属于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医务社工有200多人,隶属于社会福利处的则有430多人。一般的组织架构为1名社会工作主任加6-10名助理社会工作主任,另有文书支持若干。而助理社会工作主任的起薪点要高于专职治疗师以及护士,低于医生及临床心理学家。

    陈志英曾担任过多年的香港医院管理局社会工作主任,近年来还担任了佛山市福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首席顾问和专业督导。在比较了香港及美国的经验后,他提出了大陆医务社会工作的路向:如果由医院各自聘任医务社工成本较高,社工人数较少,建议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这样成本较低,社工人数较多。

    (本报记者 王勇)

    相关链接

    全国医务社工联盟

    2010年12月,为整合医务社工社会资源,开展医务社工理论探索研究,推进建立医务社工实务体系,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医务社工论坛”的90位到会专家联合发出倡议,成立全国医务社工联盟。联盟由医疗卫生机构、医务社工、专家学者及相关社会组织等组成,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设立日常办事机构,组织专家研究探索医务社工新模式,提供政策建议,开展医务社工专业化建设示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