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封面报道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09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0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1版: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2版:自述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新闻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三星杯”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11月2日开赛
佳玥:“期待一种方式,联姻艺术与公益”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封面报道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09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0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1版
寻找最美社工系列报道

第12版
自述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新闻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佳玥:“期待一种方式,联姻艺术与公益”

    佳玥从法国迁居北京后,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能在两国年轻的艺术家之间、艺术与公益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十月末,在北京的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前总理、参议院副议长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特地到场,向佳玥(Christine Cayol)授予了代表法国政府最高荣誉的“法国骑士勋章”,以表彰她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做的杰出贡献。

    “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万分荣耀的时刻,更是对中法艺术交流的肯定。”佳玥说。这位出生在巴黎的法国女性用“缘分”来形容她与中国的联系。

    佳玥,哲学家,拥有法国高等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创建欣德新思,以艺术和文化的方式帮助企业领导人提高视觉、听觉和整体的感觉能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其敏感智力,使其更具创造性。2003年,她迁居北京,致力于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了解。具有哲学、艺术背景的她立刻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同时也意识到,两国年轻的艺术家们“并不了解彼岸所发生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2011年,佳创办的“艺术8”落户原中法大学旧址,并设立奖项,用于资助优秀的年轻艺术家进行文化交流。她坚信,资助艺术就如同在教育、扶贫和环保领域的投资,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艺术8”对于艺术与公益联姻的探索,或许也能为中国公益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艺术是社会的重要部分

    在谈到公益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谈到贫困、教育和环境问题。但是对我而言,文化和艺术对于社会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并和社会财富是息息相关的。财富、教育和艺术对于社会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缺一不可。而艺术与公益最直接的交集,就是社会对于艺术家的帮扶。

    在中国,遇自然灾害时,艺术界会拍卖一些作品捐给公益界或者让受助人直接参与到艺术中。同样的事情在欧洲就不一样,欧洲人的思维很直接,如果在欧洲发生自然灾害,大家可能不会想到以艺术的形式做公益,而是很简单地直接捐献资金,用来修缮公路和学校。而在帮助艺术家方面,通常也是很直接的资助形式。

    而在法国有这样的公益传统,大家愿意把资金投入艺术和文化事业当中去,这些资金一方面来自于政府,一方面也来自于个人。可以说,在欧洲,没有这样的投入,很多伟大的艺术家是不存在的。比如,弗朗索瓦一世国王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人力,无偿为达芬奇提供住所和工作条件,而这些在经济及政治上的支持却是不考虑回报的。

    法国的经济类扶持分两类——商业赞助和资助,而对于艺术的扶持通常是无偿的资助,属于公益慈善的范畴。我认为,在中国,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区分艺术和艺术品市场的关系。我们要知道艺术对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它可以与教育的价值等同。

    艺术公益不应等待回报

    我们资助的艺术家需要满足5个标准:一是要年轻,28岁-35岁,这是他们事业的起步阶段,他们更需要帮助;二是这些艺术家已经得到所在领域的初步认可;三是要有开放的文化思维;四是专业上的技巧要过硬;五是要有出色的审美观。

    在近三年的时间内,通过“艺术8”,我们已经资助了二十多个艺术家。这种资助不是我买他一幅画那么简单,而是非常系统的。从他的创作开始,为其提供办公场所和整个创作期的生活费用。最后,会帮他办一个展览,包括前期后期的宣传,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于我来说,资助艺术是资助一个艺术家的明天,坚信这个艺术家的明天会更有创造力,会变成一个知名的艺术家,而不是期望艺术家的作品升值。我坚信,这对社会、文化、艺术和未来是有用的,而且是必须的。

    艺术公益在逐渐改变中国

    对于很多人而言,艺术是一件奢侈品。其实,不管我们经济条件如何,对于生活的美都是需要的。许多艺术家在幼年时都十分贫穷,但这丝毫不影响未来他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我觉得成为一个艺术家,主要是需要想象力,需要有灵感,同样也要学会怎么看这个世界,特别是要爱这个世界。反而我觉得,中国很多小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有很多钱。

    我尝试用公益活动引导国人的艺术思维方式,但这中间,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两个:第一,当我们谈到艺术时,很多人会觉得艺术很高雅,是专业人士的事情;第二,很多人会将艺术和商业联系在一起,说这个画值多少钱,包括很多人买艺术品时是作为基金投资的性质买的。

    事实上,对于艺术而言,无论好坏,商业上的东西仅仅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目的。当中国游客来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旅游,参观博物馆、宫殿以及私人的府邸、宅院时,都不要忘记,很多是由于私人的慷慨捐助才能够实现,可以确认的是这不是他们简单的经济投入。

    在我们的公益尝试中,我们经常带着一些游客在卢浮宫花两个小时只看三幅画,让他们学会欣赏艺术。卢浮宫的艺术品可以让中国公众更好地了解欧洲人的思维和价值观。比如我们去看蒙娜丽莎,不是简简单单和蒙娜丽莎合张影,而是通过蒙娜丽莎了解欧洲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些艺术品是整个欧洲思想体系建设的基础,当你通过它了解了一种新的文化,就能更好地了解这种文化下的思维方式,也就能方便双方开展对话,达成合作。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佳玥/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