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企业社会责任csr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摘要
陈键:生态社区项目期待公益融资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企业社会责任csr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非公募基金会秘书长访谈之万通公益基金会
陈键:生态社区项目期待公益融资

    万通公益基金会北京史家胡同项目,教社区居民使用废油制作手工皂

    11月末,万通公益基金会项目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记者借机采访了其执行秘书长陈键。该基金会2008年成立,依靠“万通地产税后利润的0.5%,加上万通控股税后利润的1%”来维持运作,并凭借“独立、专业、公益”的特征,成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行业的代表性机构之一。经过五年的坚持,其所致力的生态社区项目已初具规模。

    《公益时报》: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基金会只专注做环保类项目么?

    陈键:准确地说我们只做生态社区的项目,生态社区项目是万通公益基金会的主要业务领域。这一项目领域参与的公益组织很少,但却融合了“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两大国家议题。除此之外,基金会也做一些行业发展的支持,比如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等等。

    《公益时报》:在五年的节点上,基金会除了成果发布以外,是否也对项目执行做了评估?评估结果如何?

    陈键:五周年的项目评估做得还是蛮辛苦的,因为与社区相关的生态评估的专家特别少。最后我们找福特基金会推荐,找到了香港城市大学生态学和环境政策方面的专家施涵教授来为我们做评估工作。施教授特别负责,走访了基金会在北京、天津、成都、杭州的项目点,与合作伙伴、居委会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甚至物业公司进行了访谈。从六月初开始,前后进行了5个月,评估报告才问世。

    评估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事实证明,万通公益基金会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的项目模式,并且这个模式已经在很多社区得到了推广。

    当然,在评估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项目社区选取的不规范性,单一的项目模式禁锢了合作伙伴的项目创新能力,活动产出不明显,项目的不可持续性,项目研究与项目实践不能有效结合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会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积极面对去解决。

    《公益时报》: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基金会主要以资金支持为主。那么基金会如何选择公益伙伴?合作过的机构有多少家?

    陈键:我们不会贸然与陌生的机构进行合作。一般都是在某种场合上做过一定交流,或者通过推荐、介绍有过一定认识。然后我们会考察对方在社区的具体工作,因为万通的项目都需要有特别良好的社区基础,之后我们再决定是否要支持它。5年来,基金会共资助过22家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现在还比较活跃的大约有十几家。

    《公益时报》:机构内部治理方面,目前基金会有全职员工多少人?人员流动情况如何?

    陈键:目前基金会的全职员工有5人。一个传播官员,两个项目官员,一个财务官员,再有一个就是我。机构人数不多,所以还是比较稳定的。之前有一个项目官员离职,马上就新招了一个,是社工专业背景,其实我们有在考虑是不是多一两个项目官员的编制,因为与合作方沟通的工作很多。

    《公益时报》:据了解,你有丰富的国际机构工作经验,那么比较起来,万通基金会的工作模式与国际机构有什么不同?

    陈键:最大的区别在于理事会与秘书处之间的关系吧。国际机构的总部与执行国的距离较远,所以理事会对秘书处的干预很少。而万通基金会理事会与秘书处的沟通相对比较频繁,这就导致二者工作流程不同。再就是语言体系上,国内基金会与国际机构的语言体系是不同的,包括对项目内容、项目评估的阐述等等。

    《公益时报》:最近中央财政下发通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万通基金会是否会申请?

    陈键:去年的时候想过申请,但是很难。以前科协也有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项目,我们申请过,但没有申请到。政府大概考虑我们是企业基金会,不需要这样的支持。但其实我们特别希望在购买服务的理解上和政府达成共识:不能因为我们背着企业的名字,就被认为是土豪,很有钱。我们很缺钱的,也需要支持。

    《公益时报》:所以基金会除了来自万通的支持外,会在将来考虑做一些自筹么?

    陈键:自筹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太难了,我们顶着万通的名义太难筹资。但是我们有考虑做一些公益融资。有企业或者机构认同我们的公益理念,那么就可以把钱拿来给我们做融资。这个融资不是要它们捐出本金,而是把本金借给我们,我们拿钱去做投资,然后我们拿利润的部分做项目,最后会把本金还给对方。

    我们会找专业的人士来做投资,假如有百分之八的收益,我们可以给对方百分之三相当于银行定存的收益,把剩下的百分之五留下,用利息来做公益。我们也可以按百分之五的额度给对方开具捐赠发票。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做投资,承诺把利息的部分捐给我们。

    《公益时报》:基金会第二个五年发展战略的规划是什么?

    陈键:新的项目策略将以生态社区项目为中心,同时开展创新研发项目以及行业支持项目。新策略会更加重视项目成果的量化与可视化,继续重视合作伙伴的能力建设支持,加强社区人的意识提升和行为改变,更加重视公益影响力投资和资源网络化建设。我们明年将会推出“万通主旋绿,绿动你的生活”这样一个概念。

    ■ 本报记者 张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