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第11届中国慈善榜
   第10版:企业社会责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视觉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趋势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AA收款”背后的公益募款尝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第11届中国慈善榜

第10版
企业社会责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视觉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趋势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新支付方式与公益嫁接
“AA收款”背后的公益募款尝试

    “就在大家春节忙着抢微信红包时,有些公益人却想出了让红包‘倒着飞’的主意:一个人发起公益募捐,让朋友圈里的伙伴们来捐钱,而这个点子的技术支持,是微信的另一个功能‘AA收款’。有不少项目都尝试了这种‘AA募款’的好玩儿模式,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当公益募款碰上新技术、新方式,很多公益人都在尝试中有了自己的思考。”

    借力“红包热飞”

    1月26日是腊月二十六,微信团队在经过半个月加班加点的紧急开发后,“新年红包”的微信公共账号开始面向全国传播。两天后,“新年红包”登录微信的“我的银行卡”。微信红包一夜风靡。

    就在微信红包起飞的当口,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传播部副总监姚遥在微信上发起了“为火灾儿童筹集壹基金温暖包”的募捐活动。缘由是1月25日晚,贵州报京侗寨发生寨火,100余栋房屋被烧毁,报京侗寨是黔东南北部地区最大的侗寨,居住着470余户民众。

    与常规想法不同,姚遥不想让领到红包的人把红包直接捐出来给基金会。他的思路是让红包“倒着飞”:红包是一个人发起,拿出钱来,分配给其他人,那也可以由一个人发起募捐,让其他人捐款过来。

    姚遥这种创新的尝试之所以能够实现,其技术支持是微信账号上的“AA收款”功能。

    “AA收款”是腾讯财付通官方平台,针对团体收费、聚会、活动的收款等等。微信推出的“AA收款”公众服务号,就是通过微信支付来完成。其使用方法简单便捷:用户关注该公众服务号后,选择相应的活动,输入参与人数和总金额,最后将该页面发送至微信群或生成二维码发送到朋友圈。系统会自动平分金额,参与者点击确认后用微信支付完成AA付款即可。

    怎么用“AA收款”来筹善款?姚遥仔细琢磨后,将筹款目标制定为1825元——相当于5个温暖包的价格。分成50份,每份就是36.5元。“金额不不高不低,在大家支付的心理承受范围内,也接近于网络捐赠的最热额度。”姚遥说。

    姚遥以个人的名义发起该活动,设定好以后,他将其转发到“红包热飞”的几个微信群里。他发现,效果区分马上就出来了:“熟人或好朋友的群里,大家都认识我,知道我的工作平时在做什么,基本二话不说就捐了,特别爽快。但陌生人多的群里,就会有很多人跑出来问这是什么项目啊、钱怎么用啊、最后捐给哪家机构啊、靠不靠谱啊,结果问完了也不一定参与。”

    据姚遥统计:活动的参与高峰是发起后的15分钟,该时间内共有9人参与。到了1月31日上午,还差最后7份没有被认捐。姚遥将该活动生成的二维码发到了朋友圈,一个小时后,完成了筹款目标。姚遥解释:“这个功能有一个设计上的特点,就是没办法直接把捐赠链接发布到朋友圈,直接发的话只有一个官方账号的广告页面。这有别于其他网络公开募捐,保持了小众和私密的特点。但它可以生成二维码,这样就可以间接在朋友圈传播,因为你朋友圈里熟人的数量一定是大于微信群的。”

    此后的几天里,姚遥又进行了第二轮测试。测试结果更坚定了他对微信“AA收款”的认同:“以移动端支付的便捷性为基础,搭配具体的符合个人兴趣的公益议题,配合上每个人的社交圈,形成完美的Social Local Mobile模式。”

    他认为其优点显而易见:其一,相对于传统的线下小额筹款,支付和进度管理上极大地简化和透明化了,多少人多少资金以及募集进展一目了然;其二,这种筹款更多考验的是个人的信用和筹款议题的选择,微博筹款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关于活动与机构公信力的疑问,而AA筹款上发起人是中心,不需要挑战机构的信用,不信任的话不参与就好了,避免流入口水之争;其三,每个人都可以发起,一个人募集的量不高,但是聚沙成塔就很可观了。

    谨慎的试水

    微信的支付功能开通于2013年6月中旬,在没有任何宣传的背景下,有用户发现微信已经悄然开通了在线购物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腾讯旗下财付通完成支付环节,或通过财付通平台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整个购买和支付过程均在商家对应的微信公众账号内完成。

    这一功能的开通给微信的电商尝试增加了许多空间。同时,许多公益从业者也乐观地预测其在公益领域的广泛应用。但直至3个月后,腾讯公益基金会才利用微信的支付功能进行了首次公益筹款的试水。

    2013年9月11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十分祝福、十分爱”活动在腾讯内部展开。腾讯员工及合作伙伴收到中秋月饼时,只需用微信支付扫描二维码支付0.1元,腾讯基金会就同时捐赠0.9元,合力为腾讯“筑梦新乡村”项目——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527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上一套木制的侗族乐器,以此推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

    不难看出,此次微信筹款试水规模很小、动作谨慎。虽然彼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透露:后续会尽快推动微信支付与公益的常态化结合。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已也表示:将优先考虑慈善领域微信支付的接入。但实际上,几个月来,得益于微信支付的公益机构却很少。

    “微信支付在手段上,没有比其他网络支付更为创新。尤其在捐赠方面,它的端口目前只针对腾讯自己的公益项目开放,对于其他公益组织来说,这个端口是封闭的,用户要进行多次点击才能完成捐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褚蓥分析,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微信支付可挖掘的空间并没有凸显,“AA收款”的流行有偶然因素。

    “利用‘AA收款’进行募捐,是一个逆‘微信红包’的行为,实际上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借着红包火的机会,银行卡与微信绑定的人数剧增,利用微信支付进行捐款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刘萃是公益项目“大病医保”的筹款与品牌部负责人,同时负责由“免费午餐”、“微博打拐”、“让候鸟飞”等多个团队组成的“联合公益团队”的媒体宣传工作。

    她介绍,在春节期间,“联合公益团队”的8个项目均利用“AA收款”的模式进行了小额募捐:“免费午餐”募集了7428元、“大病医保”募集了5796元、“让候鸟飞”募集了1223元、“女童保护”募集了2000元、“中国水安全计划”募集了450元……

    据腾讯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从除夕到初八,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到5个红包。红包活动最高峰是除夕夜,最高峰期间的1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

    与姚遥对该模式的认可不同,刘萃评价该筹款方式则是“好玩儿、让大家有参与感”。“这不可能成为机构的一种常规筹款方式,过了春节的这一段以后,我们就不会再用了。虽然它和抢红包没什么直接关系,但从时间上说热乎劲儿是一致的。”

    刘萃列举了“AA筹款”的几点限制:技术上它不能直接转发,所以只是在一个熟人的圈子里小打小闹,扩散性不强;其次由于字数说明的限制,无法提供详尽的项目信息,导致参与者无法一次性完成对项目的认知;最主要是数额上,处于安全考虑,每张银行卡有A的额度上限,不能进行大笔捐赠。

    “即便可以,额度太高的项目也很难吸引人。我们做了简单的后台统计,发现10块一份的额度是最受欢迎的。”刘萃说,同样是“中国水安全计划”项目,感觉在微信上疯狂A,大家都很有热情,但数额却不高;而在微博的微公益上同时发起,却募到了超过10万元。

    技术的区别与决定性?

    正如刘萃表达的那样,人们很难不把微信和微博进行比较。

    对此,褚蓥从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上做了分析:微信是一个社交平台,呈现的是点对点的强关系;微博则是一个传播平台,已经有了点对面的趋势。微博可以通过大规模的病毒式的传播来扩散消息,但微信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他认为虽然微博的用户量有所下降,但已经有了垂直化的趋势。

    针对用户体验,他的感受是:基于微信现有的支付渠道,其捐赠体验是很差的,由于端口的封闭,要点击三次才能完成。“埋藏过深就很少有人愿意去体验。”

    “微博的微公益平台是针对公益项目推出的,它在设计时融入了公益的思想,而在微信上,是大家借助已有的平台把公益项目植入到里面去,用户体验当然不同。”褚蓥建议微信如果想与公益进行常态化结合,应该重视场景化:“像嘀嘀打车的设计一样,把公益需求嵌到技术里。把产品线做长,把产品做深。”

    同时,褚蓥也强调无论是微信筹款还是微博筹款,都是偏前端的筹款方式,其主要作用一是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二是找到更多的捐赠人进行梳理和筛选。都需要通过外部资源推动来吸引捐款,需要有话题和事情来做前端的铺垫,都不是终端的筹款模式。

    事实上,基于新支付方式的公益众筹,网络上早有尝试。公益人一心撰文介绍:以淘宝“有求必应”为例,其以淘宝平台为载体,以支付宝为技术支持,以淘宝巨大的用户量为募资渠道,从项目审核到资金流向到物资招标到物资购买到执行回馈,全部在线上完成,并且执行回馈基于阿里旺旺通知到每一位捐赠者。

    早在2012年9月,借助该平台,中国扶贫基金会仅用82小时就完成了30万元的募捐目标,而且25485名捐赠人还投票选出了性价比高的卖家作为物资供应商,为四川大凉山地区80所学校的孩子提供体育用品。

    该平台淘宝曾一度大力推广。但据一心描述,即便以淘宝如此巨大的用户群,而且多数用户处于持币购买的状态,“有求必应”在连续做了几个项目以后,用户新鲜感不再。“对多数人而言,三天两头就要去捐点款的,少之又少。多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下捐款,但冲动次数多了,就会疲劳。公益项目也面临严重依赖推广位,否则便募资困难的问题。”

    “技术只是解决部分问题,公益的根本,永远在于人。”一心说。

    (本报记者 张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