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社会创新
   第07版:封面报道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案例
   第14版:国际 趋势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清代城市间的民间组织联合体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社会创新

第07版
封面报道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2013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精编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案例

第14版
国际 趋势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清代城市间的民间组织联合体

    清代的商业行会以成为承载地方经济发展的民间机构,而如盐商等特殊行业的行业,更牵涉国家经济命脉。图为长芦地区象征盐商精神的池神庙

    图为清朝年间排名六大盐运司之手的两淮盐运司和两浙盐运司

    图为清朝年间排名六大盐运司之手的两淮盐运司和两浙盐运司

    中国自古有敬惜字纸的传统,惜字会等组织相应而生,专门收集字纸旧书加以焚化。图为用以焚化的惜字亭。

    清末民初,一些热心民主新政的学者们认为,在即将诞生的社会中,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民主政治,而这种新型的民主、自治与此前传统社会之间的纽带,应该正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善会和行业协会。

    在欧洲历史上,民间机构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担负起了城市自治的使命,但旧中国城市中的善会等民间组织是否就能按此效仿?我们不妨以清朝时经济发达、政治地位突出的杭州为例,从其民间组织和联合体的功能性和资金保障两个方面探知一二。

    功能相当于半个政府

    清代,在杭州这个城市里,林林总总的善堂善会之间联系紧密,许多这样的机构自发联合起来,由一个总的机构进行管辖,类似于今天的慈善联合会,日本学者夫马进将其称为“杭州善举联合体”。

    联合体由大小20多家组织构成,这20多家组织又各有分支、站点。规模最大的是“三善堂”,即普济堂、同善堂和育婴堂。其他的还有三仓、粥厂、丐厂、义渡、迁善所、浚湖局、救火义集、保甲局等等。这些机构成立的年代不一,虽然一直互相联系,但真正组成联合体大概是在太平天国之后。但并不是所有慈善机构都加入了善举联合体,独立于联合体之外的还有很多。

    杭州善举联合体可以说覆盖了老百姓的生老病死,涵盖了城市行政事务的一大半。

    杭州普济堂是这个联合体形成的基础,它从嘉庆十七年(1812年)开始运营,直到最后有记录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除了太平天国占领时期,活动一直没有停止。杭州普济堂从一开始就有官府背景,其内容包括养老院、清节堂等。同善堂成立则晚很多,内设义塾、施材局、掩埋局、报验局、施医局、牛痘局、救生船、借钱会、惜字会等,除了顾名可思义的几个,其他的如报验局的工作是免费验尸,借钱局是向穷人提供有担保的小额无息贷款,惜字会在如今看起来有些奇怪,是将写过字的纸张收集起来焚烧。

    其他的,如三仓是为救荒所设的粮仓,再如义渡就是设立免费过江的船只,钱塘江的义渡比其他地方都要完善,南北两岸各有一个局负责,不许超载,渡口设有休息场所,炎夏供茶,寒冬有粥。迁善所用来收容罪行较轻的罪犯,教导他们画扇面、做草鞋等手工活,以使其重新走入社会后可以谋生,他们在迁善所中做的活,七成收入归自己。丐厂给乞丐们提供栖息之地,也负责打击丐头们的不法行为。浚湖局负责疏浚西湖,保护水源,这虽然属于市政事务,但也由民间人士做董事。保甲局维护治安,而消防的救火义集虽然开支不走善举联合体,但也有士绅参与其中事务。

    面向行会联合募捐

    杭州善举联合体虽然是个松散的组合,但组织构成却很专业。为了区别于各善堂的董事,善举联合体的董事又称为总董,一般有三到八人,大部分是地道的杭州人,本地的乡绅、生员,也有少数政府官员。

    管理层的结构是总董、各局董事、司事。总董相当于现代慈善机构的理事,也不收取任何报酬,主要是捐钱的。但具体做事的职员则是有薪水的。比如普济堂,领薪水的有一位董事,十名司事,一名义塾的校长,此外还有教师、杂役等许多招聘来的“合同工”。同善堂就更复杂,施材局、掩埋局、施医局都有一名专职董事,雇佣的杂役甚至还有更夫共300多人。算起来,善举联合体领导级别的乡绅有30多人,司事60多人,雇员则多达1000人。这样看上去,这个庞大的机构真的可以与官府衙门相提并论了。

    庞大的慈善事业,加上这么多人的薪水,每年的支出可想而知。杭州的锡箔商兼典当商、清末学者、善举联合体总董之一丁丙,在其所著的《乐善录》中记录了所从事的慈善事业。从中可以看到,光绪二十三年,一年的总支出达到了6万两白银。

    这些善款,大部分来自于行业行会。根据同治和光绪年间的征信录即收支报告记载,当时进行过捐赠的有盐行、米行、木材行、绸缎行、典当行等十几种行当,各行各业的捐助被称为“业捐”,比如米行的捐赠就叫“米捐”,其中捐得最多的要数财大气粗的盐商行会。行业协会的捐赠占善举联合体总收入的比例,1867年是38%,1897年36%,1898年45%。

    但这种捐赠也是有区分的,比如盐捐的对象是整个联合体,捐款到手后再分配,米捐则指定给育婴堂,木材行业指定捐给施材局,箔业捐赠给掩埋局。联合体就像是这么多小机构的一个联合募捐平台。

    联合体的总收入中,另一部分重要收入其实是来自税收,政府规定征收厘金时加征10%的税金,专门用于善举,类似于现在企业交的残疾人保障金。行会的捐赠和税金是善款的两大主要来源,一种是行政征收,一种是民间自发,但两种都主要来自商人。

    围绕赤字的三方角力

    江浙的盐铁转运一向是重中之重,盐捐在善举联合体中的占比也非常高。也正因如此,杭州善举联合体的上级监督部门,既不是杭州府,也不是浙江布政司,而是两浙盐运司。联合体的印章颁发单位也是盐运司。

    太平天国的战乱过后,其他行业的捐赠都恢复了,唯独最大头的盐捐迟迟没有动静,连续多年的赤字要由董事自己贴钱补齐,而各项善举没有一项是可以因为缺钱停办的,老人、孩子都等米下锅,最后搞得都没有人愿意当总董了,只好十个人联合管理。

    单凭善举无法吸引很多的商家捐赠,总董们只好通过官府向商人施加压力。光绪二年(1876年)丁丙向浙江巡抚和盐院陈情,要求恢复盐捐。得到的回复是战后运营不如从前,正税都交不齐,实在捐不起,最后好说歹说只同意捐赠原来的五分之二。善举联合体的资金不足问题,最后到清朝灭亡都没有解决。

    反过来看,对于各种行业协会来说,这种捐赠未必是自愿和公平的,因为官府参与其中,有一些强捐的意思。行业协会这方面,最大的积极性,可能是可以拿缴纳善捐的借口,维护行业秩序,保障自身权益。比如米市的中介商行会,就以捐款为名,借善堂董事之手,再请官府出面,对私自进行买卖的米商进行取缔。

    对于行会的各商家来说,捐款也像是交了保护费,缴纳善捐以换取公权力的保护。但日久年深,漏捐的商家越来越多。对按定例缴纳善款反应最冷淡的是典当行业,这个行业的行会约束力本来就小,缴纳善款也不会有额外的好处,30余家当铺,认捐的只有一半。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自己捐赠的钱很多,还担任过总董,但他也反对典当行业必须认捐,认为这是强加的骚扰。

    并不是所有行业都会参与捐款,在当时的年代,每个行业的行会社会地位如何,受到怎样的期待,提供善款后可以得到怎样的保证,都是这个复杂情况中的一部分。但是,无论行会捐赠了多少钱,其董事都极少有兼任善堂董事的。

    可以看到,善举联合体承担了很多本来应该由政府做的项目,比如收容教育轻罪犯人的迁善所。由国家拨款,联合体管理,可以理解为政府购买服务了,疏浚西湖的项目也是如此。

    而联合体总董们与地方官的联络非常密切和频繁,乞丐太多没地方收留了,给知县写信要求再建几处,迁善所的犯人到普济堂看病,要告诉官员。而地方官也曾就消防工作咨询管救火的乡绅董事。事实上,地方官也将善举联合体定位为政府事务的延伸。总董们不仅要向民众公开财务情况,向政府做财务报告也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说,清末民初的精英们试图从中看到自治发展的慈善领域,并不尽如人意。但其经验与教训,却有值得今人参考之处。

    (部分资料来自夫马进著《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万方著《慈善之痛:国家权力下清代民间慈善事业》)

    公益时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