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人物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国际 人物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救灾的一天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人物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国际 人物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4年08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救灾的一天

    ▲8月7日,高靖和同事在光明村发放了1000袋大米、1000桶食用油、1900件彩条布和152顶帐篷。当天,另一队伙伴开着餐车也抵达了光明村,灾区很快就能煮上热饭热菜。

    这样的工作强度对高靖来说习以为常。高靖说:“苦归苦,救灾过程中遇到的这些人这些事,是另一种财富。”

    每天的发放工作都要进行到凌晨

    救援队在途中,常会遇到道路阻塞和交通管制,需要背上东西徒步前进。

    救援队一路上对受灾群众进行巡诊和会诊。

    在银屏村卫生院中,两名伤势较重人员当即转至翠屏村直升机停机坪,然后转往县市级医院。

    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的救援队队员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始着手出发,其中也有女队员。

    故事一

    2014年8月3日傍晚,高靖和妻子正在为晚饭做准备,突然手机弹出消息:云南鲁甸6.5级地震。根据7年做救灾工作的经历,高靖判断这次伤亡可能不小,应该要有大的行动。他打开微信和工作伙伴联系,讨论地震有关的灾情。一小时后,高靖接到了电话,正式通知他第二天清早就赶往云南。

    临走时,高靖捧着老婆的肚子,和里头的孩子说:“宝贝,爹很快回来,不要闹腾你娘,一定要乖。”高靖说,孩子即将于10月中旬出生,“干这一行出差多,每次回来,我都要隔着肚子和宝宝说好久的话,生怕他不记得我了。”抵达灾区后的高靖开始了日夜颠簸的日子,当晚他就和同事们赶往重灾区火德红乡发放物资。

    8月4日晚7点,第一批物资共4车运抵乡里的安置点。他们首先在李家山村为20个村民小组和卫生院发放了其中的100顶帐篷和100件彩条布。

    夜里,李家山村下起了雨,幸亏把帐篷搭了起来,这样安置点里的老人和小孩就能先住进去遮风避雨。此时已经过了午夜12点,彩条布还没发完,而安置点也没有仓库可寄存。高靖决定和同事留下来,守着物资到天亮了再发放。

    “昼夜温差太大了,白天有28度,夜里只有14度。我们自己带的防潮垫感觉都失效了,一点不防潮,冻得呀!”冻了一夜的高靖和同事们第二天终于把所有物资发到老乡手里。

    (壹基金供稿)

    故事二

    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救援队携带专业救援装备昼夜兼程2400公里,于6日早8点抵达地震震中——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在鲁甸县政府救灾指挥部受领任务,对重灾区龙头山镇银屏村进行搜救和医疗处置。

    救援队在赶往龙头山镇银屏村途中,遇到道路阻塞和交通管制,救援队与当地志愿者协调后,利用多辆摩托车将队员和装备运送至距离龙头山镇10公里处的龙口山附近。

    一路上,女队员和男队员一样背着物资徒步前行,她们没有叫苦叫累。救援队员们互相分担负重,徒步于13时到达龙头山镇前线救灾总指挥部,了解银屏村的基本受灾情况。

    (北京市紧急救援基金会救援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