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创新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访谈
首都种植计划:伦敦的空中菜园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创新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访谈

新闻内容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Capital Growth: London’s Floating Garden
首都种植计划:伦敦的空中菜园

    在收获健康、环保成果以及经济收益之外,这种城市中的“自留地”还加强了都市人之间的交流。

    随着食品质量危机的频繁爆发,再加上钱包缩水的人们寻找各种省钱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回忆起了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实惠:既健康又经济。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由此焕发新生,出现了升级版的“网上种地”模式,城市里依托于网络的土地或者花园交换计划也开始粉墨登场。

    英国女王就批准在白金汉宫开辟了一个有机菜园,收成的草莓已经摆上了菲利浦亲王的寿宴。而就在不久前,美国第一夫人在白宫后院亲力亲为、开垦种菜的消息也一度占据了诸多媒体版面,据说连奥巴马也会亲自上阵,干点播种的小活。除了满足第一家庭的胃口之外,第一家庭亲事耕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倡民众食用本地种植的绿色蔬菜。

    城市自留地

    伦敦就有这样一项类似的计划,促进了此类问题的解决,并同时改善社区自然及人文生态环境的典型项目。从“社区种植点”切入,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同时,这一计划还使政府、NGO和居民等各个利益相关方承担起了相应的责任,共同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这项名为“首都种植计划”(Capital Growth)的项目帮助了伦敦地区在2012年底成立了2012个社区食品种植点。任何一个伦敦市民,只要拥有不少于5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权,能够找到至少5个人参与,就可以向该项目申请一笔200-1500英镑的启动资金,用于开办一个社区种植点。通过这个项目,社区居民一方面可以更便利地获得健康食品,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相互交流理解的机会,提升生活品质。

    人们选择的种植地点五花八门:伦敦几条运河的堤岸边、学校墙角的空地上、停车场边、向社区居民开放的私人花园里……这些平日里荒废或是闲置的地方有望成为伦敦这个繁华都市里一个个的食品基地。伦敦交通局这样的“大地主”也参与了进来,它们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繁华地带的Southwark地铁站附近的一片土地租给了当地的社区居民耕种。

    不拘一格种蔬菜

    竟然还有人打起了屋顶的主意。去年5月,一架起重机将10吨重的混合肥料和300多个绿色的可回收塑料桶,吊到了伦敦北部Budgens超市的屋顶上。在这里,一家名为“来自天空的食物”(Food from the Sky)的机构建起了全伦敦第一家在屋顶上的社区种植点。来自社区的志愿者们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桶里种下了土豆、芫荽、菠菜等蔬菜。

    对这些蔬菜的生长来说,屋顶上的条件简直完美。来自超市供热系统和照明系统的热量升到屋顶,使种子免受霜冻。而由于不直接种植在地面上,作物们也不用担心会受到蜗牛的吞噬和其他生物的侵扰。收成会直接在超市里销售。从屋顶到楼下货柜间的垂直距离有8米,而这也就是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距离。

    除了是一个种植基地,屋顶还成了一个教育和学习的基地。社区小学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来这里参观并学习农业知识,接触自然。社区居民乐于变成“都市农夫”,除了可以参与志愿劳动,还可以加入一个为期一年的培训项目“从种子到种子”(Seed2Seed),学习从播种到收获的农业技能。顺带地,人们也就理解了什么叫“生物多样性”,什么叫“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成功源于网络化合作

    拥有同样理念和梦想的人绝不止这一家机构。从首都种植计划开展至今,全伦敦33个自治市中已有12个正式宣布加入该项目。社区居民的志愿参与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而根据最新的数据,至少已有2万名伦敦市民参与到了当地社区种植点的志愿劳动中,而该项目也已经拥有了2278个种植点。

    社区种植点提供了更多样的食品选择,进而有利于人们的营养均衡;同时由于就近种植就近销售,食品的价格于是可以降低,而运输过程的大幅缩短又减少了大气中的碳排放。城市中空闲土地的有效耕作不仅增加了人们的食物供给,还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净化,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而当荒芜的土地变得满目生机时,城市里的反社会行为也随之下降,社区居民得以享受更绿色更和谐的生活。

    另外,一个优秀的社会创新项目也必然要求政府、NGO和社区居民等各个“利益相关方”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在首都种植计划中,伦敦市长办公室作为发起机构和资助方之一,在资源协调与政策鼓励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09年伦敦发展局首先投入5万英镑,进行了项目的试运行。在成功地支持了50多个种植点后,该项目交由一家名为“伦敦食物连接者”(London Food Link)的公益机构具体执行。这是一个类似行业协会性质的平台,联系着伦敦数以百计的与社区食物有关的公益及商业组织。显然,这一网络大大便利了该机构完成自己在项目中的职责。

    项目的经费除了有15万英镑来自伦敦市政府,其他均来自“地方食物基金”(Local Food Fund)——一家专门将国家部分彩票收入分配给与食品有关的公益项目的政府机构,而它的管理者却是一家名为“皇家野生动植物信托协会”(Royal Society of Wildlife Trusts)的民间机构。除了经费支持,伦敦各自治市的政府也为当地的社区种植点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来自天空的食物”用于种植蔬菜的可回收塑料桶就全部来自Haringey City Council的免费捐赠。有了大量的政府投入,广泛的NGO参与,加上英国民众素来对园艺活动的热爱,首都种植计划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成功实现目标的可能。

    随着社区种植点的增多,该项目所包含的内容也在增加。除了能得到启动资金,参加项目的机构还可以获得更多培训的机会和扩大自己业务的机会。机构之间的网络化组织也正在生成。同时政府正在酝酿修改相关的政策法规,使社区种植点可以更持久地发展。

    从今以后,如果你来到伦敦,除了可以欣赏泰晤士河的两岸风景外,或许你还可以发现都市中某个不经意的角落里那一小块繁盛的菜地果园;当你抬头仰望,请记得阳光下不仅有摩天大楼,还有屋顶上的花园和农场。闭上眼睛,仔细地闻一闻,这些都是都市里的“稻香村”。 

    (摘编自《东方早报》)

    链接

    中国的“自留地”新模式

    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

    “小毛驴市民农园”从2009年起在北京市郊开始运营,入股方式分为“普通份额”和“劳动份额”两种。在“普通份额”之下,租种者的预付费用为2500元,如无需配送服务、自行取菜的话则为2000元;与此相对应,租种者将在每年的6月初到10月底的20周时间内获得每周一次的新鲜时令蔬菜;20周蔬菜总重量不少于400斤,每周蔬菜不少于3种,随季节不同收获的种类有所变化。而“劳动份额”则可以理解为在农村租了块约30平方米的土地自耕自种,由农园提供种子、肥料、工具及相应的种植技术服务,并且每周为菜地浇一次水,而租种者则必须每周不定期地管理菜园,承担种植及收获的全部任务。除了与“普通份额”一样能够与家人共享农耕的乐趣之外,这块菜地上收成的所有有机蔬菜瓜果都可收入囊中。“小毛驴市民农园”的模式是社区支持农业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小规模的类似合作社的农园运作也是近两年来欧美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发展的主力。

    贵阳:都市禾友

    2009年5月上线公测的“都市禾友”虽然同样以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为基础,但同时又借鉴了开心网上风靡一时的种植蔬菜瓜果游戏,采用网络平台加实体农庄的运作模式,将 “网上农庄、都市地主”的游戏变成了现实。这个由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果蔬专业合作社与网络公司联手搭建的平台,其实体部分运作与传统的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极为类似,租种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面积分别为15m2、20m2、100m2的菜地,在签订认种合同的同时,一次性缴纳认种费(15m2为180元/年),随后即可在租种的土地上种植不同的花卉或各种农作物,并享有所有产出收益。节假日里,租种者照样可以携亲傍友,亲事耕作,体验农耕的乐趣。

    “都市禾友”最大的特色则在于,租种者可以通过其网上平台,完成购买种子、工具,播种、浇水、施肥、锄草、捉虫乃至收获等一整套的工作,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下达指令,就会有专业人士在田地里现场操作;甚至可以“摇控指挥”采摘下来的蔬菜瓜果是由农园配送到门还是委托寄卖。当然,每一个指令的在线操作都是收费的。“都市禾友”网站上设有一个专门的可充值账户,保证所有步骤的无缝连接。据网站负责人介绍,“都市禾友”下一步不仅将引入鸡、猪等家禽牲畜网络饲养,并且还将借助3G和网络,让租种者能够随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租种者还原一块真实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