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最美社工
   第11版:最美社工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做社会工作探索者
我把青春奉献给社区
做群众满意的社区建设带头人
以会带所 推动社工发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策划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最美社工

第11版
最美社工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西城区米市社区刘飞荣
我把青春奉献给社区

    刘飞荣为社区引进专业社工

    2000年,年仅20岁,学了四年国际贸易,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刘飞荣一头扎进了宣武区的小胡同,这一干就是14年。

    在学校就是学生干部,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刘飞荣,觉得在企业工作并不是自己向往的。正在这时,她看到了北京市试点招聘社区基层工作者的招聘启事,结果她以宣武区面试第二、笔试第二的好成绩在150多名参试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地当上了前兵马街社区的副主任,成为当年《北京日报》上报道的年龄最小的社区干部。

    6个社区干部,3个识字,3个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5个阿姨,1个小刘成了宝贝儿。这就是当年小刘面对的工作环境。可正是这个氛围让刚刚走出校门的小刘如鱼得水,有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里学的英语用在了暑期给双职工家庭孩子补习英语上了;文学社的功底用在了社区的6块黑板上了;与人为善的做人准则正是社区干部的基本品德。谁家的房子漏雨她肯定第一时间赶到;谁家的老人身体不好也经常是她送去医院;逢年过节值班最多的也经常是她;下水道冬天倒脏水粪便冻住了,也是刘飞荣不顾带着粪渣的冰渣飞溅到衣服上、脸上甚至是嘴唇上,干得最欢。在老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小刘这个社区长辈们眼里聪明、懂事、听话、不怕吃苦的年轻干部很快成长为社区的中坚力量。刘飞荣感到这正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想过的生活,每天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干得很开心,活得很充实。

    随后几年,刘飞荣赶上非典、北京市基层工作改制。事业编制取消,父母也劝孩子现实些,刘飞荣自己心里也很纠结。非典隔离期的一户人家彻底改变了刘飞荣走的念头。这家女儿在银行工作,在柜台上值班时被传染上了SARS,女儿被送到了小汤山治疗,老两口带着外孙被隔离,老父亲还是工伤,双腿截肢;女婿在单位隔离,不能回家,社区就承担起给祖孙三口送菜的任务。整整一个月,小刘和社区另外一位干部就成了祖孙三人最亲的人。这家女儿在小汤山住了一个多月院,不知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得成什么样子,回家后看到孩子欢蹦乱跳,父母开开心心,感动得热泪盈眶,感谢社区,感谢这个妹妹,把家照顾得特别好。老父亲也把刘飞荣认作了干闺女,十多年来一直走动着。“社区居民需要我,我不能走。”有些时候钱的多少不能代表一切,刘飞荣决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