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政策
   第05版:盘点
   第06版:专访
   第07版:话题
   第08版:趋势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社会创新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慈善家回访
   第14版:国际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侠友新社:给黑暗一道光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政策

第05版
盘点

第06版
专访

第07版
话题

第08版
趋势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社会创新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慈善家回访

第14版
国际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教盲人练太极
侠友新社:给黑暗一道光

    有时,郑元康工作之余会在机构大厅里打坐或练习太极,万周迎总是仔细地为他纠正动作。

    阳光透过浓郁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小区花园的水泥地上,隐藏在花园树荫后头,是一处僻静的所在,屋外的窗玻璃上,赫然写着“侠友新社”几个字。

    这是一家的公益机构,机构创始人万周迎是陈氏太极第十二代传人,5年前,他辞去在大学稳定的教师工作,开始进入太极和盲人世界的全新生活。

    让传统文化为盲人所用

    1991年,18岁的万周迎从老家浙江金华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毕业时,他作为当年该届唯一一名留校的本科生,留校当了老师。

    从教后不久,陈氏太极第十一代传人杨文笏来北航授课,20岁就开始练习太极的万周迎一直喜欢太极和中国传统文化,杨文笏的讲课使他对太极有了更深的了解,于是他决定拜其为师,跟从杨文笏学习太极。

    修习太极多年以后,万周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自大学毕业一直在学校工作了十余载的他,似乎一眼能望见自己几十年后的人生。2009年,从教14年的万周迎决定从北航辞职,开启一段不同的生活。

    从学校离职后的万周迎,走访过一些太极界的老前辈,然而得到的普遍反馈,是他们对太极发展的不乐观态度。这一现状让原想发展太极事业的万周迎心生困惑,如何让太极从它所处的仙境状态里突围,使这一古老的养生方式仍为当代人所用,是他开始思索的问题。他明白,想要把太极事业做起来,就必须找到一个突破点。这时,一位朋友提议,何不尝试教授盲人呢?

    盲人的生活相对单调,健全人所习以为常的聚会、看电影、运动等等生活方式,对那个黑暗世界而言是不可企及的距离。在那个世界里,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或许仅仅是听听收音机、和朋友聊聊天,甚至吃饭和生活起居,他们都不能完全脱立他人的照顾。

    创办公益NGO

    离开学校那一年,以前的学生告诉万周迎,河北廊坊有一所中专学校免费教授盲人按摩技能,于是他想去看看。到了那儿,看到孩子们奋发学习的热情,万周迎深深被打动了,他和盲校商定每周二来教孩子们太极拳。

    万周迎告诉学生,太极并不能对症下药地去医治身体的某个疾病,它只是让修炼者通过练习让身体各部分回到该处的位置,如此,身体自然会健康。“比如说,很多人在电脑前坐久了,都会感到颈椎不适,其实,颈椎病一定不单是颈椎出现了问题,而是整条脊椎都异常了。那么,通过锻炼,让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颈椎疾病便会自然康复。”

    在这些盲人学生的工作中,有些顾客也会觉得他们的按摩手法太硬。万周迎指导学生说:“把你练的太极拳劲路用在按摩上,用一种练拳的感觉去感染顾客,他肯定会感觉很舒服,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感应。”

    就这样,万周迎逐渐开始接触盲人学生,并把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将太极拳法和国学传授给他们作为生活的核心内容。为此,他创办了公益机构“侠友新社”,试图通过传统太极拳的练习和交流,将传统文化的精粹融入现代生活。侠友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将传统武艺送达最需要它的人,也就是陷于贫困中的残疾青少年,帮助他们就业和康复,从而为弱势群体建立起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如今,侠友新社已上了轨道,除了开设针对盲人的免费公益课程和针对健全人的收费太极课程外,每年机构还会在暑期组织一次针对全国各地盲校教师的培训,这些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回到各自的学校,将太极再教授给盲校学生。

    受益者之言

    经过每年数期的培训,有些毕业的学员会留在万周迎的太极培训机构当全职老师,有些则会在空时过来充当临时助教。郑元康就是这其中一个。

    来自河北省沧州市一个农村家庭的郑元康,在双目失明后,和卧病在床的祖母相依为命地共同生活了5年。2010年冬,祖母病世,郑元康下决心要去学习一项谋生的技能。随即,他打听到河北张成盲人学校可以免费教授盲人按摩技术,电话咨询了相关情况后便前去学校学习。

    那段时间,万周迎也在寻找北京周边的盲人学校,定期去教授盲人学生们太极课程。新学期开始后不久,万周迎成了他们的太极老师,除了向学员们简要介绍了太极及其起源,还答应每周都会去给学员们上一堂太极课。

    万周迎至今还能回忆起初次纠正郑元康动作时所遇到的困难。“传统的教学内容都得改变,”万周迎说道,按照传统的教学法,要通过比较和比喻的方式来让学生领悟太极的精髓。“比如我们会说,展开臂膀呈皮鞭状,但是对盲人来说这样讲就行不通。因为他们不知道皮鞭长什么样子。”这时,需要让盲人学生自己用手去摸索老师摆出的一姿一态,随后进行模仿。

    因眼睛无法看见,当时郑元康常不知道自己摆出的是什么样子,“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以为正的姿态,事实上是歪的,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去纠正他们一个个动作,有时还要反复几次,他们才会形成对的习惯。”

    第一堂太极课上了两个多小时。一周后,当万周迎再次回到学校时,他惊喜地发现几乎每位学员都牢牢掌握了第一堂课的所有动作。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郑元康的进步,在第一堂课上被纠正过的动作,第二次几乎都能够做得正确了,这大大有别于教授健全人时的教学效率。

    郑元康微笑回忆着自己的刻苦:“我想要做得比其他同学好,渴望得到表扬。我甚至半夜就起床练习呢!”

    说起机构盲人职工今后的发展,万周迎始终表示,他不希望自己一直承托着他们的生命。万周迎关于他们最理想的规划是,他们能够走出去,应该被赋予了能力去支撑起自己的未来,不论出去后会做什么样的工作,那都应该是有别于以往的。

    万周迎坚定地认为,他要给盲人一双自己的翅膀,绝不是扶着他们飞翔。这或许正是太极在黑暗世界里照射出的一道光。

    ■ 戴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