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自述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海外学人
谈谈助学该怎么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自述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海外学人

新闻内容
2015年08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谈谈助学该怎么做

    青海彩门公益行动计划,致力于公益专业化市场化探索和跨界协作,致力于助学阅读和健康梦想行动计划,致力于助老公益行动计划、助农公益服务行动计划。

    8月3日,晓庄公益开展的儿童领袖夏令营第四期如期举行,总共有13个孩子报名参与。夏令营由大雄带领,从规则意识的建立、服务意识的培养、沟通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的训练、解决问题的实践等方面对成员进行训练。

    (上接08版)

    观点2

    “一对一”助学成本太高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互助教育计划秘书长 党军

    对于贫困学生,我不赞成直接给钱。钱能解决的问题其实有限。

    目前我们除了做孤儿助养,还有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以前曾经发生过“学生收到了很多资助款后,不愿见面、联系不上”的情况,现在我们做大学生资助,主要针对大三及以上学生,不是“一对一”助学,而是通过审核后,以发布读书或实习笔记获得100元捐款的方式进行捐助,还有读书奖和无息借款等。将大额捐助与学习、实习关联起来,并帮助学生联系公益机构等去实习,提高自身能力。捐赠人则可以加入助学读书会,推荐优秀贫困生,参加线下读书会活动,形成良性互动。项目管委会中有学生、捐赠人、志愿者代表,比较均衡。

    不做“一对一”助学,是为了避免产生受助人对捐助人的依附,也避免因为捐赠人提出很多要求造成学生有很重的心理压力。以前我们也遇到过有人对学生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情况,警告后清退了。另外,“一对一”助学成本很高,假如有几千个孩子和相应的捐赠人,光沟通就很难完成,捐赠人的各种要求更加无法满足。多人接触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继而引发矛盾。

    助学项目要确保顺利进行,在制度、流程上必须公开透明,比如多渠道申请,提供多元畅通的沟通渠道。但这在特别偏僻的地方难以保障,捐助人本来就不一定有精力监督善款执行,在难以获得学生信息的情况下,更加难发挥监督作用。助学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做得不好就容易出现空子。

    百色助学网事件,在偏远地区不是孤例。他们通常控制着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域范围,当地心照不宣,外部对其了解不多。类似的助学机构或中间人垄断资源,对外部公益机构要求其必须通过自己落地,对内则要求学生,甚至可以威胁校长不能与捐赠方直接接触。

    链接>>>

    互助教育计划是2014年由志愿者发起,设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全国性公募助学项目,为优秀贫困学子提供职业生涯和资金支持,以战略公益推动教育金融制度创新。首期规模为30万元人民币,用于搭建平台,为10位优秀贫困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十多位学生每周提交读书或实习笔记,承诺毕业后捐赠1%以上收入。互助教育计划在北京金融街每周末举办线下读书会,开展公益、金融相关阅读研讨,博士和处级以下加入需要提交300字以上读书笔记,一周未读书的朋友项目建议捐100元给优秀贫困生发奖学金,见证成长。

    观点3

    助学是个细致活儿

    青海彩门公益行动计划发起人 张明琪

    直接的金钱资助好不好,这个不能简单地说赞不赞成,要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在公益助学中,尤其“一对一”的救助中,一定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实际状况。这么多年来国家、公益机构的救助大多是直接给钱,可有的父母并不一定会把钱用在孩子身上。从助学角度来看,我们当然更希望这些钱能够用在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家庭,我们不是在搞扶贫。

    这么多年无论政府还是民间的救助,都给予了贫困孩子很多帮助,但没有考虑太多孩子自身的意愿。无论是悲情主义宣传或者其他方式,都要注意受助人的感受,尽量隐去孩子的隐私信息,考虑其尊严、人格,大张旗鼓的发放仪式,是对孩子的伤害,尤其是大一点、心理敏感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把助学金转换成奖学金等激励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资助。让他在同学当中也留有尊严。或者探索设立爱心超市等等,这种工作一定要往细里做,花心思,也需要更多多元性的探索。  

    “一对一”的工作实际上是非常复杂和辛苦的。我不赞成捐赠人直接与孩子见面,也不建议视频。一线工作者都知道,对孩子家庭信息保护得不到位,会出现很多负面的问题,对捐赠人也会造成困扰。不仅捐助人可能提出各种要求,有时候孩子、家庭也会向捐赠人提出更多需求。所以,助学人员要做好双向引导和保密。受助者和捐赠人的沟通,我更倾向于文字上的,达到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行心理陪伴的目的就好。

    助学的中间人不单指个人,也包括助学机构。中间人,如果只是单一的执行者,初期可能很好,但很容易出现人情助学、腐败助学以及百色助学网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多元监督。我们一直在倡导成立家长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包括团委、妇联等部门也需要发挥监督职能。再如壹基金对合作机构的第三方监督,是一个有效的探索。

    百色助学网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公开透明不够,缺乏有效监管。这是非常可耻的。我们希望媒体曝光犯罪行为,可能还有没被发现的,但同时希望传播正面案例,不要让公众对助学产生怀疑,影响对更多孩子的救助。

    观点4

    事件之后,我们该如何对待民间公益?

    武汉市武昌区晓庄公益助力中心创始人 大雄

    不要发“政府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的谬论。一些评论表示要清理不合法的民间组织,部分民间组织出问题正是因为政府管得太严太死,双重管理的高门槛阻挠了很多民间组织的合法注册。少量的合法民间组织难以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政府、公众也就只能默许甚至支持很多不合法的组织合理地运营。真正的出路是政策进一步放开,让愿意做事的公民群体都能顺利地注册,合法地从事公益活动,从业务到财务,接受合法监管。那些不合法的、不规范的民间组织,自然失去空间。

    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管理,只能是“如果你犯法,我就立马把你抓起来”,而不是“因为你可能犯法,所以我不能让你注册”。

    不要唱“草根组织要提升透明度”的高调。任何规范运作都意味着成本。很多人平时难得捐50块钱,都还要求“百分之百用到受助者身上”,让公益组织拿什么去请专业的财务人才?

    捐款人真要是痛定思痛,就要补一补公益运作的基本知识,改变捐款的观念和习惯。如果真的希望公益组织拿出专业的、及时的财务报告、业务报告,那就请捐赠相应的善款。

    在此对晓庄公益的捐助人表示,都是深明大义的捐助人——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接受不那么严格、不那么高成本,也基本能确保不会出问题的信息公开方式。严格监管是没有止境的,随便一张票据的深究都能弄得任何一个机构人仰马翻。

    那么,有人要问,也不让政府加强管理,又不让要求民间组织提升透明度,难道就放任民间组织造假、吃回扣、性侵害吗?当然不是。公益行业要监管好,最重要的是“行业自律”。由行业内的组织成员,形成自我管理的体系,比如自发组织的××市社工协会、××省助学联盟。一个组织出问题,整个行业名誉受损;而且谁也不敢护短,否则一旦真相大白,当事人恐怕只能谢罪于天下了。

    而且,坦率地讲,要欺蒙政府、欺骗公众,太容易了!任何一个稀烂的公益活动/项目,都可以拍出精美的图片,写出漂亮的简讯,让公众觉得喜大普奔——这还是在保证诚实的前提下,如果不讲诚信,那就更说不清楚了。但是,我深信,这些都逃不出同行的眼睛。

    这类性胁迫/性剥削,由于其私密性、复杂性,属于权力关系的监管死角,在政府、企业等领域,由于权力差距更大且缺少监管,问题应该更严重。这类问题不仅在组织上下级之间,还会发生在其他权力关系中,比如腾讯专题《女老板为何因户外广告牌性贿赂城管》,频现网络的高校教师潜规则学生、导演潜规则演员,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曾多次曝出针对女性难民的性剥削事件。只是问题发生在公益领域,听起来性质更恶劣。

    性胁迫/性剥削的核心是权力关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在性别平等教育、制度(比如要求知情必报,否则以从犯论处)等方面的共同进步,那么在任何领域都是很难禁绝的。仅就公益而言,应该尽可能减少捐助式慈善,转化为合作式公益,削弱双方的权力关系,发展对等的合作关系,相信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以北川羌魂(中国心志愿者团队)的助学为例,北川羌魂要求受资助的高中生(经过培训后)寻访贫困的初中生,并由这些高中生通过团队讨论确定资助名单。在这样的公益行动中,这些高中生可以认为是北川羌魂的合作伙伴,通过自身的行动/劳动换取助学金/回报,也许有的贫困高中生还不乐意呢。在这样的关系中,假设工作人员/成年志愿者有性胁迫的举动,失败的几率就要大很多了。

    去年我跟随参观一个公益组织的助学金发放仪式。50多岁的志愿者“情到深处”之时,来了一句:“孩子们,你们不要觉得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不要觉得可怜,今天到场所有爱心人士,都是你们的爸爸妈妈!”我在下面跟小朋友坐在一起,差点就帮小朋友回一句:“我还是你爸爸呢!”

    人在权力关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时,会滋生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欲望。一旦这些念头缺少监管,谁也说不准会干出什么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个不需要任何付出即可得到的捐赠,对贫困中的学生是很难拒绝的。且不说捐赠会不会“助长不劳而获的习惯”,至少,难以拒绝的捐赠背后,我们要警惕难以拒绝的胁迫,和那不易监管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