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纸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特别报道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国际·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兴盛的清代苏州民间慈善活动

版面目录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纸

第10版
特别报道

第11版
特别报道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国际·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3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兴盛的清代苏州民间慈善活动

    清朝苏州人沈宽夫兴办的义庄,内有土地数千亩,用来救济社会上的穷人。图为沈家乐善堂。

    苏州慈善事业结构图

    作为清代中国最著名的经济都市,苏州不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而且慈善事业也极为兴盛。这不仅表现为善会、善堂等慈善机构的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从中反映出地方士绅或有力者对慈善事业的热心,还表现为工商业者对慈善事业的广泛参与。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清代苏州慈善事业的举办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况,既有官方主持的,又有地方社会(主要是地方士绅)主持的——其中一部分并得到官方的指导或资助,还有工商业者主持的,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由地方社会创立主持并得到官方资助的机构

    由于养济院收养的贫病孤老人数有限(各地不同,多在五十名至二百名以内),等待救济的人却很多;而且,官办养济院在经营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导致机能渐趋衰废。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养济院的补充手段,由地方社会主持的民间慈善机构如普济堂、育婴堂等逐渐兴盛,并得到官方的支持和资助,在慈善救济事业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康熙四十九年(1710),苏州士绅顾如龙等仿照北京的做法,募资在长洲县境内虎丘普济桥(今苏州社会福利院)创建普济堂,“收养贫民略如京师堂制”,兼收男女。乾隆三年(1738),苏州士绅吴三复又在吴县盘门外设置普济堂,专门收养病妇。至此,先前设立于虎丘的普济堂则改为专收男性。所以,民国《吴县志》将在吴县者称为“女普济堂”,在长洲县者称为“男普济堂”。普济堂分设男女,这可能是苏州特有的情况。

    地方社会主持的慈善事业

    根据对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吴门表隐》、《桐桥倚棹录》等资料进行的统计,苏州同城而治的吴、长洲、元和三县,各种善堂、善会至少有九十三个。

    苏州的善堂所从事的慈善事业,涉及收养贫病孤寡老人和弃婴孤儿,援助儒士的遗孀遗孤及寡妇、节妇,收留老病流民,施粥,施药,施棺代葬,掩埋路尸,寄柩权厝,设义塾代教贫苦子弟,教育不孝子弟,放生惜字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无所不包。

    从善堂施济情况可以看出,既有专门的机构,又有综合机构。一般而言,一二人独创,经费有限,这样的机构往往限于一两个种类的救济,而集多人之力创设的机构,经费较充足,往往具有综合功能,救济对象和范围较广。

    统计结果表明,苏州慈善事业最重视施棺代葬,这应该是因失业贫困而造成无力营葬,路多倒毙者的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慈善机构设立义塾,注重教育贫困子弟,应与苏州地方文风鼎盛,重教尚文的风气有关。

    宗族义庄

    苏州不仅是义庄的策源地,而且也是清代义庄最为盛行的地区,义庄的数量和规模,在全国无与伦比。据统计,清代苏州府共设义庄一百六十八个,以一府之地而有如此众多的义庄,这在全国是仅见的。

    义庄是以义田为主体、以赡养贫困族人为宗旨的宗族共同体。虽然义庄有仓库、宅第、宗祠、义学等建筑物,有约束族人的庄规,但土地是义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义庄的规模主要表现为义田的多少。从江南各地义庄的情况来看,土地多者达数千亩,少者只有一百余亩。而苏州义庄规模普遍较大,以同城而治的吴、长洲、元和三县为例,土地在一千亩以上的有三十九个,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五;五百亩至一千亩的有二十一个,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点四;五百亩以下的只有三个,占总数的百分之四;数量不明者有六个,占百分之八点七。其中范氏义庄义田最多时达五千三百余亩,在乾隆、嘉庆年间还拥有市房一百余所,年收入达一万两银子。

    苏州义庄数量多,规模大,与苏州多富室的背景有关。所谓的富室,主要包括两类人:一类是拥有特权并有外来收入的官宦士绅,这与苏州人文鼎盛、科举仕宦者多的情况是分不开的;另一类是经商治生、发财致富的商人,这又与苏州商品经济发达密不可分。而后一类人,往往通过捐纳的途径买取功名,从而跻身于士绅阶层。因此,苏州的义庄大多是由有官、绅身份的人创建的。

    创建义庄的人往往具有深刻的同情心,对慈善事业怀有热情。如义庄的创始者范仲淹就是一个“平生好施与”的人物;申氏义庄的创建者申时行除置田建庄外,还“创建言祠,助修吴学,捐学田,及贴两县役诸费”;荥阳义庄的潘麟兆“世居吴中,力行善事,不可枚举”。这样的例子甚多,无须多举。如果说财力充足是建立义庄的物质前提,那么基于人道的同情心则成为建立义庄的心理基础。

    义庄的慈善活动是多方面的,陆润庠《杭氏义庄记》中说:“凡族中贫乏不能自存者月有支,孤寡残疾无以为养者月有支,病殁殡葬婚嫁生育之费以及子弟之课读、春秋之宾兴,莫不各有所给。”潘世恩记汪氏诵芬义庄说:“同族繁衍,或贫乏不能自存也,将使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婚丧者赒助之,才优而秀达者又奖励而裁成之。”类似的说法在各义庄的规条中都能见到。可以说,赡贫、养老、恤病、助婚、送葬、劝学等是义庄施济的主要内容。为数众多的义庄,在清代苏州的慈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商业者举办的慈善活动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苏州城市的繁荣,兴办慈善事业成为会馆、公所的重要职能。工商业组织的善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压力,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因而得到了官府的褒奖和支持,从而使会馆、公所的慈善活动愈趋活跃,成为清代苏州慈善事业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苏州的善堂至少有九所是外来商人建立的,如徽商的诚善堂、绍兴商人的培德堂、句容商人的丹霞义园等,它们“专备乡人寄柩权厝”,“埋瘗同乡棺木”。但这些记载较为简略。 

    从碑刻资料看,最早办理善举的工商业组织是书坊业的崇德公所。康熙十年(1671)苏州书坊业建立崇德书院,“为同业订正书籍讨论删原之所,并同业中异乡同伙,如有在苏病故,无力回乡者,代为埋葬狮山义塚”。从乾隆年间开始,会馆、公所办理同业善举的情况逐渐增多,创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陕西会馆“建普济堂,以妥旅榇”。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潮州会馆碑记》也有“襄义举”的说法。嘉庆、道光以后,这类情况更为普遍。但至清代中期,工商业组织的善举内容仍大多限于同业人员死后施棺、停棺和代葬。至同治、光绪年间,工商业组织举办的慈善活动达到鼎盛,不仅善举的内容丰富多样,甚至有些公所就是在善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染坊业公所称为培德堂,性善公所称为性善局,皮货业裘业公所由“轮流办理周恤同业善举”的楚宝堂演化而来。

    与地方社会主持的慈善机构不同,工商业组织主持的善举经费,不是向社会倡募,而是在同业内部筹集。筹集的方法,一是同业分摊,如布业尚始公所,“同业公议,各伙友愿于薪俸内每一千捐钱十文,店主人亦复照数捐助,抵充办善经费”;二是自愿捐款,如红木梳妆业三义公所即是“无论开店、开作,归开主每月自愿,出捐一文善愿,并不外募,作为生养葬之费”;三是分摊与捐助并行,如钢锯公所,“身等所需经费,邀集公议,按店计炉灶一只,每月提捐钱一百文,作为办善之资,不准劝捐外业店伙苛派勒捐之议。如遇同业捐助,听从自愿”。虽然各会馆、公所的经费有多有少,但因为有比较固定的来源,会馆、公所的善举经费一般都比较充足,从而能保证同业慈善活动的持续进行。

    善举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贫困失业、年老孤苦者给予生活补助。如绸缎业七襄公所规定:“如同业中有老病废疾不能谋生者,有鳏寡孤独无所倚藉者,有异乡远客贫困不能归里者,由各肆报之公局,令司月者核实,于公费中量为资助。”圆金业兴复公所规定:“至年老无依,仍照旧章,公所养赡。”

    第二,病者给药医治,死者给棺掩埋。如绚章公所规定:“凡同业之人,生则医药,死则殓埋。”红木梳妆业三义公所对“有病无力医治”者,“由公所延医诊治给药”,“设或身后无着,给发衣衾棺木,暂葬义冢,立碑为记”。根据财力大小,有些会馆、公所对于外地年老病故者“买棺成殓,安送归乡”。而更多的则是购置土地,立为义冢,就地掩埋。

    第三,救济病故同业家属,或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如估衣业云章公所即提出:“凡有同业伙友……倘病故无着者,照章给资,以备棺殓一切。所遗孤寡无依,亦由公所按月贴钱敷度。”兴复公所,“经同业公议,停收学徒,俾使失业各伙,即可设法安插,不致有流离失所之苦”。

    第四,创办学堂,为同业子弟提供就学机会。如置器业集德公所行规中议定设立义塾;石业公所在施行救济的同时,还“拟设知新蒙小学堂一所”,“延师教授同业子弟”;银楼业安怀公所也打算在经费充裕时设立“普通小学堂,教授同业子弟”。(摘自《苏州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