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新闻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再站起来,才能遇到人生另一个可能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残奥冠军侯斌:
再站起来,才能遇到人生另一个可能

    侯斌与受助孩子

    ■ 本报记者 李庆

    奥运、冠军、圣火、南极、北极、戈壁、联合国,这些颇具显著性的要素,哪怕只有一个傍身,已足够传奇,而侯斌,将它们集于一身。作为中国数千万残疾人中的一员,只有一条腿的他觉得,残疾人没有公平之说,只有在不公平中成就自己的人生。

    父母的努力让他愈加坚强

    1975年出生于黑龙江佳木斯市的侯斌,9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左腿。那一天,他正好得到了田径比赛的第二名,想回家告诉妈妈这个喜讯。然而不幸的是,在回家的途中,他被火车轧断了左腿。

    那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为了给侯斌医治腿伤,家里到处借钱。侯斌回忆说,母亲一般借钱,也不过是五元十元。但是别人看到母亲都要躲,因为怕她又是去借钱。侯斌的父亲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为了多攒些钱给侯斌医治腿伤,更是连一些很危险的工作都做,有几次甚至差点出了意外。

    父母的努力,让侯斌备受感染,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因为失去一条腿而放弃生活信念。从此,他试图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糟糕的现状,他开始练习书法、学习绘画、修表,装上假肢做运动锻炼,只为以后能多一点出路。

    16岁时,在福利工厂忙着搬运纸芯筒的他,无意间看见小电视机里播放的全国残运会的新闻,第二天他便去了体校,自此开始接受专业的跳高训练。在1993年,18岁的侯斌在一次国家队选拔赛上脱颖而出。

    19岁时,当他还只能跳1.55米时,却将目标定为2米,为此他被人嘲笑为妄想,最终他以1.94米的惊人高度蝉联亚特兰大、悉尼、雅典三届残奥冠军,迄今无人能破。

    2008年初,国际残奥委会正式启动残奥大使项目,侯斌从克雷文手中接过聘书,成为全球首位残奥大使。

    2008年9月6日晚,侯斌超越极限,以震撼世界的方式点燃北京2008年残奥会主火炬,全场沸腾。

    2009年,侯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第六届联合国青年大会”,向全球70多个国家青年代表发表奥运精神的演讲。

    后来,侯斌还参加了南北极探险,成为第一个登陆南北极的残奥冠军,他时刻挑战自我,还在南北极破冰下水游泳。他说很多事没有经历就没有体验,没有尝试就没有收获。

    生命精彩与否不在于是否完整,而贵在抱残守缺仍能乐观生活。侯斌9年奥运征程的背后,有伤痛、血汗、泪水的交织;有无数次跌倒、爬起的磨炼;更有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毅力。正是这一点点无形的梦想与坚定,让他“跃上”世界之巅。

    独脚走出别样人生

    残奥点火、三次夺冠都让侯斌站在了人生的最高峰,然而高潮过后,他一再陷入困惑,不当运动员,一个残疾人还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或许是他的使命感铸就了命运,有学校邀请他给学生做演讲,虽然这个演讲是没有酬劳的,但是他不在意。

    侯斌说:“从没觉得可以靠这个谋生,就想讲讲自己的故事,抓住每一个机会,影响每一个人。”

    从此,侯斌的演讲生涯开始了……

    侯斌致力于以心灵励志演讲的方式传递奥运精神,他的演讲亲切有活力,坚强而快乐的形象深入人心。2009年,他成为首位在联合国青年大会演讲的中国青年。2011年,他在上海万人体育馆举办“超级梦想”的演讲。现在,他已与全球18位总统及国王同台演讲,分享中国精神。为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1500余场心灵励志演讲,他把自己行走的故事融进自己的演讲中,用信念和感恩点化我们的世界和生活。

    侯斌说:“我的使命是将奥运精神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或许我的演讲不是最好的,但我一定最用心传递生命无限可能。” 

    除了是出色的演讲者,侯斌也是玄奘之路的常客。因为就读EMBA课程的原因,让侯斌知道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

    2011年侯斌第一次走上玄奘之路,一直到2013年,侯斌连续四次踏上“亚洲商学院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荒芜的沙漠中,他无数次迷失方向、假肢深陷沙尘中,更有无数次的跌倒,但他用勇气与梦想,将自我超越。

    为此,侯斌给自己定了一个五年戈壁计划,他计划用五年时间走完普通人四天三夜完成的112公里戈壁路程。最终从“戈六”到“戈九”,侯斌用四年的时间行走了138公里,超过了赛事的112公里……

    侯斌说:“人生的路本来就很艰苦,我不能一直停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阶段上,我想重新创造自己另外的人生方式。戈壁挑战赛不仅强健了体魄、锻炼了心智、磨炼了意志、挑战了自我,更主要的是越走内心越平静,越走越觉得应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行走,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他想让更多的人“再站起来”

    如今的侯斌,除了演讲,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公益事业。

    说起侯斌的公益之路,多年来,他都在为让更多人的“再站起来”而努力着。

    2008年汶川地震后,侯斌心系灾区那些因伤致残的儿童,他多次前往医院,用自身的经历鼓励他们重新树立起信心。侯斌受邀担任香港“站起来”基金会慈善大使,为汶川地震致残的孩子带去梦想。

    2009年3月,侯斌作为香港“站起来”基金会公益大使带领孩子们参与香港自行车赛,游览迪斯尼,鼓励孩子们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2013年,侯斌发起“再站起来”公益项目,为雅安地震致残的孩子安装进口假肢,帮助汶川地震致残的孩子更换进口假肢零部件,迄今已有20余名孩子受益。

    2013年12月11日,侯斌在第二届“多哈目标”体育国际论坛上介绍了正在尝试的“再站起来”公益项目,并以项目发起方的身份与大会签署了残疾人假肢安装帮扶公益项目全球推广计划。

    今年5月,侯斌和尔玛阿依共同代表“再站起来项目组”踏上戈壁之路,旨在帮助100名截肢贫困儿童装上假肢而筹款。戈壁之旅不只是单次行动,侯斌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帮助100名孩子再站起来。

    对话侯斌

    《公益时报》:你选择做公益的初衷是什么?

    侯斌:1996年,我在美国比赛的时候假肢坏掉,美籍华人陈振宏先生赞助了我,为我安装了假肢。2000年以后我来到厦门,潘世建副市长又帮我安装了进口的假肢。多年来,一直有很多人在帮助我。如今我有了机会和能力,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孩子装上假肢,为更多遭遇不幸的人提供帮助。

    《公益时报》:多年来你参加的公益活动,对你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侯斌:对我的家庭影响很大,通过慈善活动的参与,包括出差、图片、视频,对我六岁的儿子触动和影响很大,儿子甚至还天真地问我,会不会因为爸爸所做的这些好事,我们都可以活到1000多岁。在儿子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带他去做义工,他也非常喜欢,同时也让他从小树立了慈善观。我觉得做慈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公益时报》:能否给我们谈谈“再站起来”这个公益项目,具体的项目计划是怎样的?成果如何?

    侯斌:这个项目是我在2013年发起的,意在为地震致残的儿童安装假肢。自2015年起,我们将“再站起来”项目的受益人群从地震致残儿童,扩大至所有因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导致截肢的贫困儿童及残疾人运动员。

    2015年,我们在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设立了“联劝侯斌公益专项基金”,发起“Bin跑计划——残疾人运动员专业假肢保障计划”,旨在为入选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参赛队伍的残疾运动员提供专业运动假肢,支持运动员更好地参与备赛训练,提升比赛成绩。此外,“再站起来”项目组还与中华儿慈会9958紧急救助中心共同设立“9958再站起来公益基金”,发起“再站起来——弱势群体儿童假肢帮扶计划”,计划2016年至2018年,三年内为100名意外致残截肢的贫困儿童免费提供假肢安装和后续维护,帮助他们身心都能“再站起来”。

    截至目前,“再站起来”公益项目为雅安地震致残儿童安装小腿假肢4支,为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尔玛阿依安装了假肢1支,帮助汶川地震中致残的16名孩子制作了24个新的接触腔,更换了4支海绵、3双袜套,共有20余名受益人得到了更换假肢和配件的帮助。

    “再站起来——弱势群体儿童假肢帮扶计划”截至2016年5月,已为2名孩子成功安装了假肢并已回家进行康复训练,还有3名孩子已通过初诊,项目组将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等待合适的机会进行假肢安装。

    《公益时报》:2016年你在公益方面将做出哪些努力?

    侯斌:希望在未来的三年为100个孩子装上假肢,这个工作量其实非常大。因为很多孩子还不知道有我们这样一个组织,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我们的团队需要在前期不断地去沟通、调查、了解贫困及伤病情况、是否能够安装假肢、伤口有无愈合等。项目想要达到的目标有两点:第一,为孩子装上义肢再站起来,让他们融入到社会中去;第二,希望每一个案例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其实很多孩子的腿是可以预防的,很多灾难的发生也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车祸、意外、设备的倒塌等,以及农村的一些外部环境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意外的发生。

    《公益时报》: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公益目标呢?

    侯斌: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一颗公益心,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得到过他人的帮助。我们的项目近年来有很多人、很多组织加入进来。再加上我就读了国际慈善管理EMP班,在那里看到了很多的慈善组织,我发现社会上其实有很多人在做公益,很多人都在推动着社会慈善事业的进步。我希望慈善可以惠及更多人,“再站起来”公益项目在两年前的多哈大会上,被“多哈目标”体育国际论坛作为大会的全球推广项目,这个项目还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够再站起来,也希望他们的精神状态再站起来,心灵再站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争取能够在物质资助之外,实现心灵关怀方面的系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