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年检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年检
   第14版:年检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诸“卍”字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年检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年检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诸“卍”字会

    1934年8月,北平白卍字会获得成立人民团体组织的许可证书。

    手执会旗的红卍字会员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加之灾荒连绵,广大民众备受其害、艰难度日。民间慈善团体纷纷开展救护与赈济活动,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印迹。大家通常较为熟知近代的新型慈善组织——西方“舶来品”红十字会,而对于在本土成长起来的规模较大的民间宗教性慈善组织——以及其他同符异色的诸卍字会系列,人们则知晓无多。其实,它们既非特殊个案,亦非昙花一现。以北京地区为例,民国时期即曾活跃有红、黄、白、蓝卍字会。

    红卍字会

    世界红卍字会起源于民间宗教道院。道院于1915年发起于山东滨县,不久外传至济南。作为道院的外围机构,世界红卍字会于1922年在济南成立,“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并宣称“纯粹世界性之团体,不涉党派,不谈政治,不作慈善范围以外之企图”,同时拟设红、黄、白、蓝、黑五支分会,以相互联系、共宣教化。后经钱能训(北洋政府前国务总理)、徐世光(中华民国前大总统徐世昌之弟、曾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人发起筹备,当年又迁往北京成立了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会址设在西单舍饭寺十六号,并经内务部批准立案,之后通知各地道院成立红卍字会分会。风云际会之下,世界红卍字会发展势头强盛、分布广泛,最多时达600余处,甚至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均有分会。

    红卍字会的骨干成员主要集中于绅商阶层、前清及北洋的达官贵族等社会名流。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下设总务、储计、防空、救济、慈业、交际六部,按事务繁简各又分为若干股。总会和各分会的机构设置、功能大体类似,分会具有相对独立性。红卍字会立足本土的慈善传统,并效仿红十字会的战地救护事业,开展的救助活动非常庞杂,不仅设有护世队、学校、报社、恤养院、医院、育婴堂、孤儿院、残废院、贫民工厂、平粜局、恤养局、恤嫠局、恤老局、因利局、贷济所、棲流所、施粥厂、施诊所、施药所、施棺所、惜字处,还有临时性的救济队、赈济队、收容所、临时医院等。

    世界红卍字会北京分会筹建于1922年11月,先附设于总会会址内,1930年迁入北池子妞妞房八号。北京分会以“救济灾患,福利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内设总务、救济、福利、交际股分管会务。经费主要依靠会费、实业经营收入和社会资助。所办慈善之举主要有小学校、中医诊疗所、义地公墓及夏施茶、冬施衣粮等。

    20世纪50年代初,因社会转型诸多原因,红卍字会逐渐淡出大陆历史舞台。1953年2月19日,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在《人民日报》发表“关于结束在中国大陆事业的声明”,宣布自行解散。当月,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公安局、教育局、公共卫生局及北京市救济分会联手接管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北京分会。

    黄卍字会

    1914年2月20日,《申报》曾刊登《僧人组织黄卍字》,文称:中华佛教总会副会长清海静波拟创设黄卍字会,开办中西医院,设立医学堂及救护看护学校,培养人才以备救护救疫之用,筹募款项赈济水旱偏灾,立慈儿院教养孤寒儿童。

    1926年(又说1929年、1934年),天津黄卍字会成立。其创始人马献光,长于医术、笃信神佛,曾是世界红卍字会天津分会会员,后脱离红卍字会组织黄卍字会。1940年,扩大组织改称为“世界黄卍字会天津市总会”。1947年,国民党政府以该会在首都南京无总会设立、于例不合,令其复改为“天津黄卍字会”。会员多为叫卖行、货栈等商界人物,亦有少数政界人物,多信仰释迦牟尼。该会于1950年前后无形解散。黄卍字会在天津有分会三处,另有分会或办事处设在北京。

    白卍字会

    1933年11月,鉴于当时平津多冀鲁灾民和东北沦亡难民,啼饥号寒、惨不忍睹;且北平本地百业衰落、生计维艰,赤贫人家触目皆是、尤可悯伤,加之已有红卍字会、黄卍字会等机关竭力从事拯救,奈何灾广力绌,故而恽宝惠(北洋政府前国务院秘书长,其父恽毓鼎长期担任晚清国史馆总纂)等人拟仿照天津白卍字会发起筹备北平市白卍字会。天津市白卍字会,全称天津市白卍字慈善慈宏道会,又称世界白卍字会天津总会。白卍字会坚持“宣扬道德,办理救济,博爱人群,服务社会”的宗旨,其会员多数曾参加过红卍字会,如长期担任会长的李育坤便曾是天津红卍字会会员。

    北平市白卍字会发起人多为前政界、军界名流,也有少数商界、学界人士。次年获准备案,并于7月在中山公园召开成立大会,恽宝惠当选为会长。该会章程宣称专以办理各项慈善事业为宗旨,但因慈善事业范围甚为广大,所以应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以务实为用。会址初设于西单二龙路一号,1937年11月移至南魏儿胡同八号。北平市白卍字会实行理事制,分设总务股、账务股、调查股、卫生股、教育股,并设五人制监事会以监督具体会务。

    北平市白卍字会长期致力于赈济活动。早在正式成立之前,从1934年一月至三月间即提前于西城狮子府地方筹设粥厂一处,共用小米170余石,救济难民多达11万余口,到会领米之贫民莫不争先恐后。北平市白卍字会还设有医务施诊所一处,专以救济民众疾病,并办理卫生事务,为筹设医院奠立根基。此外,该会还与北平市各慈善团体联合会、正字慈善会,以及民国时期著名的华洋义赈会、中华三教圣道总会等慈善机构、团体积极联络、声气相通,以共襄善业。

    蓝卍字会

    北平市蓝卍字会的最初诞生,也实因天津市蓝卍字会拟设驻北平办事处。天津蓝卍字会创建于1935年,1943年6月改称蓝卍字会总会。参加者多为商界人士,尤以木行业商家为主,也有从事银行、油行、干鲜果、药业及货栈业者。史载蓝卍字会的几位创始人,“看到天津红、黄卍字会在社会上很活跃,不甘落后,纠合各行业,集资创立蓝卍字会”。天津市蓝卍字会长期办理冬夏两季常赈以及施医施药种种善举。该会于1953年9月停止活动。

    1935年6月,天津市蓝卍字会会长朱绍亭并副会长李振廷、宋耀曾等致函北平市社会局称,“平津比邻密迩,痛切攸关,慈善宗旨本无畛域之分,为便利办公起见”,拟于北平市西单报子亭街甲七十五号设驻平办事处,并派宋文祥为办事处主任负责办理具体事务。12月,北平市蓝卍字会召开成立大会,市公安局、社会局特派第一科公益救济股视察员到场监督。次年1月备案,并迁至东城西总布胡同14号。1939年,由会员捐资在东城小牌坊胡同55号修建新会址。

    北平市蓝卍字会发起人包括工商、政、学、军、医及梨园等各界人士,既有来自电灯公司、汽油行、五金行、罐头行、玻璃庄、呢绒庄、砖瓦厂、木厂、盐店等企业的经理和商人,也有来自辅仁大学、朝阳大学的高校教师,还有律师、工程技师、中医、政府职员、普通市民等,此外梨园界的一些名流,如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之义子侯海林、之婿刘砚芳父子等亦忝列其中。北平市蓝卍字会设13人理事会,互推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4人为执行机构,理事会下设调查、交际、会务、救济四股分管各项事务。经费主要依会费收入或董事分担。

    北平市蓝卍字会订有简章27条,对于该会的成立宗旨、入会办法、会费管理、会员管理、董事制度、奖惩制度、组织机构、人事任免、财务支出、内外监督等方面均作出详细规定。例如关于组织监管,规定董事如有违反会章或大会决议案者应由大会决议罢免;如有侵蚀会款或其他重大不法情事者,依法呈送法院究办。董事长应报告本届详细收支账目,并说明办理会务经过情形。董事会每月除有特别事故外应开会一次,并应于月终将一月内收支款目及办事实况公开宣布。应于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向社会局呈报职员任免、职员成绩、财产收支概况、会员加入或告退等情形。遇有必要时方可募集捐款,且应将捐册收据编号呈经社会局核准盖印后方为有效,等等不一而足。

    北平市蓝卍字会以“崇尚道德,办理养老、恤孤、济贫、救灾以及其他社会慈善教育救助等事业”为宗旨。所办慈善事业主要有:西城卧佛寺街鹫峰寺粥厂;香山、温泉、模式口及德胜门外、东城根等处办冬赈,设诊所向贫病市民免费诊治;办西城顺城街小学一二年级免费班,并施茶、助葬等。1949年以后,该会因组织衰落、经济困难,活动渐次停顿而自行解散。

    由上可知,以北京地区为例,民国时期诸卍字会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与文化根源,它们是近代西风东渐背景下中西慈善文化交融的产物,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卍”是相传已久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寓意吉祥。今天,尽管诸卍字会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历史功绩不应湮没无声,它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汲取和珍视。同时,诸卍字会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关系,诸卍字会与其他慈善组织(例如红十字会)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内在关联,仍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入思考。

    ■ 王娟 王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