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国际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奥运冠军助力“8020拒绝老掉牙公益行动”第三季
益桥:将商业人才引入公益行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益桥:将商业人才引入公益行业

    益桥导师代表

    2016年8月,“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发布会上,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李一诺等为项目站台,讨论公益领域人才匮乏的老大难问题。

    而这当中的主角,却是一家今年刚刚完成工商注册的公司——益桥(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桥中国)。

    这是一个怎样的项目,为什么会有众多的公益机构负责人出席呢?

    “我们在商业领域寻找具备良好专业技能且为当下公益机构缺乏的优秀人才,并且在筛选和培训后让他们进入相应的公益机构担任中层管理人员,这样既可以解决公益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的痛点,也可以打破商业人才进入公益领域的传统壁垒。”当回答《公益时报》记者对“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项目的定位时,益桥中国联合创始人黄梦思这样表示。

    不仅仅是猎头公司

    益桥(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在其公开资料中对公司的介绍为:开创型的社会创新机构,致力于把优秀人才和跨领域资源带入中国公益行业,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并激发社会大众对公益的理解与参与。

    而其9名团队核心成员均有不同的留学经历,其主要创始人王赛更是以罗德学者身份在牛津大学获得公共政策硕士学位。

    2016年8月,其第一个项目“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正式启动,项目筛选出的1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将分别进入不同的公益机构担任中层管理。王赛在对项目介绍中说道:“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模式将商业人才引进公益机构当中,他们的专业技能恰好能满足公益机构的需求。”

    “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实施周期为一年,10位学员都将与公益机构签订为期1年的劳务合同,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是否续约。

    为有需要的目标客户提供专业人才,这事儿听起来就是一家猎头公司的业务,只不过从传统的为企业寻觅人才变成了为公益机构寻觅人才。

    但对这样看法,黄梦思并不认同,她表示,传统的猎头公司只是根据企业需求挖掘相应的人才,一旦满足双方需求,交易就已经结束。对我们而言,在前期人才的筛选过程中,不但会评估其专业能力,还会考虑是否适合从事公益,让合适的人才在适合的领域发展是我们关心的;而在筛选后我们会对其进行全面的培养,让他们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有更全面、具体的了解,最后,人才进入公益机构后,我们还将持续关注其发展,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总而言之,我们是一种陪伴式成长,公益机构不单单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更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一同培养具备商业经验的复合型优秀公益人才。”黄梦思强调。

    培养商业人才转战公益界

    我国公益慈善领域发展迅速是不争事实,但相比于商业领域,无论在运作模式、组织架构、薪资待遇、晋升机制等方面,无疑还有很多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吸引优秀的商业人才放下丰厚的待遇,转战相对更具挑战性的公益领域,应该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

    对此,益桥中国项目总监曹原表示:“虽然相比而言商业领域有其制度完善的优势,但公益慈善领域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当前面临的人才匮乏也让人们更加坚信在这样一个行业中将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让他们大展身手;另一方面,在社会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愿意投身到公益当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关于如何筛选“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学员时,曹原说:“因为我们要筛选公益人才,会在前期通过对众多公益机构的走访中了解他们缺乏哪些方面的人才,第一轮筛选中,我们根据结果着重筛选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如大数据处理、金融、咨询等;此外,我们会要求申请者提供为何要进入公益行业的个人陈述性质的材料,这样就防止很多人一时冲动;第二轮筛选中,我们会对入选的申请者进行分组,小组会对不同的公益机构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我们会通过申请者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后的案例报告来考察其自身能力是否适合公益行业;第三轮筛选,我们会组成评审团对其进行面试,考察其综合能力,最终确定入选学院名单并根据其综合能力推荐给适合的公益机构。”

    对于公益机构提供的职位方面,曹原补充道:“在第一轮筛选结束后,我们就会把合作的公益机构提供的不同职位都告诉申请者,基本上都是公益机构的中层以上管理职位;因此我们会在筛选全部结束后对最终入选的学员进行培养,包括对公益慈善领域相关知识、法律及发展现状进行培训,以及特别聘请的10位跨界导师,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会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提供薪资补贴

    钱的问题总归是绕不过的,公益行业人才匮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够提供与人才自身价值相匹配的薪资待遇。

    “对于学员进入公益机构的薪资问题,原则是由相应的公益机构承担,虽然普遍相对于之前在企业就职的薪资要低,但大都能保证其生活质量不会下降,而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公益组织无法提供合理的薪资,将由益桥中国进行补贴。”曹原表示。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公司而非公益机构的益桥中国,如何实现项目盈利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此,曹原表示:“到目前为止,项目本身并没有任何盈利,益桥中国还处于接受基金会资助阶段,盖茨基金会及险峰基金会已累计资助超过50万元人民币。而对于后期项目盈利点,我们为公益机构提供优质公益人才,会向公益机构收取费用;而且我们所设计的培训课程也将对社会有偿开放,从而获得一定盈利。”

    在探索中不断转型

    “除了对人才的陪伴式成长以外,不再局限以往的行业内人才流动,而是通过商业与公益的跨界整合,打造复合型人才流动平台,让商业人才更好地进入公益界,也让公益人才更好地进入商业圈。”对于项目的创新,曹原颇为自豪。

    就曹原介绍,现阶段“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只是针对具有商业从业经验的人群,后期我们还将启动面向优秀应届毕业生的项目以及益桥智库项目,全方位地提供人才筛选、培养、咨询等服务。

    “我们是在不断努力去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逐渐发展成公益人才孵化平台,并最终成为一家社会企业。但因为目前我们刚刚起步,而且国家对于社会企业定义尚不明确,我们依旧需要在不断的自我实践和探索中转型。”曹原表示。

    ■ 本报记者 菅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