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社会创新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年检
   第16版:
公益组织如何玩转“互联网+传播”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社会创新

第11版
人物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公益组织如何玩转“互联网+传播”

    在随处可见“互联网+”的时代,仍然有超过一半的公益组织不会在网上“收听”公众对他们的评价,而搭建互联网社区,收听和互动都非常重要。

    很多人可能要问什么是收听?最近,我们和NGO2.0的发起人兼秘书长王瑾教授和执行主任张强,就互联网传播的收听、新媒体和互联网工具使用等话题,深入浅出地聊了聊。

    不要用2.0的平台

    做1.0的事

    2.0传播的特性,王瑾归结为透明、开放、众包、共享、协作、去中心化、自组织等。而众包对公益机构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个人做不成、一家组织做不成,但通过层层交叠的网络,通过朋友的朋友,甚至不认识的陌生人,可以齐心协力完成善举,这就是众包。

    而要做好众包,第一步是搭建社区。很多组织要做事情了,临时抱佛脚拉人是不行的,搭建社区是平时就要做的。

    在社会化媒体搭建社区,要用好它的两个功能:收听和互动。搭建社区必须从收听开始。但现在公益圈的问题是大家不注重收听,也不会收听,大多数组织一味地用微信、微博来广播自己想说的话,只是在用2.0的平台做1.0的事情。

    以微博为例,NGO2.0在2012年的一项调研显示,公益组织在社交媒体的内容原创比高达52%左右,(更恰当的比例认为是30%),自说自话超过收听,更不用说互动。当你需要他人转发推荐分享时,也应当养成推荐别人内容的习惯。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显示,42.37%的公益组织会通过网络收听工具收集公众对他们的评价;超过一半的组织没有这么做。

    那么,怎样收听行业、竞争对手、关于自己的消息?有很多工具和方法,比如邮件新闻订阅、整合阅读器、微博标签阅读等。

    借船出海,选平台不盲从

    近几年单纯针对公益行业的互联网平台也不时出现,但很多没有持续运营下去。王瑾认为:“现在公益组织们已经散布在各种SNS的平台上。我们决定不搭建替草根机构量身定制的SNS(社交网络平台),也是因为Web2.0应该是借船出海,不必自己建造别人已经造好的船。”

    那么社交网络平台如此之多,应该用哪个?答案是要看你的传播目标和目标受众,跟着受众走。“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渠道太多,公益组织都不够用了。”张强说,“关键要分析自己的目标受众,根据受众的情况选择不同媒体。如果受众在微博上,那么你应该深耕微博。如果用户在微信上,那么微信就适合搭建社区。当然,没有一家组织的受众是单一的,都是多样性的,要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渠道和工具。工具和平台的选择上,可以厚此薄彼,不是非此即彼。当然平台也不能选择太多,否则会事倍功半。”

    “应当先做受众细分,再选工具,而不是盲从地选择工具再去培养受众。直播平台也能做公益,这个途径要不要考虑,还是要看自己的目标受众是不是在直播平台上。”

    “现在已经有很多组织在B站、陌陌、豆瓣、直播上做公益,我们鼓励大家去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并不是说最后非得使用,因为精力有限不能兼顾。但是要体验一下这个过程,因为每个平台都有策划机制,如果从来没有涉足其中,当然不知道怎么用,更不知道怎么策划。典型的例子,前不久蔡聪参加奇葩大会,传播效果不同凡响。很多组织则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目前公益组织对不同传播渠道的应用,上述《报告》中显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被过半数组织纳入传播战略,微博则大幅下降,与2015年相比,从25.96%下降为9.98%。“不论是数据结论还是现实中的观察,公益组织对微博的应用确实在大幅下降。微博的人看到这个数据也很惊诧。虽然是大趋势,但我们也觉得公益组织有一些盲从。”张强说。

    “NGO2.0在不同培训场合建议大家用微博。微信不是媒体,而微博是有媒体属性的,是开放的,现在日活量也很大。很多公益组织出于没有直接的收益或者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放弃微博了。但资源不只是资金,资讯、对话机制、大V等都是资源,需要持续运营和互动。还是那句话,可以厚此薄彼,但不是非此即彼。”

    用工具掌握数据,

    用数据说故事

    事实可以转变为故事,通过数据的方式表现出来。

    用数据说故事的前提之一是要有可靠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数据分析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很多机构甚至对数据没有概念,数据不只是数字,所有的痕迹都可以数据化,包括图片。张强建议,不会分析,可以先从基本的开始尝试,先把工具用起来。比如联系人管理工具、各种平台的后台数据,现在的微博、微信平台的数据,很多组织可能都没太认真研究过。先做简单的数据分析,把数据变活。“成为专家需要大量时间,但基本的意识还是要有的。”

    “通过数据分析,可能发掘到被忽略、被放弃的东西。”张强说,“数据分析让你对事情本能地有一个理性怀疑的态度,而不是想当然。”

    至于其他各种工具,很多是场景化的,有需要才会用到。比如现在报名工具、表单工具很火,因为用得到。紧随其后就需要联系人管理,然后需要沟通工具、众包工具等。

    传播哪怕是四两拨千斤,也得先有四两

    从机构规模来看,根据《报告》统计,11-20人规模的机构传播能力要略为突出,王瑾表示美国这种规模的机构也是如此。太小的组织弱势明显,大型组织则容易存在管理、沟通问题,11-20人机构内部沟通效率高,还可能一人身兼数职,内部协作能力更强。从传播能力来看,有专职人员的机构肯定要强一些,因为专职岗位会配备相应的资源、战略。

    “但无论如何,做传播是需要投入的,哪怕是四两拨千斤,也得先有四两,不管是人、时间、资金。比如一篇稿子,自己写和找专业写手自然是不一样的。”张强表示,“但是没资金永远不是决定性问题,不能成为借口。”

    根据《报告》的数据来看,地域对不同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的影响反而不大。张强分析了几个可能的原因,一是报告的样本数据里,包含了不少NGO2.0在西部举办新媒体培训的学员机构,他们的传播能力比较强;二是社会对西部投入的公益资源也比较多,同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弥合数字鸿沟作用确实很大,虽然传播从一线城市引爆二三线,有时间差,但这个时间越来越短。一个热点事件已经不太可能隔天才知道。

    “但是因为精准推送、耦合效应等,你慢慢发现你看的都是你想看到的。这就是王瑾老师所说的西方传播学界所批判的homophilly现象(love of the same)。”张强说,“我们会在自己选择的观点一昧前行,不愿意接触相反的观点,这无可避免,但每个人都应该警惕和反思。”

    链接

    NGO2.0是一个在公益行业辨识度很高的品牌,2009年至今,NGO2.0通过线下的新媒体工作坊,培训了全国700多家公益组织,教导这些组织如何用社会化媒体做传播和项目,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管理和协作。NGO2.0旗下的公益地图www.ngo20map.com和公益工具箱tools.ngo20.org在公益圈很有影响力。

    去年,NGO2.0还出版了一本教科书——《互联网+公益:玩转公益新媒体》,内容基于其过去七年来在全国新媒体培训所开发的教材和经验,提供一套全面系统性的Web2.0的课程,推广“互联网+公益”的理念和实践,并搜集了大量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公益”案例。

    ■ 本报记者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