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述
   第03版:致辞
   第04版:分论坛 一带一路
   第05版:主旨演讲
   第06版:主旨演讲
   第07版:主旨演讲
   第08版:主旨演讲
   第09版:主旨演讲
   第10版:首都风采
   第11版:国际声音
   第12版:精彩瞬间
   第13版:精彩瞬间
   第14版:人物
   第15版:人物
   第16版:中国公益新势力
社区社会工作本土知识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述

第03版
致辞

第04版
分论坛 一带一路

第05版
主旨演讲

第06版
主旨演讲

第07版
主旨演讲

第08版
主旨演讲

第09版
主旨演讲

第10版
首都风采

第11版
国际声音

第12版
精彩瞬间

第13版
精彩瞬间

第14版
人物

第15版
人物

第16版
中国公益新势力

新闻内容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社区社会工作本土知识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澳大利亚艾沙山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Linda Ford: 原住民社区中的预期性悲伤问题

    在澳大利亚的本土原住民群体的概念里面他们不考虑“我”,而更多的是考虑一家人,所以他们对预期性的悲伤的理解是非常深的。

    什么叫做预期性的悲伤呢?就是在一个家庭成员里面如果一个人去世了,其他人所经历的苦痛过程。它有许多的表征,比如说在家庭成员的一个人去世之后,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我们的思维、情绪、文化和社会的反应。比如一个原住民社区有1400多人,每年有25人出生,12-14人死亡。这也就是说每一年这个社区里面平均会四个星期就有一个人去世。对于他们来讲,每四个星期就要经历一次至亲的离去给他们带来的痛苦,而且在这个社区里边是持续性的。

    原住民的群体是如何应对频繁的亲人去世的痛苦的呢?实际上在我们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希望了解到原住民痛苦的原因,包括自杀性的威胁,以及包括反社会的行为,还包括饮酒、失业、辍学,年轻人的社会融入感,包括社区暴力,或者出现了大街上流离失所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对原住民群体的死亡几率或者是它的频率在不断发展的话,他们的痛苦感会更强。这也说明他们的社会以及包括情感和心理性的健康会得到极大的折损。我们相信,对于可预见性的悲痛,我们应该对于本地原住民给予他们更多行为以及包括情感上的指导。当然这并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环境当中可以做到的,因为在这个特定环境中,这种所谓的预期性的痛苦以及预期性的压力是时常存在的。

    新西兰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Robyn Corrigan、 新西兰唐加塔环努瓦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Shannon Pakura:社会工作与原住民

    今天在我的演讲中有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第一,我们的原住民和常见的主流人群是不太一样的。第二,历史告诉我们主流的思想和原住民的思想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永远存在的。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者必须要花一点时间能够最终确保教会社会工作者这些原住民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围之内,原住民都有很多的相似性,但与此同时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同点。其中最大的一个相同点,就是我们认为我们非常认可我们自己本身的身份,所有的原住民都是和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的。对于原住民来说,如果没有环境健康,是没有办法谈社会和经济健康的,因为环境是和人息息相关的。所有的原住民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都曾经经受过殖民主义。    

    这些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有什么相关性呢,我或者是作为原住民我们想说,至少作为一个社工,我们必须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原住民他们的差异、他们的独特点以及包括他们的历史,因为如果你都没有办法真正地了解他们,他们就没有办法接受服务。

    以毛利原住民为例,新西兰在过去的七年当中,随着社会政策的不断推进,原住民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在不断解决过程当中。通过强制性的许可和授权,毛利人可以有权在国会当中获得机会。

    在操作上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机构来帮助毛利的机构、毛利的NGO,来帮助少数民族发声。我们非常骄傲地看到,新西兰已经有了自己的社工协会和原住民的社工协会。我们的共同目标和宗旨,就是希望能够促进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工作的实践。我们也放眼未来,我们的希望就是社工教育和社工的工作会继续帮助毛利人在新西兰的居住和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携起手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

    深圳市龙岗区民政局局长温石祥: 社会认同是社工发展的动力

    一、政策制度是社工取得社会认同的关键因素。

    我国已形成综合政策引领、专项政策配套、地方政策支撑的社工政策制度框架。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确立了社工的职业定位,加快了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了社工服务领域,优化了社工发展环境。

    龙岗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其中最重要的实践,就在于政策制度方面的先行先试。

    二、优质高效服务是社工取得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

    社工要大力弘扬三精神:一是要弘扬奉献精神;与义工、志愿者相比较,社工是有所不同、是有偿服务,但奉献精神是他们共同的精髓。

    二是要弘扬友爱精神。社工是互助友爱的传导者,借助专业服务,让社区成为温暖的大家庭,激活了文明的社会底蕴。

    三是要弘扬互助精神,社工以互帮互助的力量温暖他人,让无望者看到希望,让无助者得到帮助,把文明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三、满足社会需求是社工取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因素。

    准确把握服务对象心声,做到急服务对象之所急,帮服务对象之所需,精准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是社工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准确把握服务对象心声,社工只有贴近社区民众,才能真正找准服务需求,实施精准服务,得到服务对象的充分认可。

    其次,要提供专业、到位服务。社工是一项助人的专业服务,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除了需要饯行社工核心理念,还需要专业的社工技巧。

    最后,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社会满意度是社工服务的标尺。服务对象越满意,服务群体越多,那么社会认同度也就越高。

    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江维:用社区的力量营造城市的温度

    如何营造有温度的城市?成都市的路径是社区可持续营造行动。社区营造的任务有三个:造网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和互助形成关系网络;通过人对群的认可和链接形成互动网络;通过群与群的合作,形成平台的共治。

    造组织,我们要寻找社区的领袖、积极行动者。造社群,有群众性的社群也有功能性的组织。

    造公共精神,我们要在社区里寻找能够为大家所协商能够合作的社区规约,营造社区的意识、社区的文化以及社区的公共精神。这是三大任务。

    五个原则:第一,我们是居民主体原则,社区是居民的,因此居民是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他同时也应该是提供者、建设者、问题的提出者、组织化的参与者。

    第二,共同参与原则,无论你是从焦点、兴趣、需求、问题哪一个角度出发,这个社区他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焦点,是可以凝聚居民的。

    第三,过程导向,就是整个社区问题的解决或推动社区的发展,不以效率为导向,而以过程为导向,因为只有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才可能凝聚共识,推动共同的社区精神的培育。

    第四,自下而上原则。

    第五权责对等。谁主张谁受益,公益不是免费的,这样一些理念需要在社区广为传播,形成共识。

    我们有四个标准,第一是公众的参与性,是散沙似的潮水般来潮水般退去的参与,还是组织化的参与。还有它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社区的影响性,社区的公共精神是否与社区自主的成长成为正相关。

    成都市从前几年的探索来讲,是从形塑公共空间,开展公益项目,挖掘社区骨干,培育社区领袖,发展自组织,制定议事规则,针对社区问题建立制度规约,形成集体意识,推动社区行动,作为社区营造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