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创意环保官”为中国的垃圾分类赴日取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专题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8年05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创意环保官”为中国的垃圾分类赴日取经

    东京都废弃物填埋处理场内正在进行垃圾分类

    京都市环境保护活动中心陈列的不同类型的垃圾橱窗

    “通过此次日本公益行的考察发现,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政府用强硬手段强制加倡导,同时设置处罚措施,加上部分环保组织和人士自发响应,经过一定时期后,慢慢完善并建立起来的。” 

    来自厦门大学FY团队的成员在结束日本考察之旅后感慨道:“中国相比日本,实行垃圾分类的难度虽高,但实现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一定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是年轻人的,应该从小开始抓起科普教育,增加趣味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肩负责任和使命。”

    在四天的行程里,FY团队了解了日本从民间个人、公益组织到政府部门对于垃圾处理的各项做法,包括走访了寺庙、公园,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四日市环境公害未来馆,参观了京都市环境保护活动中心资源最大化和垃圾“包好不乱丢”的趣味展示,拜访了将资源回收利用做到极致的东京都废弃物填埋处理场,了解了日本针对垃圾的多项处理措施。

    作为本届“垃圾投进趣”青年公益实践大赛的冠军队伍,来自厦门大学的乔碧汀、邱泽南、赖颜三名大学生组成的FY团队,于去年10月开始参加到比赛之中,经过半年的层层竞选,最终从1408支团队中脱颖而出,夺得桂冠。

    同样获得日本环保之旅资格的另外两名大学生分别是来自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李雪洁和中国矿业大学自强社的石卓,他们作为2018箭牌“垃圾投进趣”优秀社团,夺得了并列第一。

    此次日本之行,是他们和冠军队伍的任务之一,他们将把从日本学习到的先进垃圾处理理念,带给更多的人。

    “创意环保官”日本取经

    据资料显示,2014年起,箭牌基金会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垃圾投进趣”公众教育项目。2017-2018年度,该项目再次获得箭牌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面向全国高校举办了“垃圾投进趣·全国青年公益实践大赛”,招募“创意环保官”,共吸引到1408支团队报名参赛。截至目前,“垃圾投进趣”项目通过一系列趣味的线上线下活动,直接影响人数已累计超过500万人,让更多人养成了垃圾“包好不乱丢”的环保习惯。

    通过历时近半年的比赛,来自厦门大学的FY团队凭借极具创意的实践方案与出色的现场发挥,赢得来自玛氏箭牌中国、中国扶贫基金会、创意营销、创新思维及环保公益界评委们的认可,最终获得全国总冠军,夺得“创意环保官”称号。

    作为冠军团队的特别奖励兼特别任务,FY团队获得赴日本考察交流的机会,探索妥善处理垃圾的有效方法。

    “日本环保的成功有其原因,也是必然的。”FY团队的队员在东京都废弃物填埋处理场参观交流后感慨道。

    在垃圾分类方面,让FY团队的队员惊讶的是日本政府对垃圾处理的实施力度。

    在参观京都市环境保护活动中心的过程中,FY团队了解到京都市政府在进行垃圾分类时采取的有力措施。

    第一,提供指定的垃圾塑料袋,非此垃圾塑料袋承载的垃圾,政府不给予回收处理。并且,每个塑料袋需要45日元,容量为1升。FY团队认为,这一措施从市民利益出发,通过收取垃圾处理费和限制垃圾袋的容量,让市民以经济角度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二,政府强有力实施垃圾分类的办法,严格地规定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回收时间,同时设置处罚措施。FY团队认为,这一措施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动了分类的进行,从根源上把不同的垃圾分开,便于后期处理,减少分类成本;

    第三,提供不同垃圾的处理技术,督促每个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也向市民展示垃圾分类后的成效。FY团队觉得,政府对分好的垃圾并不是“一口端”,而是切实地提供着对不同垃圾处理的方式,让市民知道自己的分类是有意义的,从心理上让市民更愿意对垃圾进行分类;

    第四,提供具有科普作用的、与环境相关的趣味馆,从小教育孩子垃圾“包好不乱丢”。

    在所参观的京都市环境保护活动中心场馆内,各种设施被加了趣味化处理,例如趣味动画、手绘KT板、自行车或手动式发电机、能源跷跷板、触摸式场景屏幕等,让科普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从体验角度让参与者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用长线穿起的塑料瓶、垃圾重量机、不同类型的垃圾橱窗也都展示和诠释了垃圾投进“趣”的趣味所在。

    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

    此次的日本环保之旅中,唯一令李雪洁遗憾的是因场馆另有安排,没能参观到大阪舞洲垃圾处理厂,只好在垃圾处理厂门口走马观花地观摩一番。虽是垃圾处理厂,但它却没有一丝脏乱,反倒干净整洁,类似于一座儿童科技园,其建筑风格如童话般美好。

    在别具一格的走廊里贴满了各种垃圾处理的漫画,让小朋友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更加清晰地了解垃圾处理,使他们乐在其中的同时,环保意识也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童话般美好的建筑风格,把美与垃圾相结合,让人们忘记了垃圾的“脏、乱、差”,更能用美好的心态去认识和分类垃圾。

    日本的环保理念之所以能在学生、民众中培养起来,李雪洁觉得,是因为他们幼年时便开始耳濡目染培养环保理念,从最初繁杂的垃圾分类规则,至街道两旁干净整洁的环境熏陶,还有如艺术馆一般的环境知识馆,如游乐园般的污水与垃圾处理厂,通过定期的参观、高频次的环保理念宣传,环保意识得以逐渐、深刻地建立起来。

    除了垃圾处理厂之外,日本政府也投入巨资在垃圾回收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规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教育。在日本,每所小学都有相应的垃圾处理课程。在大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就被要求到下水道博物馆和污水处理厂参观。

    政府推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于构建人们环保意识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有些地区的垃圾手册列出500多项条款,民众都会自觉遵守,与他们在家庭长期接受环保教育有关。因为从小加强的家庭教育,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李雪洁向记者描述道。

    能否复制日本经验?

    日本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东京都废弃物填埋处理场,该处理场有中央防波堤内侧填埋地、中央防波堤外侧填埋处理场和新海面处理场等多个填埋区,整个东京的垃圾全部都运送到该处理场进行处理以及填埋。

    东京都环境公社讲解员横森向记者透露,日本的垃圾从社区到填埋场地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其具体流程是收集、搬运(由各区执行)→中间处理(包括焚烧、破碎等)→填埋→覆盖泥土。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填埋轨迹路线,如可燃垃圾在焚烧场进行焚烧处理,不可燃垃圾在粉碎场进行粉碎处理,大件垃圾(如冰箱、床等)由居民将其各部件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等仔细分好,送至不同中间处理场进行分别处理。进行这些处理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填埋量,延长垃圾填埋地的使用寿命。

    谈及日本的垃圾分类经验在中国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冠军FY团队和荣获第一名的社团代表分别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作为社团的代表,李雪洁认为,中国可以引进日本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同时,日本关于垃圾分类的经验也值得借鉴。他的建议是可建立垃圾分类试点,由点及面将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慢慢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这点得到了FY团队的认可,FY团队队员亦认为,由于国情的不同,若借鉴需根据国情进行调整。然而,日本的垃圾处理技术、解决方法和思路这些经验却是可以复制和参考的。

    “我国在最近几年也在积极推进国内垃圾分类的发展,相信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一定也能像日本一样,垃圾填埋量逐年递减,实现垃圾的最大价值。”乔碧汀总结道。

    链接>>>

    关于“垃圾投进趣”项目

    2013年,玛氏箭牌在中国启动了“垃圾投进趣”公众教育项目,以“垃圾投进桶、世界大不同”为理念,致力倡导“包好不乱丢”的文明意识、培育妥善处理垃圾的负责任公民行为、营造更绿色更洁净的社区。项目以生动、趣味的形式,在社交媒体及公众社区成功发起多个主题活动,包括“随身垃圾袋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垃圾投进趣’青年公益实践大赛”、学生志愿者下社区活动、“腾讯乐捐:支持环保一步之遥”微信公益活动等等。目前,项目通过富有创意、趣味的线上线下活动,直接影响的公众人数已累计超过500万。

    ■ 本报记者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