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一周慈善捐赠
超五成网友表示不能容忍 “转让女儿救儿子”的筹款方式
图片新闻
益数字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超五成网友表示不能容忍 “转让女儿救儿子”的筹款方式

    1.你怎样看待以“转让女儿救儿子”吸引关注进行筹款的行为?

    A、突破伦理道德底线,不能容忍。53.49%

    B、在大病重压下的无奈之举。39.01%

    C、有效果就行,手段是其次的。6.34%

    D、无所谓。1.16%

    2、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会采用违反常态的行为艺术的方式来筹款吗?

    A、会,没有引起关注很难获得帮助,一般的方法很难引起关注。36.58%

    B、不会,求救也要有底线。44.19%

    C、视具体情况而定。19.24%

    3、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A、完善国家救助体系,全面覆盖求助人群。41.44%

    B、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使困境人群求助有门有序。36.36%

    C、营造社区互助文化,建设爱心社会。9.30%

    D、改革医疗体制,降低医疗费用。12.90%

    截至8月20日8时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一张父亲举着“转让女儿救儿子”广告牌的图片引发网友激烈讨论。广告牌中写道,4岁儿子城城,2018年7月被确诊患有白血病,治疗已经花费了5万元,后续治疗还需要五六十万,目前家中负债累累,无法抚养同样年幼的龙凤胎女儿。“如果有哪位好心人能出钱帮助儿子治病,就把女儿送给他。”

    细心网友发现,关于城城病情的筹款出现在爱心筹、水滴筹等各大筹款平台上,筹款的金额从10万元到70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在水滴筹的筹款信息中看到,这位父亲名叫梁育佳,四川省峨眉山市五一村人,家里共有六口人,父母、妻子陈兰琴和一对龙凤胎儿女。城城被确诊为白血病后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治疗,家人希望通过水滴筹募集捐款30万元用于城城的治疗。

    北青报记者辗转联系到城城的母亲陈兰琴。陈兰琴确认,照片中举着广告牌的男子为孩子的父亲,照片拍摄地是在四川成都华西坝地铁口附近。“就在孩子就诊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旁边”。

    陈兰琴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只是为了引起关注,让好心人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像这样的病,我们这样的家庭是承受不起治疗费用的。我们现在知道这肯定是不妥的,当时也是欠考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科的一位值班医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城城确实患白血病在该院治疗。

    据陈兰琴介绍,孩子的父亲梁育佳目前在贵州一个铝厂打工,每月有三千多的工资,家里平时由她和孩子的爷爷奶奶照料着。孩子的爷爷也会在工地做小工补贴家用,“平均每个月家里有七千左右的收入”。但是这样的月收入对于孩子的治疗来说,还是捉襟见肘。

    陈兰琴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已经在爱心筹、水滴筹和春雨筹三个平台进行筹款。北青报记者从水滴筹方面了解到,城城家属在该平台发起的筹款,从8月8日开始不断遭到举报,目前平台在与城城母亲沟通后终止了筹款。

    一对靠打工过生活的农村夫妇,本来扶养一双儿女就吃力,如果儿子再患白血病,那么仅那治病的天文数字就会把他们压垮。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救儿子,父亲通过众筹进行募捐,是再平常不过的人之常情。

    但“转让女儿救儿子”的行为则让这样的求助蒙上了阴影。虽然获得了关注,但同样引起了巨大的质疑。“重男轻女”、“变相买卖人口”等的指责不绝于耳,把这一家人推上了风口浪尖。

    实际上,类似的个人求助并不鲜见。近年来见诸媒体、网络的通过行为艺术进行大病求助的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对于这样的行为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公益时报》联合问卷网、凤凰公益推出本期益调查——“转让女儿救儿子”,这样的筹款方式你怎么看?

    本次调查自8月16日开始,截至8月20日8时,共有1016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以“转让女儿救儿子”吸引关注进行筹款的行为,超五成网友表示不能容忍,觉得突破了伦理道德底线。但也有近四成网友表示理解,认为这是在大病重压下的无奈之举。

    值得关注的是,仅44.19%的网友明确表示,求救也要有底线,遇到类似问题不会采用违反常态的行为艺术的方式来筹款。

    36.58%的网友表示没有引起关注很难获得帮助,一般的方法很难引起关注,因此会采用违反常态的行为艺术的方式来筹款。19.24%的网友则表示将视具体情况而定。

    怎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呢?41.44%的网友将目光聚焦到了政府身上,认为需要完善国家救助体系,全面覆盖求助人群。36.36%的网友比较认可慈善事业的作用,认为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使困境人群求助有门有序。

    网友留言: 

    中国好基因:这个世界看不起病,救不起孩子的父亲太多太多了,只有用这种戏谑的方式来博取眼球才能“脱颖而出”,这也是无奈之举。

    夏目的小酒瓶:值得同情但不值得提倡,宣扬扭曲价值观并带来利益的事情只会造成更加恶劣的社会风气。觉得如果有法律可依,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不然以后都用这样的方式博取眼球,难免会慢慢弄假成真。

    ■ 本报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