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少一些文化包办,多一些文化共建
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社会组织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少一些文化包办,多一些文化共建

    谈到“包办”,我们比较熟悉和憎恶的是“婚姻包办”,而“文化包办”主要表现为各种群众文化场所由政府或企业单一方面出资建设,诸如文化礼堂、村史馆、农家书屋、本土名人纪念场所等。

    包办型文化建设的群众参与度不够,容易造成认同度不够、荣誉感分享不足,群众不能获得文化生产过程中的成长与自觉,最终使得文化建设本身生气不足,后续运营状况不佳。大量处于闲置或者长期闭门紧锁的农家书屋、文化礼堂都说明这一问题。

    群众文化工程的共建探索

    成熟社会的一个标志,是社会各界共建公共文化、慈善公益、民生互助等工作,这标志着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与参与能力的提高,群众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找到平衡,在物质生活之外,追求道德荣誉、人情温暖、社会和谐等更高的人生体验和人格成长。

    在传统中国,由于基层政权的相对薄弱,大量文化、教育、慈善、互助等公共行为,均由社会共建完成,比如共同集资兴建祠堂、书院、义庄、善堂、寺院、庙宇……在共建的过程中,完成基层社会的组织化训练,自我动员、自我协调、自我化解矛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落成之时,共同分享荣誉、共同记录一方“熟人社会”的历史。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化和能人流失,使得乡村基层社会的共建能力非常薄弱。但乡村外出的人才仍有着共建家乡的巨大热情,通过互联网重构“熟人社区”,开展超越地理边界的共建动员。

    通过互联网完成资金筹措、人力整合、媒介传播,新时期乡村基层社会的文化共建展现出了更强的活力。大量村内众筹村史馆、图书馆、纪念馆、祠堂、古建筑保护、老人食堂等一系列共建项目得以超预期实现,在此过程中,增强了村庄内外人员的凝聚力,形成了美德和凝聚力。

    客观地说,文化共建项目的结果远不及共建过程中成长起的社会经验更有价值,这个过程中基层社会成熟需要的德治、自治、共治经验都将得到充分训练。

    产生持续的社会正效应

    据观察,“文化包办”可能造成的离心离德甚至猜忌怨恨,往往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的负效应,而负效应越突出,则越为“包办”增加了理由,由此造成恶性循环,直至社会生态的最终崩溃。

    文化作为社会生态的内核,是社会信任和凝聚力的源泉,应建立推动社会由文化自觉到发展自觉再到治理自觉的成熟路径。在文化共建过程中,于政府而言,减少基层公共服务的投入和运营以及大量的社会管理成本,并训练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自我管理的成熟社会细胞;于经济发展而言,在扶贫工作中,越来越得到证实:经济贫困的“病灶”来自于精神贫困和文化贫困,发展自觉的前提是文化自觉和荣誉自觉,一个成熟的文化共同体社会能自发激活群众斗志;于群众民生而言,文化共建之后的基层社会中,人们能够同心同德、共情、体谅、协调,能与身边人建立起深厚感情,建立对所在家园的归属感,这对自我化解村庄内部矛盾、进行民主有序的公共事务决策以及营造不断生长的互帮互助氛围,都是巨大的推动力。

    文/汤敏 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