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马蔚华:未来,中国一定是影响力投资大国
张圣平:“善”金融与美好生活

版面目录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第13版

第14版

第15版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大光华·益行者项目学术主任
张圣平:“善”金融与美好生活

    (李振龙/摄)

    大学教育:定义美好的能力、建设美好的愿力

    去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300名同学入学的时候,我们现任院长刘俏发表演讲时说:“现在AI时代、机器人时代来了,他们长相以后和人差不多,你如何在一片机器人里面找到人?”也就是说,人是什么?由此引出大学教育要干什么,光华管理学院要干什么?

    刘俏院长认为,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他具有两个能力是机器人不具备的,就是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创造美好的愿力,机器人不这样考虑。

    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他不担心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反而担心人像机器人一样思考,不计较后果。

    今年,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由北京大学来主办,来了5000名世界哲学家。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开个玩笑说,我们走到今天,不知道人是什么?大学教育是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在大街小巷都会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美好生活。朴素地讲,我们首先要健康、安全;我们要受到尊重,要相互信任、相互欣赏;我们还需要宽容,要有个性、要包容张扬的个性,要有友谊;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要有闲暇。

    金融是资金融通,它的工具是货币,即钱。在市场经济情况下,金融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如果没有金融、没有货币,在一个物物交换的时代,那样的场景下是没有效率的。分工合作、效率,这些都需要金融。

    虚拟的经济就是金融在流通这个资金,它背后是社会资源配置在流动。大家喜欢钱,不是因为钱本身,而是因为钱能够支配资源。

    金融背后是实体经济,但自身有一个自我膨胀的动力,是人心驱动的金融的自我膨胀,会导致金融“脱实向虚”。从去年开始,党和国家要求金融“脱虚向实”,回归本源。

    从2004至年2017年,在第三产业中的金融行业,占GDP比例,从4.07%到去年的7.95%,最多的时候是2015年的8.40%。那么,我想问大家,在我们创造的总体增加值GDP里面,如果金融行业占的比较多,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

    如果从个体来讲是好事,给国家多赚钱了。但金融行业赚的钱是如何来的?如果这个比例比较大,恰恰说明我们的金融有问题。为什么呢?从宏观来讲,大家的融资成本增加了。

    金融原本为善,何以不善?

    原本金融是好的,为什么就不善了呢?货币的功能非常好,因为它可以让陌生人之间做交易,货币是一种礼仪。

    何以不善?圣经上讲,对待钱的狂热是“万恶之源”。钱其实不坏,是人心有点坏。

    如果要去讨论金融和人之间的关系,就看货币的功能,大家可能在高中都学过。首先,货币是价值尺度,这要求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币制稳定。但一旦货币是价值尺度,它的功能就会被“异化”,即我们成功与否、我们的财富都用货币去度量。这一度量,就会引出很多麻烦,引出很多不善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GDP有时候不是创造出来的,是计算出来的,为了追求这个价值,大家不择手段。

    不信任创造GDP——道路上到处是隔离带,我们的家里有窗帘、防盗门,这些防护其实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但它创造GDP。我们需要它吗?

    第二,货币是交易媒介,因为钱可以买东西。但金钱不能买什么?它一定有个边界,我们不能“有钱就使鬼推磨”。

    第三,货币可作价值储藏,从而引发无数的贪念。如果你过多追求货币,其实是一个匮乏的心态,因为你担心失去它。

    要转变这个观念,一定要有富足的心态,富足会带来分享、快乐、合作。

    光华的使命是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有一个非学历的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叫做“益行者”。一开始,它的口号是“创意无限,行者无疆”,后来变成“成为一道光,照亮更多人”。在这里,我希望商业能够把公益的理念和精神纳入到自己的战略,也希望公益慈善界去借鉴商业和企业的运营效率,希望这两者能够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