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融创(中国)上海董事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任会长、现任理事 钱晓华 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已逾10年,他将公益视为终身的事业。2018年1月至今,阿拉善SEE先后成立了广西、四川、重庆、黑龙江、三江源、塞上江南、浙江共7个项目中心,另有多个项目中心正在筹建。项目中心从发起、筹备到成立,他与治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创造条件,让各地会员更便捷地深度参与环保项目。 |
|
 |
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乔 卫 他担任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一职九年来,带领基金会始终坚持公开、透明、规范专业运作,努力把基金会建设成为捐赠者放心、受助者热爱、全社会信任、海内外知名的公益组织。他是华侨公益的开拓者,努力提升侨联组织服务能力,引入优秀项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创新;他是网络公益的支持者,让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协同发展;他是一带一路公益的探索者,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侨爱心光明行”项目,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把华侨华人的爱心与善良带到了一带一路上。 |
|
 |
爱德基金会理事长 丘仲辉 他领导下的爱德基金会始终坚持“明行、明慧、明道”的“三明公益”理念,将每一位捐赠人的爱心善款落到实处,近年来在减贫助困、灾害管理、国际化发展、宗教公益、行业倡导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他正带领基金会利用互联网思维,纵向延伸农村综合发展项目,横向拓展城市社区服务内容,同时履行大国社会组织在促进民间外交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国际援助、促进各国民间友好、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
|
 |
甘肃简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 权 平 她带领下的甘肃简公益发展中心,是甘肃本土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该中心以“大道至简,简无止境”为发展理念,在农村、灾害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方面发力,先后承接多项民政系统的社会服务项目。她带领机构,努力为社工追梦提供平台,成为社会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
|
 |
华远集团原董事长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五任会长、现任理事 任志强 作为阿拉善SEE的发起人之一,从2004年至今的14年间,他为环保事业付出大量精力。2018年,从“一亿棵梭梭”到“任小米”,从阿拉善SEE项目中心成立,他和治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筹备、成立等环节,并促进项目中心项目成型、落地;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项目,长期为地下水保护项目“任小米”站台,实现地下水保护与助农增收的双重效果。 |
|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师曾志 她既是学者,也是行动者和公益实践者。她创办的安平空间,将媒体、公益界、学界、企业等跨界融合,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为中国公益行带来了创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她对于互联网时代公益的发展、公益慈善领域涌现出的新模式、公益领域发生的热点事件等的认知和解读,对行业乃至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学者和跨界公益人的经历和身份,她对公益和行业的认知也越来越专业和深入,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标杆人物。 |
|
 |
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宋 馨 她是陕西省心理健康事业的领军人物,16年致力于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全省先后打造了六个心理健康爱心基地,并带领一支坚实的爱心队伍,在三秦大地上竖起了一座心理健康的丰碑。她带领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先后建立“西安儿童村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未央老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三原东周儿童村心理健康基地”。16年来,她带领研究会爱心团队,每月坚持给儿童村孩子、敬老院老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
|
 |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发起人 北京爱无痕烧烫伤康复关爱中心理事 孙便友 四年前,因救助烧伤女孩,他了解到中国烧烫伤现状,决定发起针对烧烫伤预防教育和医疗救助及心灵关爱等领域的公益项目“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并在此后成立一支专业的公益团队,服务烧烫伤公益。四年来,他捐赠累计600余万元,为旗下品牌公益项目“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开发汉语和藏语版科普教材,并在国内28个省的52个城市推广,精准宣教人数达10万人,填补了中国儿童预防烧烫伤教育的空白。 |
|
 |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理事 孙莉莉 2018年是她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第十个年头,作为理事,除捐赠外,她积极推动各项目中心的项目落地,并亲自参加各地环保活动30余次,在阿拉善SEE的年度公益时长超200小时;作为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最重要的领导者,2018年,她继续带领基金会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推动成立广东省首个绿色生态公益组织联盟,创办红树之夜慈善晚宴并筹款超千万,全力支持中国滨海湿地的保护事业。 |
|
 |
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发起人 孙 楠 以一名歌手身份来到公益慈善界,发起成立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他始于一颗善心。2018年,他发动周边的明星朋友、公益人士、企业家朋友参与救助贫困肢残孩子,带领他们下乡筛查、进窑洞走访、参与手术直播访谈、录制基金主题曲MV、拍摄公益宣传片,他说自己是重塑未来“永远的义工”。他有一颗“野心”,想把所有的贫困肢残青少年都治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