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社会创新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年检
   第16版:第十六届(2019)中国慈善榜
西湖教育基金会如何跨过筹资关?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社会创新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第十六届(2019)中国慈善榜

新闻内容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从15亿到200亿
西湖教育基金会如何跨过筹资关?

    2019年4月3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全面开工建设。图为建成效果图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亮相“委员通道”,谈及创办西湖大学的目标(网络图片)

    ■ 本报记者 皮磊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两年之后,在杭州市西北角紫金港科技城的某片工地上,一座大学将会拔地而起。

    4月3日,伴随着几十台打桩机集体进场,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即西湖大学未来的主校区宣布启动全面开工建设。据了解,云谷校区一期用地面积约为1495亩,其中首期建设用地635亩,首期总建筑面积为45.6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年底建成。

    作为国内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自筹备之日起就引发了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尤其是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支持与肯定,更让西湖大学处于民办教育发展的聚光灯下。与之相对应的,是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持续捐赠。

    截至2018年年底,作为西湖大学的举办方及筹资主体,西湖教育基金会已有近万名捐赠人,社会各界协议捐赠金额超过43亿元,到账金额超过15亿元。这些捐赠人中,包括大额捐赠人98位、创始捐赠人36位,王健林、马化腾、杨国强、张磊、陈一丹、敦和基金会等都位列其中。

    目前,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着西湖大学的绝大部分运营费用,比如所有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包括退休金以及对教师子女的教育支持计划等费用均来自基金会。自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正式获批后,西湖教育基金会募资工作全面提速,施一公亲自担任筹款委员会主席。

    根据测算,西湖教育基金会需要有一个200亿至250亿元的永续资金池,才能确保西湖大学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但对于一家成立不到四年、没有任何校友资源也没有其他积淀的高校基金会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似乎并不容易,在国内也没有先例可循。而当施一公的名人效应以及企业家的教育情怀逐渐冷却,社会捐赠逐渐趋于理性,西湖教育基金会又将如何承担历史赋予自身的重任?

    捐赠收入快速增长

    在西湖大学主校区宣布全面开工建设当天,由西湖教育基金会和灵山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科学之树播种未来”公益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正式上线。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吸引更多人关注西湖大学,让更多关心科学和教育的人士参与到西湖大学的建设中来。

    项目的上线可谓正当其时。

    在全国7000余家基金会当中,西湖教育基金会可能是唯一一家以举办大学为宗旨的基金会,为西湖大学筹集办学资金是基金会的核心工作。但与绝大多数大学基金会不同的是,西湖教育基金会成立时间早于西湖大学,基金会尚无校友资源,且基金并非家族运营,在很多方面并无先例可循。因此,做好社会倡导对基金会来说尤为重要。

    2015年7月,西湖教育基金会由浙江省民政厅正式批准设立。据西湖教育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刘旻昊介绍,当时西湖大学还没有具体载体(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于2017年3月正式启用),很多东西尚处于理念和设想阶段。“这种办学模式到底能不能成功,很多潜在捐赠人听完介绍之后也会有疑问。这是人之常情,对于新兴事物,大家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在此背景下,西湖教育基金会起初只在企业家群体中进行小范围募资,但很快获得了来自企业及企业家、海归专家群体、公务员、工薪阶层以及普通民众等社会各界的支持。

    据西湖教育基金会2016~2017年报显示,2016年,基金会共与12位捐赠人签订协议,金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实际到账金额接近2000万元,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在2016年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前身)成立仪式上,首批6位创始捐赠人(捐赠资金在1亿元人民币及以上)公开认捐,为未来的募资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截至2017年年底,基金会协议筹款总额约为23亿元,实际到账金额近8亿元。基金会共与50位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其中21位为协议金额超过1亿元的创始捐赠人。从2016年7月基金会收到第一笔捐赠资金到2017年年底,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西湖教育基金会从无到有,筹款额及到账金额一跃上升到国内大学基金会的前列。

    到2018年年底,基金会已有近万名捐赠人,其中大额捐赠人98位、创始捐赠人36位;基金会收到社会各界协议捐赠超过43亿元,到账金额超过15亿元。这一成绩,已超过国内很多基金会。

    不过,按照西湖大学未来成熟期的规模测算(即300位教授、副教授在校),西湖教育基金会每年对西湖大学的支持需要维持在10亿至12亿元之间。为此,西湖教育基金会需要设立一个200亿至250亿元的永续基金池,未来可以依靠基金池产生的利息和投资收益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确保西湖大学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这也是目前哈佛大学及耶鲁大学等美国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普遍的运营模式。

    “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有信心在八到十年内实现这一目标。”刘旻昊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作为西湖大学的举办方及筹资主体,西湖教育基金会在国内开创了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的先河。成功举办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是基金会的职责所在和历史使命,因此基金会必须要经得起风雨,同时能够为西湖大学保驾护航。”

    网状募捐体系布局

    外界喜欢将西湖大学称为“中国第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而所谓的“新”,在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看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西湖大学在国内开创了基金会办大学的先河;其二,西湖大学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被赋予最大的治校空间。

    在这种制度下,西湖教育基金会和西湖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人主体,二者紧密合作但又不互相干涉。依据《西湖大学章程》的相关规定,西湖教育基金会作为西湖大学的举办方,有权提名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董会成员,但基金会并不参与学校任何的具体运营。

    这也是西湖教育基金会区别于其他高校基金会的地方:在现有体制机制下,高校基金会往往会沦为高校的一个机构或部门,其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

    (下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