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国际
   第16版:公益慈善传统
马翔宇:滋养资本与商业向善的种子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人物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国际

第16版
公益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7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专访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总裁
马翔宇:滋养资本与商业向善的种子

    ■ 本报记者 文梅

    马翔宇履职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以下简称“社企论坛”)总裁刚刚四个多月。在这之前,她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北大光华”)高层管理教育中心运营主任、“益行者”项目执行主任。

    “很多人都会奇怪,我为什么要从北大光华转身加入社企论坛,其实对于我而言这个选择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选择,人生每一步都不白走,前面所有的积累仿佛都是为现在社企论坛的工作而准备的。”在北京朝阳区百富国际大厦5层一间狭小的会客室里,马翔宇平静地向《公益时报》记者讲述着她与社企论坛结缘背后的故事。

    马翔宇告诉《公益时报》记者,昔日北大光华“益行者”的使命是“成为一道光,照亮更多人”,今日社企论坛的任务是要成为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平台生态构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虽然工作岗位有所不同,但其实两者的目标和终极意义本质是相同的,就是唤醒更多商业人士和企业发现善的力量,以“资本向善、商业向善”为未来发展方向,她以自己有幸成为这一历程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而倍感荣光。

    眼前的马翔宇显得有些疲惫,但在记者采访的近一个小时过程中,她思维的活跃度丝毫未减。对于马云、马化腾、沈国军、冯仑、艾路明等企业家的公益之路,她如数家珍,更重要的是,她在所有这些企业家和他们的实践中,看到了企业界对商业向善日渐广泛的认同度。

    在马翔宇心目中,这些企业家正是社企论坛的同道者。

    “你会发现,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但它需要激活和滋养。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开一扇门,让光照进来,为每个内心有光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在社企论坛这个平台上跨界链接、向光而行、利己利他,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翔宇说。

    《公益时报》:社会企业目前在中国发展现状如何?

    马翔宇:2007年,社会企业这个概念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最早引进中国并开始做倡导工作,也是在那一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摩根大通推出了“影响力投资”这个新的概念。截止到2019年,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在中国都走过了12年发展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GIIN(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和AVPN(亚洲公益创投网络)也都在倡导和推动其向前发展。目前在中国也已经诞生了相关行业,也有了社会企业的创立者和影响力投资的投资人,这是非常可喜的,因为中国正以自己的节奏在跟上世界的脚步。

    就社会企业的概念性界定,从学术角度来说,从国际到国内,业界并无统一的定论。而且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界定和判别。尤其在社会企业界,其实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

    尽管如此,我们社企论坛对此始终秉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如果对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伊始就给予特别严格明晰的界定,那么结果势必会鼓励一部分、限制一部分。学术方面我们当然追求严谨,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士和机构来关注和倡导其发展。

    我们认为,就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无论一家企业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只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创办的企业,它就属于社会企业。

    在我来社企论坛工作之前,我们的团队已经花了15个月的时间,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企业和行业资源,对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行业做了首次整体的梳理和扫描。根据我们的扫描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国有意识的社会企业有1684家,还有175万家企业,我们认为它已经具备了社会企业的属性,但他们自身并不清楚自己已在社会企业的范畴。另外,在1684和175万这两个数字之外,还有非常庞大的商业机构群体,其某一项业务、某一个板块也具有社会企业的属性,但他们对此都还懵懂不知。我们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更多地唤醒这些企业,同时也能够建立相关的行业社群,让大家觉得“德不孤,必有邻”。因为这段时间我们也接触了很多社企创业者,他们对自身发展方向不甚明朗,也有很多的迷惑和纠结。当我们告诉他,你的企业属于社会企业,你是社企创业者,那无异于帮助他们找到了方向和归属,同时也获得了一种社群安全感和身份认同感。

    另外,我们还会通过社企训练营、培训、企业跨界参访、海外参会、媒体宣传等工作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让那些优秀的社会企业进入投资人的视野,获得可能的投资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GIIN、AVPN、施瓦布基金会等国际公益创投组织对目前中国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的发展都特别关注,他们也希望机构组织间加强联动、互通有无,把中国的经验向全球传播,将这项美好的事业拓展得更加广泛。

    《公益时报》:目前发展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困难有哪些?

    马翔宇:首先是社会各界对此概念的认知不足。本身这两个概念进入中国就较晚,加上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且到现在为止明晰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得以建立,所以传播范围和参与主体不够。另外就影响力投资来说,也面临着一种尴尬。一是社会企业参与主体数量有限,再加上很多社会企业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所以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市场利润方面没有那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对投资机构来说,投资标的还是比较匮乏和欠缺的。第三,相应的退出机制尚不够健全,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努力的方向。每一家企业的创始起点、资源禀赋都不同,我们希望通过社企论坛搭建的这个平台,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为社会企业赋能,助力他们发展;同时,通过社企训练营、路演等工作为投资者发现和输送优秀的社会企业,让双方找到彼此、相互成就。

    《公益时报》:随着商业向善、企业社会责任等观点的社会化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讨一个共同的话题——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经营的成败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你的观察是什么?

    马翔宇:我个人认为一定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都是对其发展的引领,当然,在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之间,这种特质在企业内部的重要程度和排列顺序有所差异。但就我观察,近几年来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家中间流行的禅修、打坐,以及学习阳明心学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无外乎都是企业家在实践中感悟到:一味外求恐很难领悟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真谛,须回头向内探求和寻找,即内观,他们希望以此寻找到企业发展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支撑原力,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印证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它未必能决定你做多大,但它可以决定你走多远。

    北大光华“益行者”校友、世纪长河集团董事长郭美玲最初对何谓“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并不了解,当她逐渐关注和熟悉这个领域之后,才知道自己曾经投资的诸如“宜生到家”这样的企业其实都属于社会企业,且发展势头健康良好。目前她又投资了数家具备社会企业属性的项目,而且现在世纪长河整个企业都在往“商业向善”的方向做调整和转型。因为郭美玲看到了这个领域的生机和潜力,也笃信“商业向善”的力量——她本人就是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拥趸。

    近年关于“中国家族企业如何做好交接班”的问题也颇令人关注。在社企论坛,我找到了答案。现在许多企业家二代,往往受过非常良好的高等教育,而公益和慈善的理念也是从小就根植于他们成长的经历中。在这个群体看来,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他们天生具备的一个社会属性和能力。很多家族二代企业家,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创办社会企业、参与影响力投资来丰满自我、提升自我和证明自我,因为在此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现了商业头脑和后天奋斗。我对家族二代企业家未来参与社会企业的创办以及影响力投资都抱以期待。

    今天早晨我读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一本书,他说:“仁慈和爱是引导企业走向更远的道路的一条必经之路。”实践证明,那些秉持向善、向上价值观的企业,因为有了价值观做标准,总能选择做正确的事情,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照顾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把事情做正确,最终实现正道成功。

    《公益时报》:今年你们推出了“商业向善”奖,目前社会反馈如何?

    马翔宇:熟悉社企论坛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年的工作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年会,一个是社企奖。今年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奖,在原有的社会企业奖、影响力投资奖的基础上,我们增设了商业向善奖,今年的“商业向善”奖是第一届。这三个奖项的申报推选活动于4月12日拉开帷幕,社会企业奖的申报工作己经截止,商业向善奖的申报7月18日将告一段落。

    截至目前,报名参与的机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而且让我们颇感惊喜和意外的是,已经报名的不仅有国内非常著名的企业,还有一些著名的商学院也都在申报这个奖项,这足以证明了大家对这个奖项的认可。

    再美好的愿景也要从脚下的路开启,再响亮的口号也需要落到实处。我们之所以设立“商业向善”奖,就是要鼓励和表彰那些已经在此领域做出了实际成绩的企业。当然,仅凭社企论坛一个“商业向善”奖是远远不够的,该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参与和支持。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全社会对“商业向善”的认同和趋向是如此的一致:马云多次表示“做公益要用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腾讯发布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公益使命为“科技向善”……我们发现,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体力行地加入到了“商业向善”的行列里来。我们坚信,不远的将来,这个阵营和队伍会越来越强大。希望更多的商业机构与我们一起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共同创造社会影响力,更希望能引发商业界、创投界和公众的思考,重新定义好公司。让我们一起商业向善,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