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
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新闻内容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他们用智慧和爱心帮扶困难儿童
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

    六一期间,孩子们在童伴之家集体过生日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童年,是每个人的乡愁,总是能带给人无忧无虑的美好回忆。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幸福人生的开始。但有一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童年面临着困境。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参与社会治理,致力于关心关爱那些面临困境的孩子,守护他们的童年。“六一”儿童节,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些年轻人,听他们讲述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

    为留守儿童找回亲情

    “祝马阿姨母亲节快乐!”5月10日一早,马雪梅收到这条祝福微信,心头一热,自己陪伴了3年多的留守儿童谢诗悦长大了,懂得感恩了,一股幸福感夹杂着成就感在心头翻涌。

    今年28岁的马雪梅是四川省射洪市金华镇西山坪村留守儿童守护专员。中坪村人均耕地少,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童伴计划”在村里落地后,曾经是留守儿童也做过留守儿童妈妈的马雪梅踊跃应聘,2017年3月正式成为30个孩子的“童伴妈妈”。2019年11月,金华镇中坪村、上方村、百箩村合并为西山坪村后,孩子的数量增加到了54名。

    到岗后,马雪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摸清家底,为村里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信息档案。家访过程中,谢诗悦给她留下了很深印象:“母亲去世、父亲失联,从小跟随外婆生活,家庭无经济来源,本人还患有矮小症。因身体原因,她有自卑心理,对外界很排斥。”从此,马雪梅对小诗悦尤为留意,经常去她家陪她说话,开导她、鼓励她,还邀请她到村部“童伴之家”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渐渐地,小诗悦变得开朗活泼起来。马雪梅通过“童伴计划”项目尽力帮助她,“去年小诗悦要上初中,我跑到县里帮她协调学校,还找相关部门给争取了1万元医疗救助。”

    每个周末,马雪梅都会带上自己的女儿赶来“童伴之家”,跟孩子们一起玩玩具、做游戏,教他们唱歌,还辅导他们做作业,“寒暑假,会有大学生志愿者来陪孩子们,平时也会请交警来讲交通安全,请艺术机构来教画画唱歌,有时还带孩子们去城里参观。”马雪梅想着法子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

    “不仅要让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根连接亲情的纽带,要拉近留守儿童和他们父母之间的距离。”马雪梅通过微信建立了本村留守儿童家长群,让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同时也让孩子感觉父母一直在关注着自己。

    “补位而不越位。”马雪梅认为,“童伴妈妈”的陪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父母关爱的缺失,还是比不了父母在身边的满足感,所以“童伴妈妈”的地位不是替代父母,而是督促父母履行落实监护责任。让她高兴的是,目前已有3名留守儿童家长返乡回来陪孩子。

    近4年来,马雪梅共计开放“童伴之家”近500天,开展活动400余场,家访600多人次,受到乡亲父老、留守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如今,在射洪像马雪梅这样的“童伴妈妈”已有40位。

    给事实孤儿一束阳光

    保靖县碗米坡镇昂洞村、花垣县民乐镇洞咋村、江永县回龙圩下岩村、耒阳市坛下乡新建材4组、衡阳县井头镇西湖村5组……渠吉亮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湖南偏远山村的名字。这些村庄,他都一个一个走访过,算下来,行程有8000多公里。

    今年35岁的渠吉亮在一家央企的湖南分公司工作,兼任湖南怀化市企业科协联合会副主席,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村庄,最关注的是留守儿童,尤其是事实孤儿。

    “我总是会想起他们无助的眼神,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关爱的表情让人心痛。”谈起事实孤儿,渠吉亮很是牵挂。他所说的事实孤儿,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服刑、一方出走或外出打工,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照顾、成为事实上的“孤儿”的未成年人。

    “孩子的童年需要有人陪伴,可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来说,见父母一面是一件很难的事,他们太缺乏关爱。”渠吉亮说。2018年,湖南省司法厅联合民革湖南省委共同开展“小海豚关爱成长计划”活动,持续重点帮扶父母双方正在服刑的14周岁以下的事实孤儿。身为民革成员,渠吉亮积极参与其中,尽管工作异常繁忙,但他几乎每次都参与,先后带队走访事实孤儿近40人,行程约8000公里,自费给孩子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筹资30万元拍摄关爱事实孤儿公益微电影。

    刚刚开始做这个工作,有人不理解,连有些孩子的邻居也不理解:“那么多贫困人群需要帮扶,为什么去关注和帮扶这些服刑人员的子女?”因为这些偏见,服刑人员的家庭困难往往容易被忽视,孩子容易受到歧视,“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歧视。”渠吉亮说。

    在走访中,渠吉亮也用实际行动改变着周围人的看法。2018年,渠吉亮和志愿者一起到芷江看望一户服刑人员家庭。家里只有一个5岁的男孩和奶奶一起生活。一开始,男孩不愿意说话,奶奶也非常冷淡。虽然碰壁,渠吉亮并没有放弃,一直与他们保持沟通、时时关爱。去年,再回访时,孩子一见到他,就兴奋地扑到他怀中,奶奶也热情地为他们倒茶:“你们来了以后,邻居慢慢又和我们来往了。”

    多次走访之后,渠吉亮和调研组一起提交了《关于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成长问题的调研》,提出了建立视频系统,定期让服刑人员和未成年子女视频以及定期组织子女到监狱开展亲情帮教等系列建议。走访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学校的合力关注,不少孩子就学问题、生活保障问题得到解决。

    “可喜的是,多方关注推动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问题已纳入政策视野。”渠吉亮说,去年6月,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提出要求。湖南省司法厅联合公安厅、教育厅等14个省直部门联合发文,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帮扶体系,共募集社会资金5400余万元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一对一救助困境儿童

    2015年夏天,25岁的高娟娟刚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还没确定,就作为儿童公益组织社工直接参与了一起事实孤儿的救助。

    9岁的非婚生儿童小华,生父不详,生母去世,顿时陷入无人监护状态。办案律师找到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儿童公益组织南京同心未成年人保护和服务中心,参与中心创办的高娟娟受派对小华进行“一对一”帮扶。

    高娟娟和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围绕着小华抚养和落户问题四处奔波,民政、公安、基层社区、小华亲属……历时2个多月,多方努力之下,小华的大舅同意作为其监护人,当地民政部门办理了事实孤儿补贴,派出所也办理了落户。随后,高娟娟又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小华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并对小华的成长进行持续跟踪。

    “一场救助下来,尝遍了酸甜苦辣,却也更懂得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价值!”高娟娟决定留下来,成为南京同心未保中心的专职社工。这一干,就是5年。

    这5年,高娟娟与众多困境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心未保中心所在的玄武区有200多个困境儿童家庭,她和同事一起几乎跑遍了每一家;她“一对一”帮扶的困境儿童个案有数十个,不仅帮助在南京的流动儿童,还跑到连云港跟踪过流浪乞讨儿童的监护问题……“非婚生儿童的落户、上学问题往往头绪很多,牵涉许多部门,解决起来很不容易。”高娟娟说,“但看着孩子们得到救助后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感到值得,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近年来,加入同心未保中心儿童公益事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2015年中心成立之初,高娟娟是第一个专职社工,如今这里的专职社工已有20多人,除1名70后、两名80后以外,都是90后。1993年出生的杨蕾,一开始自己做社工,她的丈夫许凯本是志愿者,如今也主动加入了社工队伍。

    “团队的壮大、社工的成长都凝聚着黄老师的心血,是她一手带大了这个团队。”这群年轻人交口赞美着一位黄老师。

    黄老师名叫黄琼花,是位70后,脸上总挂着轻松的微笑,是这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5年时间,黄琼花带出了一个20多人的年轻社工队伍,长期合作的志愿者达200多人,募集善款1700多万元,直接资助帮扶困境儿童超过5万人。

    “困境儿童救助,最需要的是有人一对一去做个案,你的每一次善举,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黄琼花对她的年轻团队深情地说。(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