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全国老龄委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全国老龄委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

    ■ 本报记者 王勇

    3  月,江苏镇江,因乘客必须扫码司机才能发车,部分使用老年机的老人被迫下车;

    6月,哈尔滨一位老人因乘坐公交车时没有健康码,被司机师傅挡在门外……

    自健康码上线以来,老年人因不会使用健康码而坐不了公交车、进不了公园的事情时常发生。

    尽管很多问题在引起舆论热议后得到了部分解决,但当挂号、买菜、坐出租等日常生活都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老人为难的场景依然在不断出现。

    如何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切实保障信息时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出,要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围绕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特别强调:超市、银行、医院、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等老年人频繁活动场所,应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正常服务需求。

    超六成老人没有触网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占总人口的18.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8亿,占总人口的12.6%。那么,其中有多少老人是网民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9月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10.3%。

    简单计算可以得知,老年网民为9682万,2.5亿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不是网民。

    这意味着大多数老人不仅无法获取及时有效的防疫信息,更是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出行、购物等服务便利。当他们碰到需要使用网络、智能手机的场景时将面临困境。

    使用技能缺乏等问题待解

    为什么会有超六成的老人没法上网呢?《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因为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48.9%;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8.2%;因为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4.8%;因为年龄太大/太小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2.9%;因为没时间上网、不感兴趣等原因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低于10%。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子女可以帮助自己购买智能手机等设备,问题在于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子女在身边的可以在子女的帮助下使用,但子女不在身边时就难以解决了。

    正因为如此,最近几年时常有子女手绘说明书教父母使用微信等APP的暖新闻引起公众的广泛传播。

    敬老月里智慧助老

    10月25日是2020年的九九重阳节,重阳节所在的月份是全国敬老月。

    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的敬老月,为了努力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切实保障信息时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国务院主管全国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通知》,启动“智慧助老”专项行动。

    《通知》要求,以“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开展2020年全国“敬老月”活动,活动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至31日。

    《通知》围绕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问题,提出了五项行动:

    一是动员家庭成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大学等对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

    二是加强防网络诈骗、电子通讯诈骗知识宣传,帮助老年人掌握防骗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使用信心;

    三是鼓励相关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设计老年关怀版、一键进入的简约操作程序和便捷阅览界面等,为老年人使用提供便利;

    四是积极搭建慈善募捐平台,广泛动员爱心企业、社会人士开展募捐活动,解决贫困老年人无智能手机可用的问题;

    五是超市、银行、医院、火车站、地铁站、公交车等老年人频繁活动场所,应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满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正常服务需求。

    2021年底解决用不起问题

    消除“数字鸿沟”,首先要让老人有设备可用能用并用得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9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案。

    《指导意见》提出,要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居民、文化差异人群等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着重消除信息消费资费、终端设备、服务与应用等三方面障碍,增强产品服务供给,补齐信息普惠短板,使各类社会群体都能平等方便地获取、使用信息。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1年底,面向持证残疾人及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通信服务资费优惠进一步加大,显著减轻重点受益群体通信资费负担。

    支持电信运营商结合持证残疾人、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提供更大折扣的资费优惠,合理降低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等服务的费用。

    《指导意见》还提出,要积极研发虚拟现实、头控、眼控、声控、盲用、带字幕等智能硬件配套产品。

    社工、社会组织在行动

    有了设备,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等问题如何解决呢?“智慧助老”专项行动提出,要动员家庭成员、社区服务人员、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大学等对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社工、社会组织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例如,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早在2011年就开始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通过科技大讲堂和一对一的“青春伴夕阳”模式教授老年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网上购物、挂号、拍照、VR视频等新技能。

    目前,为老人进行上网、手机使用方面的培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社工机构、社区、老年大学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