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善用媒体的清末江南善士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2月0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善用媒体的清末江南善士

    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西部山腰上的李金镛祠堂

    李金镛指定的《海州查赈章程》

    ■ 徐钧 陈雁雁/文

    首倡义赈
    改变“官赈”一统天下的局面

    李金镛,字秋亭,号丽卿。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实业家、清官和外交家,也是清末著名的慈善家。他成长于乐善好施的商人家庭,年少时就从事慈善活动,后在救荒义赈中的卓越贡献而成名,因能力出众为李鸿章赏识,转而从政,由此边做官边做慈善,从苏北到山东,由天津到长春再转到漠河。

    李金镛致力于“义赈”,亲赴一线,奠定民间救灾的模式和规章,救活许多百姓,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李金镛最为人称道的慈善事迹是在“丁戊奇荒”中的赈灾工作,他首倡“义赈”,并且在赈灾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赈灾时当地百姓感念李公恩德,称其为“李青天”“李慈父”。在传统的救荒体制中,“官赈”一直是主流,但弊病甚多。“义赈”,是指与官赈相区别的,由民间自行组织劝赈、自行募集经费并自行直接向灾民发放救灾物资的“民捐民办”赈灾活动。如研究者评价,晚清的义赈不仅改变了自古以来官赈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为百弊丛生的传统救荒体制带来了新鲜气息。光绪二年(1876),苏北一带的旱灾引发了蝗灾,灾民饥不择食,官赈已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初冬时灾民流离失所,惨不胜言。据记载,不下二十万的苏北灾民纷纷流亡到南京、常州、苏州、上海一带觅食。于是江南本地士绅在本地设厂留养难民,筹措棉衣发放给灾民。李金镛一方面参与到赈灾活动中,一方面有感于老幼灾民行动不便,不能出走觅食,遂萌发出携款赴灾区放赈的想法。他赴上海与胡雪岩等商绅协商,筹措资金,召集同道十多名善士,携赈银十三万两赶赴苏北灾区。到了灾区后,李金镛采用先师余治的做法,绘制图例,遍告灾民。他冒着疫病的风险,会同本地正直绅士、地保,逐户清查统计,随查随放赈灾款。历时五个多月,终于解灾民于倒悬,李金镛成了赈灾群体里的风云人物,时人评论说义赈先是在东南地区行动,后来又出境到其他各省赈灾,实以李金镛在淮海打的第一仗为先锋。李金镛在苏北办理完赈务,本可以返回江南。但他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与同道一起直接赶往山东青州一带继续赈灾。李金镛自筹赈银十余万,亲自发放赈银七八十万。在当时参与赈灾的诸多队伍中,李金镛带领的“江广助赈局”人员多,资金雄厚,办赈得法,因而成为山东赈灾的主力。李金镛总结办赈经验,制定了《海州查赈章程》,奠定了晚清义赈的基本原则,成为以后各省开展义赈的范本。作为完整规范的工作流程,其规定了查户、放票、散赈等主要环节的做法。例如规定查户怎么使用印票,存根怎么装订,人口如何登记等。此章程细致严密,最大限度防止了舞弊的可能,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

    在东赈期间,李金镛在山东青州设立江广赈灾局,作为领导青州府各属赈务的总机构。同时在下属几个县设立分局,分派义赈同人主持各局工作。同时他考察青州地形,向地方政府提出了以工代赈、疏浚小清河的建议。这种思路在义赈史上也具有特殊意义。

    相对于部分灾区士绅消极漠然的态度,或者趁灾荒巧取豪夺营私舞弊的负面表现,以李金镛、谢家福等为代表的江南士绅冲在义赈救灾第一线,他们的努力既解决了一部分社会问题,又为后来的赈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某种程度上也抵御了传教士和西方文化的侵入。

    将江南善堂向北方推广

    参与社会治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社会救济需求相应增加,原有的救济设施更显杯水车薪。当时,综合性善堂以其方便士绅阶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能够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兴起。尤其是上海的同仁辅元堂、果育堂等善堂,不仅在解决上海本地社会问题上表现出色,在组织对华北灾区的义赈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绪四年(1878),众多灾民流入天津城内,李金镛倡议从赈款中拨出万金,在天津境内“创设善堂,名曰广仁”。并进一步筹措经费,近代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社会救济机构——广仁堂,在各界的赞助下开办起来,这是把江南的善堂善会向北方推广的开创性举动。从机构设置来看,广仁堂“分设六所:一曰慈幼所,收养男孩,初时则为涤垢治病,继则分拨各所授事。二曰蒙养所,设义学整斋,择聪俊者,延师课读。三曰力田所,于堂之左右购置地亩,种植木棉稻黍菜疏,择笨者雇老农教习。四曰工艺所,择不能耕读者,令习编藤织席刻字印书,俟年长业成,听其出堂自谋衣食。五曰敬节所,收养青年节妇及无依幼女,无家可归,俟长成为之婚择配。六曰戒烟所,广延良医,妥置方药,疗治鸦片瘾病,俾吸食者有自新之路庶烟禁不致徒设”。广仁堂的最大特点是“于读书、农工加意焉,务俾一人有一人之事,渐冀自能谋生”,即教养并重,身心兼教。在广仁堂创立时就认识到选择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提供优厚待遇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广仁堂“所有南北办堂董事,不领薪水,仅领车马费数千文,以襄善举”,只有具体办事人员发给全部薪水。为了取得众人的信任,晚清各社会救济机构一般都将经费收支情况,以征信录的形式公布。它详细列出捐款人的姓名、捐款数额和各项公费支出细目,表示经办人涓滴归公,以昭众信。广仁堂也不例外,接受官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广仁堂运作有序,成绩斐然,远非一般施金济贫组织可比,是江南士绅在华北地区办得最为成功的一大善事。其模式被盛宣怀在华北地区推广开来,形成京都广仁堂、烟台广仁堂等一系列善堂。李金镛在长春任职期间建设书院,这也是开创性的动作。历史上长春的文教十分落后,历届官员从不重视文化教育发展。李金镛上任之初深感书院缺失,无法培养人才。要培养人的见识,一定要阐发先儒之学,兴节义之风。因此要设立书院。遂于光绪九年冬,李金镛与当地士绅共议捐建书院,并自己捐俸银千两作为创建经费。于次年(1884)三日兴工,同年8月落成,名曰“养正书院”。这是长春第一所官办学校。养正书院包括考棚、号舍、讲堂、藏书室等,藏书室庋藏图书数千卷。次年又续建十一楹生童学舍。李金镛曾亲自来书院给学生们授课。光绪中叶吉林形成建立书院之风,实与李金镛建立养正书院的影响有关。1883年,李金镛回乡探亲,发现原有的洛社大桥已毁,运河上仅有狭窄的木桥,过往行人拥挤不堪,且常有落水溺死的事故发生。于是他将自己历年官俸积蓄和多次因功所受的巨额赏赐共计7万多两毅然捐出,独资修建洛社大桥。大桥于1886年建成,造福一方百姓。

    善用媒体传播

    转国家场域为社会场域

    李金镛所处的年代,变革之轮正携着西方的商业文明和价值伦理隆隆开来,官僚阶层依然承担着维护和改良制度的艰巨使命。虽然如今的公益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已经大相径庭,但是考察李金镛在经营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多重力量,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和以往所有的救灾不同,李金镛在丁戊奇荒的义赈过程中,得到了《申报》的全面报道和支持。《申报》是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的商业性报纸,社会新闻是其最主要的关注点。而《申报》报馆在上海租界内,其报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当时,这份报纸创刊还不过四五年光景。

    《申报》的巨大作用体现在:1.《申报》对灾情和造成的后果进行了集中报道,使读者及时了解情况。2.在资金捐助方面,李金镛在《申报》登载《劝捐山东赈荒启》,号召绅商善信,踊跃输资。3.对于社会各界的救灾行动,包括李金镛在山东的行动,《申报》进行了跟踪报道。透过报道,远在上海的读者知道,李在山东放赈前后历时三个月,共赈济灾民26万多人,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捐助行动。4.《申报》对灾害的成因、救灾的经验、灾后重建、如何防灾做了深入地探讨,这对于当时的救灾活动也是开创性的。《申报》这个当时的新媒体充分发挥优势,向社会各界提供了及时而真实的信息。从披露灾情,公开真相到劝谕民众、广造声势,最大限度地动员起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触发了大规模义赈在山东展开。可以说,光绪初年的山东赈灾整体由国家场域转为社会场域,由官方话语转为民间话语,《申报》的媒介传播起到了相当关键作用。现代的公益团体更离不开传播这一重要环节。如今的传播渠道多样,速度更迅捷,可以采用的手段也更丰富。在这方面也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公益机构在埋头做事之余,因为观念原因或者囿于客观条件,并没有很好地借助媒体的力量。或许我们可以从李金镛的案例中汲取经验和能量,让我们的公益事业事半功倍。

    (据敦和基金会官方微信公众号)